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是引进、驯化、选择、繁育国内外优新蔬菜及水产良种12-15个,适应国际贸易市场需求。项目区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良种在科技进步贡献中占60%以上;采用无公害农(水)产品规模化种养技术,设施农业高效种养技术,有机复合肥料和专用饵料合理应用技术,蔬菜节水灌溉和养殖场水质净化调控技术,蔬菜及水产品绿色加工、包装、贮运新工艺,水产品及蔬菜产品质量及安全标准速测技术。蔬菜、水产主导产业先进实用技术使用普及率达95%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以上,全面提升产业素质。
④推进组织经营与服务创新
在项目区已有龙头企业带农户种(养)、加、销一条龙的农业组织经营模式的基础上,要继续吸纳2-3个龙头企业进入项目区,使公司带农户的产业化经营规模扩大到占项目区农户的80%以上。同时明晰产权,理顺利益分配关系,促进管理的民主化,帮助农民进入经济效益好的加工与流通领域。建立农业推广服务、农业信息网络和农业培训三个中心,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进入市场的能力,培养项目区农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与消费习惯,主动进行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民劳均农业增加值达万元以上,农产品商品率达80%以上,恩格尔系数降到40%以下。
⑤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
主要是建设农田防护林,加强田间林果带的管护,使项目区森林覆盖率达20%以上;提高农业可再生资源利用率,秆秸残叶的利用率在80%以上,项目区的畜粪尿进行沼气化和干化造肥处理;食品加工厂“三废”处理能力得到全面提高;项目区生活用
23
水洁净化达到安全卫生饮用标准;实行蔬菜合理轮作与间作,发挥不同菜类共生互利和地力耗损互异互补的作用,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农业现代化项目区建设,有计划地营建适合观光、休闲与体验教育的农业乐园;结合土地整理调整村落民居布局,形成生活环境优美的小城镇。
总之,项目区围绕主导产业现代化生产,以采用先进实用及先进实用科技为核心,以改善农业产业生产基础设施和农业装备为物质依托,以推进农业组织与管理创新为制度保障,通过农业服务体系,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经济,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效率,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进而改善环境和生活,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实现项目区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2)项目区建设后,农业现代化综合评价指标将达到: ①劳动生产率24000元/劳.年; ②主导产业产值占项目区总产值60%; ③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长率12%; ④农业机械化作业率60%; ⑤现代设备装备率75%; ⑥服务体系农户覆盖率80%; ⑦农民绿色证书获得率80%; ⑧科技进步贡献率60%;
24
第六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实施安排
6.1项目建设内容
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预计分三期进行。
第一期:利用深河村102国道北农用地1000亩作为起步区,将现有平整土地开发为菜园,全部种植大地菜,如豆角、茄子、菜花、土豆、番茄、韭黄、角瓜等,其生产能力以保证全区机关食堂供应为主。
在基地西南部建设二十座生态大棚,每座占地一亩,分两排布局,每排十座,两排大棚中间由一座占地面积在2000㎡的阳光大棚相连,内外相通。
大棚建成后,将其中的十六座发展为四季精品蔬菜大棚,夏秋季节可提供精品蔬菜,在冬春季节提供本地菜。利用四座大棚开发老年生态种植区,首批面向区内机关离退休干部职工,在大棚内设计出15㎡见方的分块空间,为老年人独立栽植蔬菜、花卉使用,可发挥特长和爱好,自由选择品种,所需工具、肥料由基地物资保障中心统一配给,收获产品由种养人支配。阳光大棚白天通过日照采光,光线充足,棚内设计成与老年生态区配套的休闲活动中心,配臵养老椅、琴棋书画长廊,循环播放轻音乐,使阳光大棚成为让人流连忘返的乐园。
利用现有河道和凹地,打井饮水,铺设管道,实现基地初始阶段生产、生活用水的充足供给。保留原址存在的枣树、桃树、杨树,在果树带发展果品经营,在杨树带发展家禽养殖。
