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病灶定位
病变位于哪一侧乳腺。
定位:外上、外下、内上和内下4个象限,或者面向观察者的钟面定位,乳晕后方,中央区或腋尾。
病变的深度:与乳头、皮肤或胸壁的距离。
5 乳腺MRI报告的组成
乳腺的MRI报告应包括病史、与既往检查片对比、扫描技术、乳房的腺体构成和背景强化、任何相关的影像发现,最后是评估类别和建议。报告措辞应当简洁,使用术语词典里的标准词汇。书写诊断报告应当结合乳腺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结果。MRI诊断报告应当注重与X线和超声检查结果相参照,特别是对MRI阳性发现与触诊、X线和超声检查的阳性发现在空间位置的对应关系是否一致性的评估,对非一致的病灶尤其需要强调,以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注重背景强化对MRI检出敏感性的影响。与BI-RADS乳腺X线对腺体密度的描述相似,BI-RADS MRI对背景强化程度进行了分类,并建议在报告中进行描述,提示MRI检查的敏感性。与乳腺X线检查一样,BI-RADS MRI对病变的磁共振评价分为0~6类。
评估不完全。
BI-RADS 0:需要进一步影像评估。
建议进一步影像学评估:例如使用合适的扫描技术再做一次MRI检查,结合乳腺X线和B超征象,或与乳腺既往病史相结合。
评估是完全的。
BI-RADS 1: 阴性。建议常规随访。
BI-RADS 2:良性病变。例如:无强化的纤维腺瘤,囊肿,无强化的陈旧性疤痕,乳腺假体,含脂肪的病变如油性囊肿、脂肪瘤、积液囊肿以及错构瘤等,无恶性征象。
BI-RADS 3:可能是良性病变,建议短期随访。良性可能性比较大,但需要通过随访确认其稳定性。较可疑者可3个月后随访,一般是半年。
BI-RADS 4:可疑恶性,要考虑活检。不具有乳腺癌的典型表现,但不能排除乳腺癌的可能性,需建议临床医生做穿刺活检。
BI-RADS 5:高度怀疑恶性,应进行临床干预(几乎肯定的恶性)。这一类病变有高度的恶性可能性。
BI-RADS 6:已活检证实为恶性,MRI检查作进一步评估。
注:
本规范的制定,参考了美国放射学会的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 BI-RADS)第4版的内容。
医学
五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南
影像学引导下乳腺组织学活检指在乳腺X线、超声和核磁共振检查(MRI)影像引导下进行乳腺组织病理学检查(简称活检),特别适合未扪及乳腺病灶(如肿块、钙化灶、结构扭曲等)。具体包括影像引导下空芯针穿刺活检(CNB)、真空辅助活检(VAB)和钢丝定位手术活检等。
1 适应证
1.1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乳腺超声发现未扪及的可疑乳腺占位性病变,BI-RADS≥4级;部分3级病灶,如果患者要求或临床其他考虑,也可考虑活检。
可扪及乳腺肿块,且超声提示相应部位有乳腺内占位性病变,需要行微创活检或微创切除以明确诊断的。
1.2 乳腺X线影像引导下乳腺活检
乳腺未扪及肿块,而乳腺X线检查发现可疑微小钙化病灶,BI-RADS≥4级。
乳腺未扪及肿块,而乳腺X线发现其他类型的BI-RADS≥4级的病灶(如肿块、结构扭曲等),并且超声下无法准确定位。
部分3级病灶,如果患者要求或临床其他考虑,也可考虑活检。
乳房体检扪及肿块,而乳腺X线提示相应位置有占位性病变,需要行微创活检或微创切除以明确诊断。
1.3 其他
对有条件的单位积极提倡在手术前进行影像引导下的微创活检(CNB或VAB),如不具备条件可考虑直接行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2 对影像引导乳腺活检设备的需求
2.1 乳腺X线影像引导
乳腺X线立体定位床,或配备定位活检装置的乳腺X线机。
2.2 乳腺超声影像引导
高频乳腺超声探头:频率7~15 Hz。
2.3 用于手术活检的定位导丝
单钩或双钩钢质导丝(推荐规格20~22 G)。
2.4 微创活检设备
空芯针弹射式活检枪(推荐规格14 G),真空辅助乳腺定向活检系统(推荐规格8~11 G) 3 影像引导下钢丝定位手术活检
3.1 禁忌证
有重度全身性疾病及严重出血性疾病者。
3.2 术前准备
签署知情同意书。
核对和确认影像资料,建议临床医生用记号笔在乳腺X线片或者乳房上勾画出病灶大致部位,在保乳手术和保留皮肤全乳切除患者中,可标记手术切口。
检查影像定位设备,确保精度和准度。
术前血化验指标:血常规和凝血功能。
3.3 术中注意事项
手术操作在影像引导下放置定位钢丝至病灶部位。
摄片或录像记录影像定位下病灶和穿刺针的位置,留档。
组织活检穿刺针道和定位钢丝插入点尽量位于外科医生标记的手术切口内。
术中切除以定位钢丝顶端为中心至少2 cm半径范围内的乳腺组织。标本离体时,亦可考虑使用金属标志物标记标本切缘的四个方向再进行摄片,以利于在X线片上评估钙化灶在标本上的确切位置并用以确定补充切除的方向。
微小钙化灶的活检标本应当立即摄片,待手术者确认取到病灶后,并将标本片和标本一起送病理检查。
4 影像引导下的乳腺微创活检
医学
4.1 禁忌证
有重度全身性疾病,有严重出血性疾病者。
4.2 术前准备
签署知情同意书。
核对和确认影像资料,乳腺X线和乳腺超声再次定位,并做相应标记。
检查影像引导设备和微创活检设备(活检枪、真空辅助乳腺定向活检系统等),确保精度和准度。 术前血化验指标:血常规和凝血功能。
4.3 术中注意事项
(1)选择切口,采用就近原则。
(2)摄片或录像记录影像定位下病灶和穿刺针的位置,留档。
(3)取材足量,保证病理诊断。
(4)活检结束后压迫手术部位5~15 min。
4.4 术后乳房和标本的处理
术后应加压包扎至少24 h。若出现瘀血斑或血肿可延长包扎1-2天,一般2周至1月后瘀血斑或血肿可消退。
微小钙化灶的活检标本应当立即行乳腺X线摄片以确认是否取到病灶。
将含有钙化的标本条与不含钙化的标本条分装不同的容器内,用4%甲醛固定,送检。
医学
六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规范(附录Ⅴ)
1 乳腺癌术后病理诊断报告的基本原则
病理诊断报告应尽可能包括与患者治疗和预后相关的所有内容,如肿瘤大小(大体或镜下必须有一个肿瘤大小或范围的测量值)、组织学类型、组织学分级、有无并存的导管原位癌及所占百分率、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卫生乳腺癌诊治指南-2013年版(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