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选做题)一个正方体木块的边长是10cm,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计算它对桌面的压强.(已知木块的密度是0.6
×103kg/m3
;g=10N/kg)
课后巩固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有关.
2.某物体对桌面的压强是1×104
Pa,它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有一瓶没有开启的汽水,瓶内二氧化碳给瓶盖一个
14N的力,若瓶盖的面积为7cm2
,则瓶盖受到的压强是( )
A 0.5×10-4Pa B 2Pa C 200Pa D 2×104
Pa 4.如图所示是研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
(1)比较甲、乙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系.
(2)比较甲、丙两个实验可知,压力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系.
压强学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2.熟练应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 知识回顾
1.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有关.
2.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其中压力的单位是______,受力面积的单位是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压强的专用单位是_________.
3.由压强公式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小.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P30的“想想议议”部分的插图,讨论一下各图中哪些是要增大压强,哪些是要减小压强,它们各自采用了什么方法?并填写下面的空格:
推土机具有宽大的履带是通过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压强的(填“增大”或“减小”下同),而它锋利的土铲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压强的;斧头具有很窄的刃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压强的;铁轨铺在一根根枕木上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_压强的.蝉是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压强的,从而能使它的口器很容易插入树皮;骆驼具有宽大的脚掌,是通过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________压强的,从而不会陷入沙中很深.
总结得出:增大压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小压强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我们常见到以下事例:①有“森林卫士”之称的啄木鸟有细长而坚硬的尖喙,便于啄开树皮;②铁路的铁轨要铺在枕木上;③书包带要做得宽些,背在肩上才舒服;④要把图钉按进较硬的木板,需要加更大的力.其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哪一组(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例2.一个长方体木块平放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为P,若将它竖直切去1/2,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 ),若将竖直切下的1/2放到另外1/2上面,则木块对桌面的压强是( );若将它水平切开,把上面部分拿走,则剩余部分对桌面的压强为( ) A P/2 B P/4 C P D 2P
例3.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20N,物体B的重力为30N,
已知A的底面积为2×10-2m2,B的底面积为4×10-2m2
,求:(1)物体A对B的压强(2)物体B对地面的压强.
课堂达标1.下列事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书包带很宽 B 铁轨铺在枕木上 C 刀磨得很薄 D 推土机安装履带
2.你购买纸包饮料时,一般配有一根塑料吸管,吸管一端是斜面的,一头是平的,正确的使用方法是( )
A 将平面一头插入饮料管孔 B 将斜面一头插入饮料管孔
C 将任意一头插入饮料管孔均可 D 不用塑料管也可以 3.我们在用螺丝固定物体时,往往在螺丝下面垫上一个垫圈,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美观 B 减小摩擦 C 减小压强 D 增加硬度 4.大型运输车装有很多车轮,是为了( )
A 减小重力 B 减小压强 C 增大摩擦 D 增大稳定性
5.如图所示,物体A的重力为20N,物体B的重力为30N,
已知A的底面积为2×10-2m2,B的底面积为4×10-2m2
,求:(1)物体B对A的压强(2)物体A对地面的压强.
