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出物质分类的知识体系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否用其它形式对物质进行分类,诸如画知识树等,借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偿试一下,也可将其留作课后作业)。
[关键知识点拔]
列出表格,鼓励学生经过思考比较相关的概念,找出这些概念的异同点及其联系,教师适时点拔,强调理解概念应抓住关键字词和相关概念的内在联系,最后师生共同完成表格内容)。
(一)纯净物和混合物 项目 纯净物 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彼此间不发生化学反应 ①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 ②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③没有固定的组成 ④没有固定的性质 概念 由同一种物质组成 ①一种物质 ②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一种分子区别 构成 ③有固定的组成 ④有固定的性质 联系 (二)单质和化合物 项目 概念 相同点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均为纯净物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均为纯净物
不同点 ①由一种元素组成 ②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 ①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②化合物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联系 (三)氧化物 项目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凡能跟酸起反应而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都是金属氧化物(从属关系) ①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 ②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概念 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组成 大多数是非金属氧化物(交叉关系) 性质 ①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SiO2除外) ②与可溶性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酸、碱、盐 项目 酸 电离时生成的阳 离子全部是氢离 子的化合物 碱 盐 概念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根离子的化合物 均为化合物,其水溶液都能导电(电离) 相同点 不同点 组成特点 联系 酸=H++酸根离子 一定含氢元素 碱=金属离子+OH- 一定含氢、氧两种元素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 [典型例题讲解]
例1、下列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A.水煤气 B.冰水混合物 C.生铁 D.食盐水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即“一物”或“多物”的判定。其中A、C、D选项中的物质均由多种物质组成,是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只是状态不同,实为同种物质——水。故答案为:B。
例2、下列物质中一定属于氧化物的是( )
A.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B.能分解出氧气的化合物
C.氧气跟某物质反应的生成物 D.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解析]对氧化物概念的准确理解是解题的关键,既“二元必有氧”。
A中的元素种类无法确定为几种,B、C同样无从考证其中是否有两种元素。因此,答案为:D。
例3、某物质经鉴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肯定是纯净物 B.可能是混合物
C.肯定是某一种单质 D.一定是一种稀有气体
[解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由于组成每种物质的各种元素各不相同也可能相同,所以混合物中的元素可能是多种也可能是一种。例如:空气是混合物,其中含有O、H、N等多种元素;O2和O3的混合物就只有一种元素。可见,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也不一定是单质。正确答案应为:B。
例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属于非金属的是______。
①水银 ②空气 ③氯酸钾 ④五氧化二磷 ⑤糠水 ⑥硫粉 ⑦加热碱式碳酸铜后的剩余固体 ⑧氨气
[解析]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物质分类的依据以及对相关概念外延的把握。 其答案为:②⑤;③④⑦⑧;①⑥;④⑦;⑥
例5、现有Ba、H、C、O四种元素。请你从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合物(填化学式)
(1)酸性氧化物____ (2)碱性氧化物____ (3)碱____ (4)酸____ (5)盐____ [解析]根据这几类化合物各自的组成特点和化合价法则即可确定其化学式:(1)CO2 (2) BaO (3)Ba(OH)2 (4)H2CO3 (5)BaCO3
[综合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物质中,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后者从属于前者的是( ) A.纯净物、混合物 B.金属、非金属 C.纯净物、化合物 D.含氧酸、无氧酸
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A.稀有气体、浓硫酸、胆矾 B.金刚石、石灰石、铁矿石 C.天然气、碱式碳酸铜、液氧 D.石墨、熟石灰、水煤气 3.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与名称、分类完全相符的是( )
A.亚硝酸钠、NaNO2、盐 B.氧化铁、Fe3O4、氧化物 C.纯碱、NaOH、碱 D.酒精、CH3OH、有机物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氧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酸根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 C.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酸中一定不含金属元素
5.“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应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制的易拉罐、铜导线等可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
A.有机物 B.碱 C.氧化物 D.金属或合金 二、填空题:
1.下列是含碳元素的物质:①石墨②一氧化碳③干冰④碳酸⑤碳酸钙⑥乙醇⑦C60⑧甲烷⑨纯碱。其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填序号,下同);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____;属于盐的是____,属于酸的是____;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
2.下列各组均有四种物质,其中有一种物质与其他三种物质的类别不同,请将该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填在横线上。
(1)CuO、NO2、NaOH、Fe2O3,____; (2)O2、N2、Al、C____;
(3)空气,氢气,碘酒,盐酸____; (4)食盐,蔗糖,酒精,醋酸____。
3.填写下表(类别指酸、碱、盐、氧化物、单质) 名称 化学式 类别 氢氯酸 Zn 生石灰 NaOH 铜绿 硫酸
4.在酸、碱、盐、氧化物这四类物质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的是____,一定只含有两种元素的是____。
[综合测试参考答案]
一、1.C 2.D 3.A 4.B 5.D 二、
1. ①⑦ ③ ⑤⑨ ④ ⑥⑧
2.(1)NaOH (2)Al (3)氢气 (4)食盐 3 HCl 酸 锌 单质 CaO 氧化物 氢氧化钠 碱 Cu2(OH)2CO3 盐 H2SO4 酸 4.碱 氧化物
专题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催化剂、氧化反应、燃烧、缓慢氧化等概念的了解。
2.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物质变化的本质区别与联系、反应基本类型、质量守恒定律等概念和理论的理解。
3.形成知识网络并能利用基本概念和原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多角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内外因辩证关系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良好学习品质。 3.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2.四种化学反应类型。
教学难点: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和综合运用。 三、教学过程:
[基础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思考后,由教师总结,归纳出这部分知识的知识结构)
(一)物质的性质
判断依据: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来表现。
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化学性质描述的是物质的一种属性,通常可用“能”、“可以”、“会”等描述;而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变化的过程。 (二)物质的变化
(三)催化剂、催化作用
[关键知识点拨]
(对于不易分辨的概念,不易理解的原理进行讲解、整合、深化) (一)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爆炸之间的关系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2018年初中化学中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全套精品教学案(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