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视频讲稿(5)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2-01-1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讲稿

这个反应状态并且是一种阶段性的。比如说去年、前年之前的“9.11”和今天比,显然你心态就不一样了,不同的反应状态,这种不同的反应状态就相当于我们中医讲的证。为什么要辨病和辨证相结合?那么到底是先诊病还是先辨证呢?我们可先辨证再辨病,它的有利(的)地方是有利于当前的诊疗,揭示病本。因为这个整个的过程我们还不知道,情况之下,整个全过程的规律还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那你不能说这个病,比如说我们讲SARS,是不是得了SARS?发烧,这个病人他发烧了,是不是SARS?一发烧就是SARS!不能作这个结论吧。要作一个病毒抗体的检查,一看结果还没有出来,那么你说这个时候怎么办呢?我们可不可以先辨证呢?他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我们可不可以先治疗再说呢?所以它有利于当前的诊疗。揭示病理本质,当前是一个风热犯肺证。那么先辨病后辨证有什么好处呢?先把病诊出来,然后再辨证,它的好处在什么地方呢?它可以根据病的规律,缩小辨证的范围。就是这个病的过程,常见的一般来说就是这一个证型。比如我们诊断SARS,一般的时候它病位主要是在肺,和什么肝、肾关系不是很大,我就可以缩小这个范围。所以我们诊断要辨病和辨证,为什么中医强调这个病证结合。这个病证结合,要大家注意一点的就是这个病不等于西医的病,现在把这个病证结合就是西医的诊病、中医的辨证,要知道中医也是有诊病的,我们以后再说,这是病证结合。

四、中医诊断学的发展简史

中医诊断学的简史,第四个问题,中医诊断学的简史。公元前五世纪,扁鹊是最早的记载,诊病的,辨证的,诊法的。这个地方请大家注意教材上面有一个“前”字漏了,写的是公元五世纪,相差一千年,(应该是)公元前五世纪。扁鹊,按它这个切脉,发明了切脉,“今天下言脉者,扁鹊也”,是扁鹊发明了诊脉。《黄帝内经》里面就有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等内容,特别是它奠定了辨证学的基础。《黄帝内经》既辨病,又辨证,所以病和证是结合的。虽然

第 21 页 共 879 页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讲稿

它的内容不是很多,但是它强调的是病证结合,《黄帝内经》里面有这个。《难经》把诊法规纳为望闻问切,神圣工巧,特别是重视独取寸口,这是《难经》里面的。西汉的淳于意他创立了“诊籍”,“诊籍”的内容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里面有记载,里面收集了二十五个病案。张仲景,他主要的是在《伤寒杂病论》里面用六经来辨伤寒,以脏腑来辨杂病,是辨证论治的创史人。在这里还强调一下,他对疾病分类有独到的见解,疾病分类我们到现在为止,就是疾病分类模式还是没有跳出张仲景的大框框。华佗,主要是脏腑辨证。脏腑寒热虚实、生死顺逆,(这是)华佗的《中藏经》。王叔和著了《脉经》,王叔和的《脉经》把脉分为三部九候。《难经》强调了独取寸口,而寸口它又分为三部九候,里面讲到了二十四种脉象。《诸病源候论》是第一部讨论病源和病候的专著,里面有67门,共1739候,里面对症状、疾病、证候(都)很详细,这一千多个收集得非常完整,如果大家感兴趣,好好地研究一下,里面有很多内容,我们现在还没有挖掘出来。敖氏的《伤寒金镜录》里面是用图来反映舌诊,三十六个舌诊图。李时珍,他不仅是一个药物学的大家,(著了)《本草纲目》,并且他著了《濒湖脉学》。《濒湖脉学》里面的七言律写得非常好,小的时候背书都要背这个《濒湖脉学》。脉诊的书很多了,作为教科书,清朝的教科书就是《医宗金鉴》。《医宗金鉴》里面讲到诊断的书,当时不叫做《医宗金鉴·中医诊断》,不这样叫的,叫做《四诊心法要诀》,这是《医宗金鉴》里面的。林之翰的《四诊抉微》,这是一本专门讲诊断的专著。还有《望诊遵经》是专门望诊的专著。现在我看到书店里面有《望诊大全》,但是最早的是清代汪宏的《望诊遵经》。清代的叶天士、吴鞠通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当代研究舌诊,很有名的就是陈泽霖的《舌诊研究》。中医诊断学的教材使得教学内容规范,在全国得以普及。我们现在还研究了舌诊仪,脉象仪。脉象仪的研究,舌象仪的研究,色差计,诊疗软件。辨证怎么去辨?我们也研制了怎么样去辨证的一种软件,可以让学生、