课后巩固1.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常会见到如下现象,其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 )
①削铅笔的小刀刀刃磨得很薄②滑雪板做得很宽很长③往墙上钉钉子时,要用力击打④用订书机订书本时,订书机的柄较宽.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一块砖平放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将其侧放,对地面的压强为P2,那么( )
A P1>P2 B P1=P2 C P1 3.将一均匀长方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若沿虚线切开拿走上面一半,则长方体的密度,长方体对桌面的压力及压强的变化情况是( ) A 密度不变,压力减小,压强不变 B 密度变小,压力减小,压强减小 C 密度不变,压力减小,压强减小 D 密度不变,压力不变,压强不变 4.一个人在公园结冰的湖面上行走,不小心压破冰面掉进了冰窟窿,工作人员需要接近冰窟窿去救他,旁边有长、宽都差不多的梯子和木板,为了救人,应该( ) A 立即跑向冰窟窿 B 将梯子铺在冰面上,从上面爬过去救落水者 C 将木板铺子冰面上,从上面爬过去救落水者 D 从冰面上爬过去救落水者 5.一名芭蕾舞演员的体重是475N,当她跳舞时一只脚与 地的接触面积为9.5×10-4m2,一只大象的体重是6×104 N, 它每只脚掌的面积是600cm2 ,求:(1)芭蕾舞演员单腿跳舞时对地面的压强;(2)大象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3)通过计算,你得到什么启示? 第二节 液体的压强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记液体压强的特点.2.学会应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课前预习 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________,且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_______,同一液体内部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_______,另外液体内部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 2.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是________,其中液体密度的单位是_______,深度的单位是______,压强的单位是________. 典型例题 例1.如图所示的三只容器中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液体,则三只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 A Pa 例2.如图所示,两个容器盛有相同质量的液体,则两个容器中液体对底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 是( ) A FA>FB,PA=PB B FA 思路引导:两容器中的液体密度无法确定,所以此题无法根据P=ρgh来分析.但因两容器中液体的质量相同,所以两种液体的重力相同,它们对底面的压力FA_____FB,又因为A容器的底面积_______B容器的底面积,所以根据压强的定义式P=F/S可得:PA______PB. 例3.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水,其中h1=100cm,h2=60cm, 容器底面积S=20cm2 ,求:(1)水对容器顶的压强(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3)水对容器底的压力?(g=10N/kg) 课堂达标1.下列表格是某同学“研究液体的压强”的实验部分数据记录: 实验次水的深度橡皮膜的压强计左右水面数 /cm 方向 高度差/cm 1 4 朝上 3.2 2 4 朝侧面 3.2 3 4 朝下 3.2 4 10 朝下 9.2 (1)实验次数1、2、3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把橡皮膜放入盐水中深10cm处时,压强计左右水面高度差比9.2cm要______. (3)在同一次实验中,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应等于压强计左右水面的高度差,但仔细观察,橡皮膜在水中的深度略____压强计左右水面的高度差. 2.关于液体的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压强随体积增大而增大 B 液体的压强随质量增大而增大 C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D 液体的压强随密度增大而减小 3.潜水员潜到三峡库区20m深的水中,受到水的压强是 ________Pa.若他的身体表面积为2m2 ,则他受到水的压力是________N.(g=10N/kg) 4.塑料桶里装有20cm深的某种液体,液体对桶底的压强为1600Pa,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g=10N/kg) 5.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试管,都装有水,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如图所示,设液体对两试管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P甲____P乙. 6.如图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并静止放在斜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 7.如图所示,容器内的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为P1,当把它倒过来时,液体对底面的压强为P2,则它们的关系是( ) A P1>P2 B P1=P2 C P1 果是758mm水银柱,在山顶测量的结果是648mm水银柱, 则山的高度大约是_________m. 课后巩固(必做题) 1.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是 _____________,最早准 确测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是_________ 5题图 2.1标准大气压=________mm水银柱产 6题图 7题图 8.一个圆柱形容器,重20N,底面积为2×10-2m2 ,放在水平桌面中央,在里面装入深10cm的水,求:(1)水对底面的压强(2)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9.一只装煤油的油罐中盛有4m深的煤油,在距底部0.5m 处发现有一个面积为5cm2 的小孔,求:(1)煤油对罐底的 压强多大?(2)小孔处煤油的压强多大?(3)要想堵住这个 孔,至少需要在小孔处施加多大的力? 第三节 大气压强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大气压强现象.2.会初步应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 释简单现象.3.知道大气压与高度的关系.4.知道大气压 与温度和体积的关系. 补充 大气压强除了有类似于液体压强的特点外,还有自身的 特点,在温度不变时,一定量的气体的体积越小,压强越 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在体积不变时,一定量的气体的 温度越高,压强越大,温度越低,压强越小. 每种液体都有一定的沸腾温度,叫做沸点.一切液体的沸 点,都随气压减小而降低,气压增大而升高. 