识界,即经过建筑界、艺术界、设计师等长期的创造性的努力与探索。另一方面则是公众的认可,因为,只有成为集体审美,它才能成为一种时代的文化特质。
然而,我们至今还没有把美育列入素质教育;还有,知识界的努力也是的关键。如果我们只去克隆舶来的“现代”,或只在传统中找卖点,我们自己的现代审美则无法建立起来。我很欣赏奥运会中的中国印、祥云和开幕式中“画卷”的设计,这是一种积极和精心的努力。当然,还嫌太少,还只是在设计范畴的个别成功的范例,更大的文化问题是我们的现代审美。而这种时代审美是不会自动转换与完成的。如果现代文化建立不起来,留下的空白一定会被商业文化占据。就像当前充斥我们社会的粗鄙又浮躁的“暴发户审美”。(有删节)
7.下列关于“暴发户审美”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
A.“暴发户审美”在清代已经出现,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们对生活文化表面化奢华的欲求,使整个社会的审美发生了变异。
B.到乾隆盛世时的“暴发户审美”,表现在极度追求审美的繁缛与炫富感,使中原汉文化传统审美的厚重与含蓄荡然无存。
C.整个社会由传统农耕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时,必然造成国民美育和审美品格的不被提倡,从而出现“暴发户审美”。
D.“暴发户审美”表现在没有自己的时代审美,要么仿古,在传统中找卖点,要么跟着洋人亦步亦趋地做“现代秀”。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 )
A.我们现在如果到北欧旅行,在繁华的都市中还能看到像农舍一样的屋顶,房子里还有很多没有使用油漆的器具。 B.把文化古迹一概拆除,大干快上,或者一味保守,甚至以“保护文化遗产”为名,建一些不伦不类的“古迹”,这两种极端都是有问题的。
C.清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和成立后一段时期以及我们现在的社会,审美观念是不同的,看来审美跟时代的崇尚有关。
D.奥运会中的中国印、祥云和开幕式中“画卷”的设计表明,中国的知识界做出了杰出努力。在未来粗鄙又浮躁的“暴发户审美”必然会消失。 9.简要概括清代审美发生变异的原因。(4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21分) 完美的猎物
〔加拿大〕莫洛迪·坎贝尔
上年纪的老妇人可以说是最完美的猎物。
萨莎按捺不住内心的窃喜,但表面上却装出十分尊敬的样子,欠着身子饶有兴趣地倾听着老妇人说话。 “你喜欢猫吗?呃、呃……刚才你说你叫什么来着?”
萨莎乐不可支,强忍着不动声色。 “我喜欢猫,你养猫了吗?”她飞快地回答,同时扫了一眼这套公寓,屋内的高档家具登时映入了她的眼帘。
“正打算养,”老妇人颤巍巍地说,“我找钟点工就是为了帮我照料猫咪。”
萨莎朝老妇人笑了笑。她确信自己很有把握做这个活——她以前从未失过手。白发苍苍,不爱打扮,衣着朴素……这样的老家伙们最容易摆平。萨莎要的薪酬比那些中介机构开价低得多,只要给现金就行,有了现金干什么事情都方便。
老妇人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唠叨着她的猫,萨莎的眼睛却一个劲地在房间里扫来扫去。昂贵的家具,高雅的雕塑,餐柜上摆放着银光闪闪的蜡烛台,那八成都是些纯银的。毫无疑问,主人的卧室里肯定还有许多珠宝和大量的现金,像她这样的老家伙一般都不大喜欢银行卡。萨莎沾沾自喜,想象着即将到手的果实。寻找贵重物品的藏匿之处对萨莎来说是小菜一碟。
“亲爱的,再加点茶?”
萨莎欣然应允,笑容可掬。老妇人拿茶壶的那双手青筋毕露,满是皱纹的手背上布满了深褐色的老年斑。萨莎灵巧地迎上茶杯,让茶壶里的茶水恰到好处地倒入她的杯中。
“天哪!”老妇人失声咕哝了一句。 “莫蒂菲夫人,没什么事吧?”
