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 表面情况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运动0.27 0.42 0.79 的距离/m A 摩擦力越小,小车的速度减小得越慢 B 小车受到力就运动,不受力就不运动
C 若平面非常光滑,小车的速度将保持不变,永远运动下去
D 运动物体不受力,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4.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所受的各力突然消失,则物体( )
A 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继续向前运动,且速度越来越快
C 慢慢停下来 D 立即停下来
5.足球比赛中,运动员用头顶球,球在向上飞,若此时受到的力都消失,则球将会( )
A 静止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下落 D 无法判断 6.用绳子拴住一个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若绳子突然断裂,小球将( )
A 保持原来的圆周运动状态 B 保持绳断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C 小球运动速率减小,但保持直线运动状态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第五节 惯性学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惯性的定义,知道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3.知道惯性和惯性规律的区别.
课前预习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2.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______.
3.原来运动的物体,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则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21页第一段,找出惯性的概念,并填写下空.
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叫做惯性,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叫惯性定律.___________都有惯性.
2.阅读课本上的“想想做做”部分,猜想一下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然后自己找一块橡皮,放在一张纸条上,快速把纸条抽出,看一下有什么现象?
3.阅读课本21页最后几段,了解一下日常中常见的惯性现象,学会解释现象的方法,然后合上课本,自己试着用惯性的知识解释一下,最后再考虑一下下面的问题: (1)当汽车开动时,站在车上的人为什么向后仰?
(2)解释一下课本图6.5-5中锤头为什么能紧套在锤柄上?
4.阅读课本21页的“想想议议” 部分,想一想跳起后你会落在哪里,为什么?
典型例题
1.惯性现象的识别
例1.飞机投弹时,不是飞到目标的正上方投弹,而是要提前投掷才能命中目标,这是因为( )
A 炸弹有向前的冲力 B 炸弹受到向前惯力的作用 C 炸弹具有惯性 D 炸弹受到重力的作用 2.惯性现象的解释
例2.人走路时,被石头绊会向前倒,这是为什么?
思路引导:人走路时,脚被石头绊住,由于________,上身仍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状态,而向前倾倒.
【课外补充】物体的惯性越小,运动状态越容易改变,物体的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不容易改变.例如:为了能够灵活地改变速度,调整方向,歼击机不仅做得轻巧,作战中有时还需要甩掉副油箱;让足球和铅球都静止在地面上,足球轻轻一踢就能运动起来,但要使铅球运动起来却不那么容易;小轿车转弯灵活,起步很快,而火车起步却很慢;这些现象充分说明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容易程度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即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_______有关,且物体的______越大,惯性越大. 课堂达标
1.骑自行车高速行驶时(尤其是下坡),往往要刹后闸,这是因为当刹前轮时,前轮被刹住而停止运动,由于_____,后轮仍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_状态,而容易向前翻车. 2.在一个水杯的口上放上一张硬纸片,上面放一个鸡蛋,用力在水平方向上弹纸片,将会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动员百米冲刺后,并不能立即停下来,这是因为运动员( )
A 失去了惯性 B 具有惯性 C 不受力的作用 D 惯性大于阻力
4.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人走路时脚被绊了一下,会向前倒下 B 投出去的篮球会继续向前飞行
C 关闭了发动机的汽车会向前滑行 D 熟透了的桃子会从树上掉下来
5.下列现象或做法与惯性有关的是( )
A 骑车驾驶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B 水从高处流向低处 C 多数人习惯用右手写字 D 电动机通电时转动 6.下列现象不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运动员跳远时往往要助跑 B 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速向前飞行
C 空中篮球正在落向地面 D 古代打仗时,使用绊马索将敌方飞奔的战马绊倒
7.摩托车做飞跃障碍物的表演时为了减少向前翻车的危险( )
A 应该前轮先着地 B 应该后轮先着地
C 应该前后轮同时着地 D 哪个车轮先着地与翻车的危险没有关系
8.惯性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有利有弊,下面现象有弊的是( )
A 锤头松了,把锤柄在地上撞击几下,锤头就紧紧的套在锤柄上
B 拍打衣服可以去掉衣服上的尘土
C 往锅炉内添煤时,不用把铲子送进炉灶内,煤就随着铲子运动的方向进入灶内
D 汽车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人向前倾倒
9.许多高档轿车中安装了安全气囊,特定情况下它会“蹦”出来,以免身体直接撞到车身上而受伤,安全气囊
最有可能“蹦”出来的情况是轿车在( )
A 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时 B 盘山公路上缓慢行驶时 C 刚开始突然启动时 D 与前方物体发生猛烈碰撞时
10.下列有关物体惯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静止时,它没有惯性 B 不运动的物体没有惯性 C 船在水中匀速行驶时,一人在船尾处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落下时将掉入水中
D 子弹离开枪口后,仍能继续高度向前飞行,是由于子弹具有惯性
11.阅读下面一则新闻报道,找出一处科学性错误,在错误字句的下面画上横线.