典型例题 例1.将托里拆利实验中的玻璃管倾斜30o,则玻璃管中 水银柱的长度变化情况是( ),玻璃管中水银柱的高 度变化情况是( ) A 不变 B 变长 C 变短 D 无法确定 例2.在冬天,装有一定量水的热水瓶过了一段时间后,软 木塞不易拔出,这主要是由于( ) A 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 B 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 C 瓶塞遇冷收缩 D 塞子与瓶口间的摩擦力 增大 例3.在海拔2000m范围内,可近似地认为每升高12m,大 生的压强=__________Pa. 3.在大气压为760mm水银柱的房间里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出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为755mm,可能的因为是( ) A 玻璃管太长了 B 玻璃管放斜了 C 管内水银面上方 进入少量空气 D 玻璃管比较粗 4.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如果将玻璃管由竖直变为倾斜,则( ) A 水银柱长度增大,高度升高 B 水银柱长度不变,高度降低 C 水银柱长度减小,高度减小 D 水银柱长度增加,高度不变 5.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玻璃管内径越大,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越小 B 往水银槽内多倒些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增大 C 玻璃管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水银柱变长 D 玻璃管内顶端进入一些空气,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不变 6.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 A 把药液注射进肌肉里 B 用手拍掉衣服上的灰尘 C 用打气筒给车胎打气 D 用抽水机抽水 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存在的是( ) A 堵上茶壶盖上的小孔,茶壶里的水就不容易被倒出来 B 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口中 C 生产灯泡时,抽气机抽出灯泡内的空气 D 两块玻璃合在一起,中间有水时,很难将它们分开 8.某同学估测大气对0.3m2 的课桌上表面的压力大约是( ) A 3×102N B 3×103N C 3×104N D 3×105 N 9.用吸管从瓶子里吸饮料时,使饮料上升到嘴里的力是( ) A 嘴的吸力 B 大气的压力 C 瓶底的压力 D 瓶壁的吸力 10.在瓶内点燃浸过酒精的棉花,然后用剥了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鸡蛋就会进入瓶内,这是因为( ) A 瓶内由于热胀,使鸡蛋掉入瓶中 B 瓶内气体将鸡蛋吸入瓶中 C 瓶内气体压强变小,大气压将鸡蛋压入瓶中 D 鸡蛋受重力作用而掉入瓶中 11.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当胸部容积扩大时,其内压强与大气压的关系是( ) A 大于大气压 B 等于大气压 C 小于大气压 D 先大于大气压,后小于大气压 12.某人用嘴将小空瓶内的空气吸出,小瓶马上挂在嘴唇上,原因是( ) A 嘴把瓶子吸住 B 瓶内所剩的空气作用的结果 C 嘴边的唾液把瓶粘住 D 大气压把小瓶压在嘴唇上 13.关于大气压的值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B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C 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 D 大气压与高 度无关 14.关于大气压的变化,以下错误的是( ) A 在不同的地方,大气压可能不同 B 在同一地方,不 同时间的大气压可能不同 C 离海平面越高大气压越大 D 1标准大气压=76cm水银柱,这个关系不随时间,地点改变 15.一位小朋友的氢气球不小心脱手升到了空中,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发生了破裂,以下关于气球升到高空破例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B 高空大气压增大,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C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D 高空大气压减小,气球体积减小,将气球压破 16.水在88℃时就沸腾了,由此可知水面上方的气压( ) A 一定等于1标准大气压 B 一定小于1标准大气压 C 一定大于1标准大气压 D 可能等于2标准大气压 第四节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初步了解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学指导 任务一:自学课本框题一[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流体? 2.观察课本图8—45和8—46,凭你的经验,猜想一下实验的现象: 实验一:猜想:两乒乓球会 实验二:猜想:两只小船会 任务二:动手实验验证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1. 实验一[图8—45]的实验结 论: , 表明 2.实验二[图8—46]的实验结 论: , 表明 上述结论的应用: 1.根据以上结论,解释一下课本图8—47的实验现象: 2.从2007年4月1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进行第6次大 提速后,将进一步增大铁路边上行人的危险性。这是由 于行人和高速行驶的列车之间的空气流 速 ,压强 ,由此产生的压力 差将人推向火车,危及行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在火车 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等 车。 日常生活中哪些现象与上述结论有关?怎样解释?说给 同学听一听 课堂练习 完成随堂练P49一(2) 任务三:理解机翼产生的原因 1.仿照下面的做法完成小实验: 沿着下垂的纸面从上方吹气,如图所示,你观察到的现象是 。 2.结合上述现象自学课本第二框题[升力的产生],回答下列问题 飞机的机翼通常都做成上面 , 图8 下面 的形状。飞机飞行时,流过机翼上方的空气流速 ,流过机翼下方的空气流速 ,机翼上方的压强 (填大于或小于)下方的压强,由此产生的上下压力差使飞机获得向上的 。 巩固练习 1.据报道,在成都红砖桥附近的铁路桥道口,一名小女孩在火车疾驶而来时,为躲避火车,便躲在距离铁轨很 近的石坎上,并低头捂住耳朵,谁知强大的气流将女孩 的长发卷起,将其拖入车底,女孩当场死亡。造成这一 事故的原因是火车驶近时,靠近火车的地方空气流速 ,气体压强 ,气体压力差就会将人推向火车,引起事故。因此,在火车站或地铁站的站台上,人必须站在安全线以外的位置等车。 2. 用嘴巴对着两张竖直放置的纸吹气,两张纸会____________;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配合铁路第六次提速,公安部交管局再次公告,指出在火车站站台上候车的乘客应站在lm安全线外,请你解释一下这是为什么? 第五节 浮力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1.知道水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2.会用称重法求解物体受到的浮力.3.理解阿基米德原理.4.