“哦,没什么,”她显得很尴尬,“实在对不起,我需要去……”说着,她摇晃着身体从沙发上站起来,拖着沉重的步伐朝卧室奔去。
去卫生间了,萨莎自言自语地嘀咕着。她一边品茶,一边微笑,即将来临的财运使她非常开心。这些老家伙们从来都懒得查看证明、介绍信什么的,这绝对有机可乘。呵呵,这些老人们都是些“菜鸟”。
萨莎靠在长沙发上闭上眼睛,接下来的事情对她来说易如反掌。
20分钟过后,穿着外套的埃尔维拉·莫蒂菲从卧室走出来,直接来到躺在沙发上的萨莎·萨罕斯卡身边,她仍然步履艰难,但脸上却带着古怪的笑容。
老妇人从萨莎身上飞快地摘下三根金项链、一对厚实的金耳环,还有金手镯和金戒指,她动作如此熟练,令人瞠目结舌。她把这些战利品统统塞进外套里面装有拉链的那个贴身口袋里。
那双枯枝般的手指紧接着又在萨莎的手袋里寻找,翻出了她的钱包。
竟然有800美元!这足以让我过上一段好日子,老妇人喃喃自语。最近账单上的各种费用都涨得相当厉害。 老妇人把沙发后面的一个包打开,从里面拿出一个长长的蓝色热水瓶,十分小心地把茶壶、茶杯、小奶壶里所有的东西都倒进瓶里,把每件茶具都用事前准备好的布袋套好。整理好这一切以后,她拉上包上的拉链,起身站了起来。
老妇人的眼睛最后在房间里打量着。临时找一套这样的公寓十分方便,房主及其家人一般总是在这个时候离家外出度周末。
沙发上的姑娘仍然沉睡不醒。挑选这样的目标就意味着机会和成功,因为她或他们绝不会去报警。这些年轻人总是自以为是,其实很愚蠢。即使她真的敢去报警,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这个年龄的老妇人看上去都差不多,年轻人绝对分辨不出谁的头发更白,谁的皱纹更多。
老妇人弯下腰来注视着自己的猎物,摇了摇头。这些年轻人真的都是一些菜鸟!
(选自《译林》2012年第2期 )
10.请简要分析老妇人有哪些形象特点。(4分)
11.小说对“萨莎”进行描写时用了哪些描写手法?其作用是什么。(6分)
12.文章的标题有什么作用。(4分)
13.小说篇幅短小,但能“尺水兴波”,这与作者妙用伏笔有关。请举例赏析。(6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 【唐】韩愈
进士侯喜,为文甚古,立志甚坚,行止取舍有士君子之操。家贫亲老,无援于朝,在举场十余年,竟无知遇。愈常慕其才而恨其屈。与之还往,岁月已多。尝欲荐之于主司,言之于上位,名卑官贱,其路无由。观其所为文,未尝..不掩卷长叹。
去年,愈从调选,本欲携持同行,适遇其人自有家事,迍遭坎坷,又废一年。及春末自京还,怪其久绝消息。五.月初至此,自言为阁下所知。辞气激扬,面有矜色。曰:“侯喜死不恨矣!喜辞亲入关,羁旅道路,见王公数百,未尝有如卢公之知我也。比者分将委弃泥途,老死草野;今胸中之气,勃勃然复有仕进之路矣。” .
愈感其言,贺之以酒。谓之曰:“卢公天下之贤刺史也,未闻有所推引,盖难其人而重其事。今子都为选首,其言.‘死不恨’,固宜也。古所谓知己者,正如此耳。身在贫贱,为天下所不知,独见遇于大贤,乃可贵耳。若自有名声,.又托形势,此乃市道之事,又何足贵乎?子之遇知于卢公,真所谓知己者也,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已,前古已.来,不可胜数。或日接膝而不相知,或异世而相慕。以其遭逢之难,故曰:‘士为知己者死。’不其然乎!不其然乎!” . 阁下既已知侯生,而愈复以侯生言于阁下者,非为侯生谋也。感知己之难遇,大阁下之德,而怜侯生之心,故因其行而献于左右焉。谨状。
1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名卑官贱 贱:低下 B.怪其久绝消息 怪:责怪 .. C.比者分将委弃泥途 分:料想 D.又托形势 托:借口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尝欲荐之于主司/ 激于义而死焉者也 B.贺之以酒/ 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 C.或日接膝而不相知/ 弃甲曳兵而走 D.为天下所不知/谁为大王为此计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一段写侯喜的学品和人品,作者“慕其才而恨其屈”,但自己推荐无门,只能“掩卷长叹”。 B.第二段通过对侯喜的神情和语言的描写,交待了卢郎中赏识侯喜之事,赞颂了他的知人之明。 C.全文多处正面表达了作者欲向卢郎中举荐侯喜之意,达到了举荐目的,构思巧妙,令人叹服。
D.文章整散结合,长短相宜,形成不急不徐的节奏感,很适于表达恳切请求的荐书的独特情韵。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卢公天下之贤刺史也,未闻有所推引,盖难其人而重其事。(4分)
(2)感知己之难遇,大阁下之德,而怜侯生之心,故因其行而献于左右焉。(4分) 18.用“/”给下面文字断句。 (3分)
史以名为褒贬犹且恐惧不敢为设使退之为御史中丞大夫其褒贬成败人愈益显其宜恐惧尤大也则又扬扬入台府美食安坐行呼唱于朝廷而已耶? (柳宗元《与韩愈论史官书》)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点绛唇 【宋】葛胜仲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 云外哀鸿,似替幽人语。归不去,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
【注】 公元1108年,葛胜仲因故被贬歙州休宁县,这首词便作于此时。 19.“梦逐芭蕉雨”中的“逐”字颇为精妙,请作简要赏析。(3分) 20.结合全词,分析“乱山无数,斜日荒城鼓”的作用。(5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材料一 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材料二 棺三寸,足以朽体;衣衾三领,足以覆恶。以及其葬也,下毋及泉,上毋通臭,垄若参耕之亩,则止矣。”死则既已葬矣,生者必无久哭,而疾【注】疾,快速。