遇险情急刹车 乘客受伤
本报讯 今天清晨6:30,本市21路公共汽车在行驶途中遇险情,司机紧急刹车,有三名坐在后排的乘客由于突然失去惯性向前急冲而受伤.
第六节 二力平衡学案(第1课时)
学习目标1.认识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也能够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知道物体的两种平衡状态.3.知道平衡力的概念.4.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知识回顾1.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力的时候,总保持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
2.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两个力的____,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这两个力的合力为____
3.地球上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都受到____力的作用,它的方向是___________.
课前预习1.阅读课本23页第一段,了解一下什么是物体的平衡状态.
平衡状态是指物体保持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尽管受到力的作用,但是这几个力的作用效果_________,所以相当于不受力,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合力为_____.
判断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A.放在桌面上书 B.空中飞行的小鸟 C.随传送带一块上升的物体. D.正在起步的汽车
E.悬吊着的电灯 F.围绕地球转动的卫星 G.匀速上升的电梯 H.匀速下落的跳伞运动员 I.百米冲刺中的运动员 J.树上的苹果.K.匀速行驶的汽车上的物体 2.阅读课本23页最后几段,找出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答下列问题:悬挂的电灯受到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如果电灯受到的重力是5N,则电线对它的拉力是____N;放在桌子上的书受到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如果这本书重3N,则桌子对它的支持力是_____N;在水平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受到的________和_______是一对平衡力,如果牵
引力是5×104
N,则它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N;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已知人和伞总重为700N,则他受
到的阻力是_____N.
典型例题例1.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B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
C 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 D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思路引导:A: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______,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______,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________上,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B:桌子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____,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______,这两个力大小_______,所以它们不是平衡力;C: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_____,书对桌面的压力受力物体是_______,这两个力不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所以它们______平衡力;D书受到的重力受力物体是_____,桌面对书的支持力受力物体是_____,这两个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__,作用在__________上,所以它们_____平衡力.
例2.分析下列各对力是否是平衡力,如果不是,写出原因.
A B C D E A.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图中两个力______平衡力(填“是”或“不是”),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3.吊车以2m/s的速度将1×104
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N,若吊车改为2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N,若吊车改为4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__N.
方法总结:因为重物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重物处于_______状态,那么重物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自身的重力是一对_________,它们的大小相等,所以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____N.
解这类题,首先要看一下物体处于什么运动状态,从而判断物体是否受平衡力,如果是,则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判断出力的大小.甚至可以判断出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课堂达标
1.学校举行升旗仪式,当国旗匀速直线上升时,下列几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旗受到的重力和绳对旗的拉力 B 旗对绳的拉力和绳的旗的拉力
C 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对地球的引力 D 旗对绳的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
2.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 )
A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 B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C 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 D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3.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汽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 D 汽车所受的牵引力和阻力的合力为零
4.起重机臂下吊一个质量为5t的重物,下列情况中钢丝绳所受的拉力T应为( )
A 只有静止时,T=4.9×104
N B 匀速上升时,T>4.9×104N
C 匀速下降时,T<4.9×104
N D 以上三种情况下,T都
等于4.9×104
N
5.下面关于二力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一定平衡
B 若两个力的合力为零,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C 若两个力的三要素相同,这两个力一定平衡
D 用一水平推力推水平放置的木箱,但没推动,其原因是推力小于摩擦力
6.用手握住一个瓶子,瓶身保持竖直,如果增大握力,则( )
A 瓶子受到的重力增大 B 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增大 C 瓶子受到向下滑力减小 D 瓶子受到的摩擦力和重力不变
7.直接用手匀速竖直向上提起100N的物体,所需的拉力的大小是_______N;如果改为沿水平面匀速拉物体,物体与水平间的摩擦力为20N,则所需的拉力的大小为_____N.
第六节 二力平衡的应用学案(第2课时)
学习目标1.学会对物体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2.学会应用二力平衡的知识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3.熟练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知识回顾1.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物体保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时,这个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的所有力的合力为_______.