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物体受到的浮力 . 自学指导1 1.称重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2)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3)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示 2.用溢水杯探究浮力的大小:(1)测出物体所受的重力G;(2)把物体浸入液体,测出物体所受的浮力,并且收集物体所排开的液体;(3)测出被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次物物体浸物体小桶排开排数 体没在水受到重 的水开重中时弹的浮G1 和桶的力G 簧测力力F的总水计的示浮 重G2 重G数F示 排 1 2 发现规律: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为F浮=_______=__________.其中被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体积 典型例题 1.称重法求解浮力. 例1.一个金属球在空气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4.7N,浸没在水中称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4.9N,求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浮力的大小? 针对练习1 1.一个1N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钩上,当钩码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87N,这个钩码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 2.弹簧测力计下挂着一个铁球,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1.9N,把铁球浸没在水中时,铁球受到浮力是4.9N,则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 3.(选作)一个铁球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0N,当把铁球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24N,此时铁球受到的浮力是_____N;当把铁球的一半没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________N. 2.阿基米德原理法---利用F浮=G排求解浮力. 例2. 一个重为2.5N的物体,放入盛满水的杯中,从杯中溢出0.5N的水,则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为________N. 针对练习21.质量为0.3kg的物体全部浸没在盛满水的容器中,溢出的水是100g,那么物体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g=10N/Kg) 2.(选做)一个物体的质量为0.5kg,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水未满),溢出水0.1kg,则物体受到的浮力为( ) A 小于1N B 等于1N C 大于1N D 无法确定 自学指导2 阅读课本P49的例题,看课本上是怎样解答浮力问题的,重点看一下解题过程,理解每一个解题步骤.看完后合上课本,自己解答下列例题. 3.阿基米德原理法-----利用公式F浮=ρ液gV排计算浮力. 例3.边长为10cm的一个立方体铜块,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多少?如果立方体铜块处于更深的位置,浮力又是多少?如果把这个铜块压扁再让它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会不会发生变化?如果把它浸没在酒精中,它受到的浮力变大还是变小? 从这个例题中我们可以得出: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只与____________和________有关.与物体的__________和物体在液体中的_________无关. 4.运用公式F浮=ρ液gV排分析浮力的变化. 例4.水球运动员把漂在水面上的水球慢慢压入水下0.5m的过程中,水球受到的浮力变化情况是(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始终不变 D 先增大 后不变 思路引导:运动员把水球慢慢压入水下的过程中,水球在水中的体积逐渐______,排开水的体积逐渐______,所以水球受到的浮力逐渐_______,当水球全部浸入水中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所以受到的浮力_______.故选_____. 针对练习3 1.一个物体的体积为60cm3 ,当其体积的一半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N;当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N. 2.一个铁球先后浸没在盐水、水、酒精中,受到的浮力分别是F1、F2、F3,则三者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 3.一个圆柱形物体悬浮在密度为1.2×103kg/m3 的盐水 中,已知圆柱体的横截面积为10cm2 ,高为15cm,物体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为5cm,物体受到的浮力多大?(g=10N/kg) 4.质量为5.4kg的实心铝球,若将它浸没在水中,则铝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大?(g=10N/kg) (ρ33 铝=2.7×10kg/m) 第五节 浮力练习题(第二课时) 1.浸没在水中的乒乓球露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 ) A 不变 B 变小 C 变大 D 先变小后变大 2.关于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漂在水面上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 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C 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 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3.跳水运动员离开跳台后,从接触水面到全部浸入水中,他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在他全部浸入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将________. 4.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0N,将其全部浸没在水中时,所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为20N,此时它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N. 5.不同材料制成的相同体积的三个小球,放入同种液体中,最后静止时如图所示,则它们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www.xkb1.com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