21.概括儒家和墨家提倡的居丧方式。(2分)
【注】
而从事,人为其所能,以交相利也。此圣王之法也。
答: 22.结合现实,简述你对儒家或墨家所倡导的居丧方式的看法。(4分)
答: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2)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李清照《声声慢》)
(3)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人间如梦, 。(苏轼《赤壁赋》 (4)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5)四围山色中, 。 ,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王实甫《长亭送别》)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校秋季运动会入场式,各班代表队款式各异的班服成为开幕式上一大看点。汉服、民国学生装、定制T恤、
英伦风、日韩范、Cosplay……赤橙黄绿青蓝紫,仿佛一场视觉的盛宴。校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同学对班服的看法。
康康:“我们的班服从设计款式到选择面料再到联系厂家,都是我们自己动手,既张扬个性又能增强班级凝聚
力。我喜欢我们的班服。”
小妮:“我不是很喜欢他们挑选的班服的款式,据我所知,班上也有同学不想买的,因为怕被同学说没集体荣誉感,最后只好少数服从多数。”
阿杰:“我觉得大家都穿校服也很好啊,不明白为什么又要买班服,美了又穿不了几次,只是别的班都买了,我们班不买好像显得我们班不团结似的.....
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期中试卷答案
1、B A慧及——惠及 Cjiǎo——jiāo D迭——叠 2、C 延续——延伸
3、C 天意,——天意?
4、A B句式杂糅,去掉“所决定”。C搭配不当或成分残缺,加大……的力度。D语序不当,先稳定,再增加,后拉动。
5、参考答案: 6、解析:针对国人境外消费增加的现象,在写点评时既可从正面予以肯定,如从我国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角度进行评价,又可根据材料中暴露出的问题,从反面进行评论,还可将两个角度结合起来,辩证地看待问题。注意观点要明确,表述要有条理和层次。
参考答案: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增多,说明中国人到境外旅游的多了,消费能力也提高了,表明中国经济近年取得了发展。同时,我国消费者对“洋货”的追捧,说明我国生产的产品质量有待提高。当然,这也反映了部分国人消费观的不健康,盲目跟风,崇洋媚外。
7、C.“整个社会由传统农耕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时,必然造成国民美育和审美品格的不被提倡,从而出现‘暴发户审美’”说法错误,原文中,“国民的美育和审美品格已不被提倡”的原因是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及处在“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时代。
8、D.“中国的知识界作出了杰出努力。在未来,粗鄙又浮跪收的“暴发户审美’必然会消失”说法错误,对应的信息在原文最后一段中“我很欣赏奥运会中的中国印、祥云和开幕式中
画卷’的设计,这是一种积极和精心的努力。当然,还嫌太少、还只是在设计范畴的个别的成功范例,更大的文化问题是我们的现代审美。而这种时代审美是不会自动转换与完成的。如果现代文化建立不起来,留下的空白一定会被商业文化占据”,由“当然,还嫌太少,还只是在设计范畴的个别的成功范例”可以确定,“杰出努力”“必然会消失”是武断的。
9、答案1)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们对生活文化表面化的欲求。2)审美的繁缛与炫富感走到极致后,国力却日渐衰败,使得奢华的追求无法企及而日渐粗鄙,审美能力和审美标准遭到破坏。3)受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当时“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时代风气的影响,国民的美育和审美品格不再被提倡。 解析:抓住文章第二段中的“然而到了清代”“特别是乾隆盛世”“可是到了清代中期之后”“此后则”等提示性的语句,提取关键的词语进行概括即可。 10、“老妇人”是一个靠诈骗为生的惯犯。她善于伪装,瞥惕性强,心思缜密,专挑偷盗诈骗者下手,善于揣摩被害者心理,经验丰富,手法熟练。如“你喜欢猫吗? 呃........刚才你说你叫什么来着?”“颤巍巍”等描写表明老妇人善于伪装;而“飞快地摘下三根金项链、一对厚实的金耳环......“她动作如此熟练,令人瞠目结舌”等描写说明她经验丰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三语文试卷合集)黑龙江2018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20份(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