典型例题例1.有一架质量为1.5t的直升机,停在空中时,螺旋桨产生向上的举力,这个力是_________N,当它水平飞行时,竖直向上的举力是_________N,当它匀速上升时举力则是__________N,当它匀速下降时举力则是__________N.
思路引导:直升机停在空中时,保持______状态,此时它处于_______状态,所以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螺旋桨产生的举力与______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举力的大小是_________N;当水平飞行时、匀速上升时、匀速下降时直升机均处于________状态,所以直升机受到的举力均等于它的________.
例2.如图所示,用F=20N的压力把重10N的物体压在墙上,物体保持静止,则与压力
构成一对平衡力的力是_________________,其大小是_____N;与重力构成一对平衡力的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大小是______N.
思路引导:根据题意,物体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右的压力,使墙受到一个压力,同时墙施加给物体一个向左的_________,同理,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的作用,但是由于物体静止,所以还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是__________,根据平衡力的特点,大小是_______.
课堂达标1.一个重100N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当用60N的力竖直向上提它时,物体所受合力是( )
A 40N,方向竖直向上 B 40N,方向竖直向下 C 0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2.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表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10N,则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____N,方向__________.
3.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着一个重500N箱子,此时它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是_____N,过一会,某人用100N的力水平向右推箱子,但箱子没有被推动,此时箱子受到地面_______摩擦力的作用(填“滑动”或“静”),这个摩擦力的大小是______N,其方向向______.当推力增大到150N时,箱子仍然没有被推动,此时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N;当推力增大到200N时,箱子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摩擦力(填“滑动”或“静”),其大小是_______N,方向向______. 4.如图所示,重80N的物体受到F=60N的水平压力作用,沿竖直墙壁向下匀速运动,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
A.20N B.140N C.80N D.60N
5.一个用50N的水平推力,推着一个木箱在
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则木箱在水平方向上所受合力及摩擦力的大小分别是( ) A.50N,50N B.50N,0N C.0N,50N D 0N,0N 6.如图所示,不计托盘质量和滑轮与绳的摩擦,物体A重10N,当物体B重为2N时,物体A保
持静止,这是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当物体B重为3N时,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N.
专题补充----受力分析
一、根据二力平衡理论推断不明显的力.
例1.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但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对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
的条件。
2. 通过探究物体形变大小与外力的关系,领悟弹簧测力计的原理;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认识生活中的弹簧测力计。 3. 知道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
4.初步了解弹性势能,知道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
解题方法:尽管物体A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但是物体对周围生活中的弹力应用的实例产生关注,体会科学技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在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术的应用的价值。 用:拉力F和向左的静摩擦力f,另外,由于物体A受到向一、形变、弹力 下的重力G,所以根据二力平衡,物体还受到地面对它向活动:手压气球、手拉橡皮筋、压缩弹簧 上的支持力N.(受力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你的感受 二、物体受力情况一般分析法. 例2.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放在斜面上,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解题方法:(1)首先要确定研究对象所处的环境以及状
态.-----物体A在斜面上静止
(2)确定研究对象与周围的哪些物体发生相互作用
-------物体A受地球吸引,还受斜面支持,它与斜面接触,且有沿斜面下滑的趋势,故还受摩擦力. (3)先画重力G,再画弹力(拉力、压力、支持力、推力),最后再画摩擦力. (4)完成受力示意图.(如右图所示)
课堂达标对下列图中物体A进行受力分析.
1.物体A随传送带匀速运动.
2.物体A重150N,用大小为100N的力F向上提物体A.
3.物体A被两绳吊着,处于静止状态.
