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1.(3分) B (见文中第三自然段:“它与庭院式、穴居式蒙古包式等建筑类型有很大区别。”原文中只列举了几种建筑,而其他类型未必就有很大差别;另外原文说的是建筑类型,而选项说的是建筑布局。)
2.(3分)A(“处在不同地区的布依族的民居是不同的,”属无中生有,从原文第一、二段可知:不同地区的布依族的民居有些是相同的。另外文中没有“原材料决定民居样式”这样的信息。)
3.(3分)A (B项,原文最后一段“最上层为房屋顶棚,用于搭建粮仓和堆放一些不常用到的农具。” C项,与原文倒数第四段表述不一致 D项,“它的上面”指的是“堂屋正中的墙面上”不是指“四根穿枋”的上面。) 4. (3分)A(长久)
5. (3分)A(A项“之”均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所以”,连词,表原因;介词,表方式。C项“而”,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因果。D项“因”,连词,因此;动词,沿袭。
6. (3分)D(“更告诫徐无党注重反省”错。文章结尾句“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亦因以自警焉。”表明也用此文自警。) 7.(10分)
(1)就以颜渊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群居”“愚人”,省略句,句意,4分)
(2)现今追求学问的人,没有谁不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一辈子辛劳,全部的功夫只用在著述文字方面,都是可悲的了!(“莫”“尽心”“文字”,3分)
(3)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如泉水涌出山间的气势。(“其”“水”“山”,3分)
8.(4分)第二联用了六个名词性意象,描写了沉沉树林,茫茫秋雨中,一点灯火于风雨中摇曳,失群的大雁于风中振翅疾飞的景象(1分)。 “孤灯”与“一雁”相对,摇曳的灯火恰如诗人漂泊不定的旅途,失群的孤雁恰如诗人孤独的身影,这两个意象深刻揭示了诗人的心境,明是写景,实则诉状抒情(1分),表达了诗人羁旅不定,凄苦悲凉的情感,寓情于景,景中含情(2分)。
9.(4分)一愁羁迟途中,漂泊孤苦,孤独悲凉,从“日已暮”“何处可维舟”“孤灯”“一雁”可以看出;二愁背井离乡,欲归不得,思念家乡,从“离心”“乡梦”可以看出;三愁各般愁绪萦绕心头,难以驱散,“剪不断,理还乱”的苦痛之情,从“问”“微吟”“寄”看出。(答到前两点可给满分)
10.(6分)甲:①绕树三匝,②何枝可依?③山不厌高,④海不厌深。⑤周公吐哺,⑥天下归心。
乙: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舞榭歌台③不知老之将至④回首向来萧瑟处⑤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⑥玉露凋伤枫树
林
11. (4分)
①结构上,“黑屁股”引出了对救生船的介绍,为后文主人公陈泥鳅的出场做了铺垫(2分); ②内容上,点明了人物的生活环境,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 12. (6分)
(1)比喻,(1分)写出水声大,水势急,(1分)侧面烘托出陈泥鳅水性好,技艺高。(1分)
(2)细节描写,(1分)写出孩子病情危急,陈五奶奶心中的焦急,(1分)侧面烘托出陈泥鳅好义的特点,也与上文“我有急用”相照应。(1分) 13. (6分)
①敬老爱幼,扶危济困(1分):他经常在风浪中救助溺水之人,不取酬劳,(1分)暗中接济一些孤寡老人,却不事声张。 (1分)
②自由散漫,没有多少人生追求(1分):“在死人身上,他却是不少要钱的”(1分),喝酒赌钱,不置产业。(1分) 14.(8分)
①作者对以陈泥鳅为代表的劳动者怀有同情与忧虑之情。(2分)陈泥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虽有绝技,思想里总离不开“瓦罐不离井上破,大将难免阵头亡”的威胁,他对人生与未来有着担忧与焦虑。(2分)