第 22 页 共 879 页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讲稿

临床医生都可以用的。这是我们中医诊断学发展的一些主要内容,作这么一些简单的复习。

五、学习中医诊断学的方法

我们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提出这么三点要求:第一点,就是熟悉中医学的理论。中医学的阴阳五行、精神气化、脏腑经络、病因病机等等,这些基本理论,我们在学《中医诊断学》的时候必须掌握,没有这些基础理论,我们《中医诊断学》没办法学下去,所以一定要打好前期的基础。那么我们学习的时候,首先是要理解和熟悉《中医基础理论》原来学过的内容,这次新的规范教材是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孙广仁教授主编的。主编的,除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础知识以外,我们《中医诊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也必须熟悉。第二点,就是要不断地临床实践。要让学生多接触病人,多通过实践来掌握,有很多的问题,光从理论上是学不懂的,一些技能,看脉的方法、看舌诊的方法、问病的方法,都必须通过实践的锻炼。所以俗话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那么不如临证多的原因,问题就在于没有实践,有些东西学不到。我们在实践的时候,要求学生要主动多练,并且操作要正规,严格地要求,才能够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第三个,学习要求是要学会辩证思维。中医的诊断,在很大一个程度上是一种思辩的过程,思维的过程,不像现在有某一个指标确定以后,医生的作用不大了,我们现在很多的检查,化验出来以后,它不是靠医生了,而主要是靠那些检查,而我们中医的诊断很大程度上是靠的思维,因些要学会辩证思维、逻辑思维的方法,这是学习的方法。 顺便介绍几本参考书。第一本,是中医这个高级丛书《中医诊断学》,这本书是1999年出版的,编的时候是(19)97年、(19)98年编的,这本书对于教员和研究生有比较大的作用,这里面收集的资料比较多,将(19)98年之前的资料基本上进行了收集,这是一本书。第二本,是这个自学考试有一本,叫作《中医诊断学自学辅导》,这本书也是我主编的,这个里面就是怎么样学习《中医诊断学》,它的一

第 23 页 共 879 页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讲稿

些重点、有一些症状、病证、名词、一些解释,有部分发挥的内容,可以帮助同学自学的时候提高一些问题的看法。第三本,是《中医诊断学习题集》,《中医诊断学习题集》,这一本《中医诊断学习题集》,是配合新的、我们现在用的教材,新的七版教材,到今年的六月份才出版,这本书社会上可能还没有发行,这本书学生他们要求做习题的时候,可以参考这本书。第四本,是费兆馥和顾亦棣他们两人合编的《新编中医诊法图谱》,这个上海中医药大学编的这本书,这本书的特点是它里面有很多的图象资料,图片比较多,那些图片,我们的多媒体里面也有不少的资料是取之于这本书上面,是这一本,但这本书要学生买就比较困难了,现在可能比较难了。第五本,介绍一本叫作《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在实验教学的时候,我们现在给研究生和本科生我们都已经开了中医诊断的实验方法,是我们这里袁肇凯教授主编的,《中医诊断实验方法学》,这个书九月份才出来。这几本都是比较新一些的,内容和规范教材比较接近,内容统一的。 小结一下,虽然我们讲了这样几个问题:一个中医诊断的基本内容,归纳起来是四点,(第)一个是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第二个是辨证。第三个是诊病。第四个是病历,或者叫病案,这样四部分内容,这是我们《中医诊断学》,它的主要内容是这么四个部分。第二个有四诊,诊法里面又包括了四诊,就是望、闻、问、切。第三个我们要复习的,就是中医为什么能诊病?它的诊断的原理,归纳为三点,司外揣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中医诊断的原则也是三点,一个整体审察、第二个四诊合参,第三个是病证结合,这是我们前面学习的主要内容。那么学习方法上,刚才提到了三点,一个熟悉理论,第二个要临床实践,第三个要辩证思维。这是绪论所讲的主要内容有这样一些。

对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出一些复习题,让他进行思考。比如说什么叫作诊断?中医诊断的主要内容有哪一些?什么叫诊法,主要又包括了哪些内容?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有哪三条?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有哪三条?这就是前面我们刚才小结了那些内容,刚才都已经回答了,都小结了。带有思

第 24 页 共 879 页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讲稿

考性的:为什么司外可以揣内?“有诸内者,必形诸外”,主要是根据这个道理。什么叫作证和病字旁的症?言字旁的证和病字旁的症,两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这后面这几道题就带有思考性质了。要请举出三种中医诊断见微知著的典型例证,中医是通过一个微小的变化、一个局部的变化,来看全身的,诊察全身的病变,学生想一想有这么样的例子。望眼、望耳朵、望舌子、寸口诊脉等等这一些。中医诊断的原理主要是根据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面讲的“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对这一条原文,怎么用这条原文来解释我们中医诊断的原理,实际上这条原文里面,把我们讲的中医诊断的三个原理都已经讲出来了。讲出来了,诊病为什么要诊法合参?这就是我们绪论要讲的主要内容,绪论讲的内容。

第 25 页 共 879 页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视频讲稿(5)在线全文阅读。

朱文峰《中医诊断学》视频讲稿(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47171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