第十三章 力和机械
第一节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
学习目标
1. 知道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力,弹力产生
物体的 的改变叫形变,它分为范性形变和弹性形变。物体发生 所产生的力叫弹力。
拉长的橡皮筋若撤去外力(手的拉力)会完全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属于弹性形变;而泥团捏成泥人后,没有外力的作用下是不会恢复原状的(变成),这种形变属于范性形变。
(阅读课本P.57“形变”的有关内容。) 二、探究物体形变的大小与外力大小的关系
猜想: 设计实验: 1、架高塑料尺,将不同的重物摆放在塑料尺上,观
察塑料尺的弯曲程度。
现象与结论: 2、(1)给弹簧施加不同的拉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
象;
现象与结论: (2)给弹簧施加不同的压力,观察有何不同的现象。 现象与结论: 小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越大,物体的 就越大。
3、在一段弹簧上分别挂1个、2个、3个钩码,用
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弹簧的长度和挂钩码后弹簧的总长
度,注意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结:一定范围内,物体所受外力越大,形变也越大。(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跟它所受到的拉力成 。)
说明:弹簧测力计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工作的,可以来测量力的大小。 测量力的工具是 ,在实验室中常用 来测量力的大小。
信息快递:对弹簧的拉力F = k·⊿X (k表示弹簧的弹性常数,和弹簧的材料有关。 ⊿X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三、交流、讨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 1、信息快递: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 ,符号是 。 2、观察弹簧测力计,说出它的主要构件名称、测量范围、分度值。 弹簧测力计主要由 、 、 、 组成。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盘上表示的最大测量值
是 ,分度值是 。
3、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A. 所测的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刻度的最大值
B. 弹簧测力计必须水平放置,进行物体受力的测量 C. 并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
D.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位置
4、回答课本“议一议”栏目中的问题。
7.如图7-1所示,为了能够说明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长。
5、用手拉弹簧测力计,体验1N、2N、5N的大小。
现有两个弹簧,两个质量不等的小球A、B,质量分别为
6、用小纸条拉弹簧测力计,一直到小纸条拉断为止,注
5N和2N,则哪根弹簧上的弹性势能大? (填上方、意拉断瞬间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下方)。
7、思考:弹簧测力计为什么有个“测量范围”?你能否
8. 小明对弹力的认识有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设计一个实验来说明?
( )
对跟它接触 A. 弹力仅仅是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时,
四、认识弹性势能
1、用橡皮筋拉长后,一端松手,会有什么感觉?体
验一下,并思考这能说明什么问题?
2、弹性势能
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动能是
指 。)
叫
做弹性势能
3、举例:哪些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4、参照课本上的实例,试举一些发生形变的物体具有能量,且被人们加以利用的实例。 课堂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形变能产生力,这个力叫非弹性力 B.分子间的斥力与引力,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属于弹力 C.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物体形变就越小 D.弹簧测力计利用了物体的形变与力的关系
2.力的单位是( )
A.牛顿 B.千克 C.毫米 D.秒
3.下列关于弹性势能说法正确的是( )
A.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不具有能量
B.发生弹性形变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C.物体受到力体积发生变化,物体一定没有弹性势能
D.物体的弹性势能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程度无关
4.关于弹簧测力计使用的说法正确是( ) A.弹簧测力计根据弹簧受到外力越大,物体形变越大原理制成的 B.弹簧测力计一般都有量程,没有分度值 C.弹簧测力计使用时一定要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D.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一定要注意观察标尺的零刻线、
分度值和量程
5.某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况如下,其中错误的是
( )
A.使用前应选择合适的弹簧测力计
B.使用前应先调零
C.只要力的大小在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这些弹簧测
力计都可以用来测量这个力
D.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记录数据的同时要记录力的单位 6.小华在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时,归纳一些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的物体力吸引力 B.在弹性限度以内,弹簧的长度越长,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C.锻炼身体用的弹簧拉力器挂满弹簧后,拉得越长,产生的弹力越小
D.在运动场上撑杆跳高运动员用的撑杆,利用了撑杆受力时所产生的 弹性形变 9.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若指针指在零刻度线的下方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力的大小将比实际的力 ( ) A.相同 B. 偏小 C.偏大 D.无法确定10 当体操运动员从高处落下,与蹦床接触的过程中,蹦 床表面发生 ,而获得 能。 11.小明在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时,发现用力拉弹簧
时,开始时,不会感到太费力,可越向外拉,感觉越费
力,这是什么原因?试解释一下。 12 , .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弹簧测力计可以测任意大小的力 B.弹簧测力计的刻度不是均匀的 C.弹簧测力计使用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挂钩几次 D.弹簧测力计只能在竖直方向上使用 第二节 重力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 3、能用G=mg计算有关的问题。 学习过程: 任务一:知道什么叫重力
学习要求:1、观察图7-12,认识重力作用下物体的运动。
2、知道重力的方向及应用。
思考题:
质量均匀的球挂在墙上,如果质量为2千克,用力的图示画出它受到的重力 任务二、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学习要求:阅读教材并实验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思考题:
关于G=m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它表示m与G成正比 B它表示G与g成正比 C它表示g与m成反比 D它表示G与m成正比 课堂练习: 1、重为3N的贡柑,从树上落下的过程中,受到重力的作用. 对于贡柑所受重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大于3N,方向竖直向下 B.小于3N,方向竖直向下
C.等于3N,方向竖直向上 D.等于3N,方向竖直向下
2、有一苹果它的重力是2.45N,则它的质量是 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全套(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