②作者表达了对淳朴的民风民俗,特定的地域文化中孕育成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怀念之情。(2分)陈泥鳅是处于社会边缘的小人物,但无论是救助溺水之人,抑或捞取尸首,无论喝酒,抑或赌博,他的人生揭示出一种独特的民间原生态及深刻的生命意识。(2分)
15.(3分)C (A项,要言不烦;B项,美轮美奂;D项,开源节流)
16.(3分)D (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做弊。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17.(3分)C (A项,主语残缺,在“今年”后加上“中国”。B项,“和”后面应加“与”。D项,“是由于……所引起的”句式杂糅。)
18.(4分)示例:雨可以冲走一块松动的泥土,却冲不走一棵扎根的树。夜可以编织一张黑暗的,却遮不住一只发光的萤火虫。雾可以弥漫一个冬日的黎明,却弥漫不了一双探求的眼睛。
19(4分)参考答案:微信是腾讯公司专门为智能手机提供的可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络免费发送或接受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等信息的即时通讯服务的应用程序。
20.(1)民可能觉得该主持人在质疑朗朗作为和平使者的意义,处在战乱和饥荒中的孩子根本就买不起钢琴,你又如何发挥音乐的功能呢?也可能觉得主持人有批评甚至挖苦朗朗的意思,批评主持人只关注物质的层面,没能看到音乐给予人们精神上的陶冶作用。
(该题要求学生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善意地去解读主持人的话,意思对可酌情给分;负面的、消极的回答不给分。2分)
主持人的本意是想让朗朗从音乐跨越阶级和国界的特点来谈谈音乐对于和平的意义,特别是对那些仍处于战乱和饥荒中的孩子,作为和平使者,他将如何用音乐去抚慰、激励他们,引领他们获得精神上的成长等等。(意思对即可,2分) (2)示例一:面对至今仍生活在战乱和饥荒中的孩子,作为音乐人,你将如何发挥联合国和平使者的作用? 示例二:你是如何看待联合国和平使者这一工作的,作为音乐人,你觉得你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示例三:请你谈谈就任联合国和平使者一职的感受,下一步你将开展哪些工作? 附参考译文
各种草木鸟兽被归类为“物”,而世间众人被归类为“人”,他们生存在世时虽有分别,然而到了死亡时却很相同,全部也都变成腐朽、消亡殆尽的地步。而圣贤身处世人之中,他们也需要面对这种生死变化,然而却和各种事物及世
人有分别──他们能在精神、功业上永垂千古,时间再久也能够留存。圣贤能够长存不朽的缘故,就在于他们建立德行、功业或著作了。一个人能努力修炼个人操守的话,一定能有所成就;若要建立个人功业,却是受社会情况限制;若要行文传世的话,则被个人天赋所约束。有些人能建立功业,却未必有著作留下。看《诗》、《书》、《史记》等著作所记,当中有多少人是善于著作的呢?至于有高尚德行的人,更未必能建立功业,又有著作传世的了。孔子的弟子中,有能建立功业的,有能著书立说的。就以颜渊为例,他独居穷宅时挨饥受冷;在与人相处时又整天沉默寡言,旁人也许以为他愚笨无能。然而当时孔门中众多弟子都极其尊重颜渊,无人敢与他相比。就是后世千百年来,也没有人能在德行上能胜过颜渊。由颜渊能够永存不朽的原因来看,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更不必说是著作吧?
我曾读《汉书·艺文志》、唐《四库书目》等著作,见当中列举上古至今有著作流传的文人,其作品有多至百余篇,也有少的约三四十篇。然而文人虽多不胜数,大部分的作品却已随时间而散失消亡,至今只存留百分之一二而已。我悲叹这些作者,他们的文章虽然华丽,但好像花木被风飘散,鸟兽鸣叫掠过耳边一样,只得短暂停留人间。他们创作时竭尽心力,这又和世人为生活 忙忙碌碌有何分别呢?而且最后也或早或迟地面对死亡,他们的情况和草木、鸟兽、世人一样;全部归于泯灭消失,可知道“立言”实在是不能够依靠的。现今追求学问的人,他们全部羡慕古代圣贤能够名声不朽,可是只懂用一辈子功夫在著述文字方面,那真是可悲的了!