根据土地面积进行产量预测,第一期投产后,蔬菜产品夏秋季节可满足辖区机关食堂供应,并有结余供应市场,第一期大棚尚处于建设阶段,冬春季节蔬菜产量预计将基本满足机关食堂需求,部分品种仍需向市场采购补充。畜禽类产品以年猪、溜达鸡等为主,第一期产量有限,主要为后续扩大产能提供种苗为主。
第二期:基地经济、社会效益初显,群众受益模式具有推广意义,按照第一期经营方式,对许庄、约合庄、望海店等村102国道北土地进行租用,使基地面积扩大到4000亩左右。在第二期重点扩大大棚蔬菜比例,并将精品蔬菜比重逐步提高,同时发展采摘、娱乐、观光等旅游项目,开发农业生态游市场。
精品大棚蔬菜面积在2000亩左右,品种在夏秋季节以荷兰
25
豆、西芹、西兰花、人参果等外地品种为主,冬春季节以本地绿色蔬菜品种为主,一期产量满足辖区机关食堂供应之余,二期蔬菜产品全部面向市场。农业产业公司注册自有品牌,并培育周边大中型城市综合超市、果蔬批发市场等销售渠道,面向中高端消费群体。
采摘、娱乐、观光项目占地在1000亩左右为宜,重点培育奇特农产品、特种养殖、花卉栽培等使游客喜闻乐见的项目,并合理引导游人参与其中。旅游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到位,包括大型停车场、农家乐餐厅、休闲长廊、适宜游人往返的交通网络等,同时软件环境要求较高,引导员、讲解员、服务员等应满足游客需求,因此培训应同步到位,上岗需符合岗位要求。大型公共卫生间、平价农产品超市也同时规划建设。
第二期建成后,基地将由一期的自产自销为主转向保证自身供应、重点面向市场的经营方式,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农业产业经营公司,产品具有一定市场影响力,销售渠道畅通,顾客群体稳定,并呈逐渐扩大的态势。
第三期:农业基地集约开发、经营的优势尽显,工作人员收入稳定、产品供不应求,此局面吸引更多群众自愿加入基地,102国道北全部土地将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划入基地使用,面积达到7000亩以上。
此时应控制农业旅游项目的规模,将其作为基地主业的补充,将主要精力和土地资源用于发展农产品生产,在第三期可重点扩大畜禽产品比重。随着前期种苗培育的成熟,鸡、鸭、鹅、猪、牛、羊、鸵鸟、兔、山鸡、肉驴及水产品等可大量生产,在此过程中,注意区分养殖区域,避免疾病传播和污染。发展生态养殖法,充分利用畜禽粪便发酵或转化的作用,变废为宝。
畜禽产品养殖区域面积可发展至1000亩(包含兽医室、饲料仓库、产品包装车间等配套设施),产品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宣传推广。
三期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地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产品供应量扩大到华北、东北地区,精品种类销往全国市场和东亚国家,品牌优势不断显现,远期可依据市场发展状况将基地范围辐射到周边县区,带动一方。
26
第七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7.1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投资14000万元,其中产业基地建设12341万元,农业科技应用100万元,农业服务体系建设50万元,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50万元,配套基础设施建设1249万元,其他支出210万元。
按一期投资1000亩估算,具体投资如下:
一、土地流转费用:492万元(按1500亩地计算,合计682万元)。
1.按照所需1000亩地预测(其中林地120亩,不在租用范围),租期19年,租金每亩200元/年,合计880亩×19年×200元=334.4万元。(按照租用1500亩地测算,除去120亩林地,租金合计524.4万元)
2.果树面积约20亩,每亩补偿28800元,合计20亩×28800元=57.6万元
3.杨树面积约100亩,每亩补偿10000元,合计100万元。 以上三项总计492万元。(按1500亩地计算,合计682万元) 二、首期建设资金:232.6万元
1.建设20座蔬菜大棚,每座占地一亩,总面积14000㎡,工程造价80万元;
2.建设一座建筑面积2000㎡的阳光棚(含室内取暖加温设备、综合服务中心),工程造价22万元;
3.开发水浇地100亩,工程造价3万元; 4.生活用水系统:深水井(2万元)、水泵(2万元)、管道(2万元)费用合计6万元;
5.生产灌溉用水设备:大口井(5万元)、高压水泵(2万元)、10㎡泵房(1万元)、管网(3万元),费用合计11万元;
6.生产、生活用电:联网费用、基地用电布臵等费用合计20万元;
7.基地四周圈防护网:10万元;
27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开发区农业产业基地可研报告(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