你(徐无党)从小便跟随我学习,写的文章,已经颇得别人称赞。学成后,又在礼部应考科举;名列前茅,从而名声显著人前。你的文章日渐进步,有一种如泉水涌出山间的气势。不过,我希望借本篇文章挫一挫你的锐气,和勉励你求学之道,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这篇文章给你。同时,我自己相当喜爱为文写作,因此也用本文来警示自己一番。
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这些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通过 虚假广告、恶意编造 谣言,制造房源紧张气氛,采取违规预售、捂盘惜售等手段,煽动消费者购房,以达到其抬高房价、 私利的目的。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权益,也误导了市场预期,社会影响恶劣。
A.发布 公布 谋取 B.散布 发布 牟取 C.发布 散布 牟取 D.散布 公布 谋取 2.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要想通过取得更高的成就来获得幸福往往难以如愿,因为人们总是和自己身份相当的人进行比较来决定自己是否幸福。
B.人民币能成为继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之后世界上又一种“硬通货”,靠的是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与世界更紧密的对接取得的。
C.近日,广电总局发出通知:互联视听节目服务单位要按照“谁办谁负责”的原则,对络剧、微电影等络视听节目推进先审后播的管理制度。
D.专家指出,从公安机关查处的大量案例可以看出,相关行业存在监管缺失、责任落实不力等问题,也为犯罪分子实施电信络诈骗提供了可乘之机。
3.下列几则新闻评论的标题,所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600多岁的北京故宫成为新“红”》
B.《漫天飘过“王宝强”,媒体还能做些什么?》 C.《保护文物,法治的“钢牙”莫要“龋”了!》 D.《惠民资金成“唐僧肉”?》 4.下列各项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大肚豁达 收受脏物 改邪归正 作案元凶 B.无上光荣 厮打不休 变本加厉 贸然行事 C.察言观色 金榜提名 有错必究 按捺不住 D.出其不意 一筹莫展 人情事故 六根清静 5.填在下列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3分)
表情包的诞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见证了图像时代的洪流下,严肃的政治讨论如何变成一场大秀。一方面,简明易懂的图像看似去掉了知识门槛, 、 、 , , ;另一方面,深度的政治话题被简单化和片面化,能够对人们形成视觉冲击力的信息被反复确认和凸现——传播最广泛的、最能为大众所熟知的表情包大多是最没有意义的,通常只是好笑的表情和肢体语言集合,也最容易被再创作。
①容易在短时间内引发群体的舆论效应
②易于传播 ③满足了草根群众政治参与的欲望
④易于制作 ⑤易于为人们所接受
A.④②⑤①③ B.④⑤②③① C.③①④②⑤ D.①③④②⑤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元故楼主簿行状 宋 濂
君讳国华,字彦英,姓楼氏。曾大父慧、大父绍、父浚,皆隐德不仕,而君父以家大穰为邑重望。至君乃不复事厚积,独好诗书,志于仕进。学成,就试翰林院,授漳州路学正。未几,以母丧免归。
泰定间,县恶少余乙,肆为剽掠,民惧其祸。君率强有力者,持梃以捕,得渠凶十馀人。因之授婺州路浦江县政.内乡巡检。君至官,逻警有严,寇盗屏息。巡司屋坏,民欲为改作,君不欲烦民,捐禄成之。寻权县事,有功于民,将代,民争乞留。至正丙申,荐饥,邻县石甲啸聚,又相劫掠。府公知君之能,移君之任,捕得二十馀人,其患遂弭。转授保义副尉、湖州路德清县主簿,命下,丁父忧,不赴。服阙,浙东宣尉使司分镇绍兴,以照磨之职起君。君从之,益务谨饬,不以案牍之劳为辞,极为上官所赏受。
遭世多故,解绶而归,以六世祖茔荒秽不治,乃谋以弟。缭以周垣,仍创祠置田,合族以祭。无亲疏远迩,悉以慈识接之。或以贫窭有干,即与粟贷钱,无靳色。君父既葬,存思不息,乃庐于墓侧。府君隐约田间,不务为光耀。.抚事酬物,恒出于诚悫,无矫伪自欺之意。宗姻州里,咸目之为笃行君子云。
然其为人好施与,不以家之单索为念。其友竞田,久不解,府君乃斥己壤之腴者庚之,其争遂息。人有鬻田于府.君者,质剂既定,逮秋而租入过其数。府君曰:“是膏梁子,不知物价之上下者也。吾可苟利之耶?”明增其直。 .
至正甲午秋九月,忽语其子曰:“吾春秋五十有三,不可谓不老也。汝等齿亦长矣,吾不复留意人间事。闻歙州多佳山水,将往游焉。”言已,即出门去,沉酣回涧曲岑间。复还金华,访赤松遗迹,追逐云月,浩然而归。越明年,乙未四月十四日 ,以病卒。
(选自《宋濂散文选集》,有删节)
6.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得渠凶十馀人 .B.无靳色 .
渠:大 靳:吝啬 鬻:买 苟:随便
C.人有鬻田于府君者 .D.吾可苟利之耶 .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楼国华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没有做官,而楼国华却多次做官。 B.楼国华解职归乡后,修整祖茔,修建家祠,聚集家族的人一起祭拜。 C.楼国华的朋友与别人争田产,楼国华就拿出自己的肥田来平息了纠纷。 D.因对现实不满,五十三岁的楼国华毅然离家,游山玩水,乐在其中。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寻权县事,有功于民,将代,民争乞留。(4分)
▲ ▲ (2)君父既葬,存思不息,乃庐于墓侧。(4分)
▲ ▲ 9.楼国华为官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高三语文试卷合集)黑龙江2018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考试卷20份(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