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处方审查审方讲义
第一节 处方概述
一、处方的意义
中医处方是医师辨证论治的书面记录和凭证,反映了医师的辨证立法和用药要求,既是给中药调剂人员的书面通知,又是中药调剂工作的依据,也是计价、统计凭证,具有法律意义。
二、处方的格式
三、处方的常用术语
(一)与药名有关的术语
包括:炮制类、修治类、产地类、品质类、采时、新陈类、颜色、气味类。
(二)与煎煮有关术语
旁注内容一般包括煎法、服法等。常见有先煎、后下、包煎、另煎、打碎、冲服、煎汤代水等。
四、处方的分析要点
1.处方是否符合君、臣、佐、使的配伍法则。
2.处方是否有笔误。
3.是否有配伍禁忌。
4.处方有毒药物的计量是否恰当。如:细辛、葶苈子。
5.处方中是否有仅一字之差的饮片用名。
第二节 中药饮片处方的药品名称
一、中药饮片的正名和别名
▲山豆根---南豆根
▲首乌藤---夜交藤
▲牵牛子---黑白丑
▲香附---莎草根
▲前胡---岩风
▲茜草---血见愁 2008B
▲海螵蛸---乌贼骨
▲蛇蜕---龙衣
▲藜芦---山葱 鹿葱
中药处方审查审方讲义
▲穿山甲---鲮鲤 ▲三七---滇七 金不换 ▲杜仲---木绵 ▲辛夷---木笔花 ▲青果---橄榄 ▲佩兰---省头草 醒头草 ▲甘草---皮草 2004B 2010B 易混药名 ▲龙眼肉:益智 与益智仁区别开 ▲大血藤:红藤 与鸡血藤区别开 ▲蒺藜:刺~、白~ ▲沙苑子:沙苑蒺藜、潼蒺藜 ▲西红花:藏红花、番红花 ▲红花:草红花、红蓝花 ▲瓜蒌:药瓜 2010 二、中药饮片的并开药名 ▲二蒺藜、潼白蒺藜▲二地丁---蒲公英、紫花地丁 ▲焦四仙---焦三仙+焦槟榔 ▲全紫苏---紫苏子、叶、梗
第三节 中药的用药禁忌
本草名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及攻乌
中药处方审查审方讲义
“十九畏”:
硫黄畏芒
芒硝畏三棱,官桂畏石脂
2009A 2011A 2012B
(川乌、草乌)、巴豆、猪牙皂、巴豆霜、阿魏、牵牛子、雄黄、洋金花
土鳖虫、黑种草子、马兜铃、(京大戟、红大戟)、丁公藤、商陆、斑蝥、大皂角、玄明粉
三棱、芫花、天仙子、千金子、甘遂、附子、马钱子、水蛭、蜈蚣、麝香、马前闹、闹羊花
制天南星、小驳骨、飞扬草、天花粉、天然冰片(右旋龙脑)、木鳖子、艾片(左旋龙脑)、华山参
冰片(合成龙脑)、红花、芦荟、苏木、牡丹皮、体外培育牛黄、皂矾、苦楝皮、郁李仁、虎杖、金铁锁、乳香、卷柏、草乌叶、枳壳、枳实、禹州漏芦、禹余粮、急性子、穿山甲、桂枝、桃仁、凌霄花、益母草、通草、黄蜀葵花、常山、硫黄、番泻叶、蒲黄、漏芦、赭石、瞿麦、蟾酥。
第四节 中药的用法用量
一、汤剂的用法用量 2004B
(一)汤剂的内服用法:
温度:温而不凉时服用,热病冷服,寒病热服;
次数:2次,重病急病可隔4小时服药一次;
睡前服:安眠药;
(二)汤剂的外用方法
(三)汤剂的煎出量
中药处方审查审方讲义
二、中成药的用法用量 A
(一)中成药的内服用法
黄酒:活络丹、醒消丸、跌打丸、七厘散;
淡盐水:六味地黄、大补阴丸;
米汤:四神丸、更衣丸。
(二)中成药的外用方法
调敷患处、涂患处、贴患处、撒布患处、吹布患处。
三、毒、麻中药的使用
(一)毒性中药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
不可内服:水银、红粉、白降丹、生雪上一支蒿;
内服慎用:雄黄、轻粉、生川乌、生草乌、斑蝥、生白附子、生藤黄;
青光眼、高血压及心动过速者禁用:洋金花;
忌食生冷、豆类及牛羊肉:雪上一支蒿;
炮制后使用:生川乌、生草乌、生天南星、生白附子;
炮制后入丸散:斑蝥、生马钱子、生甘遂。
■矿物类:红粉、轻粉、雄黄、砒石、砒霜、水银、白降丹;
■动物类:斑蝥、蟾酥、天仙子、青娘虫、红娘虫;
■植物类:闹羊花、洋金花、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附子、雪上一支蒿、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
(二)罂粟壳的用法用量及使用注意事项 A 麻醉药品1.用量一般 2.儿童禁用;
中药处方审查审方讲义
5.凭医生处方使用; 6.禁止在中药材市场销售罂粟壳; 第五节 中药的调剂
一、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程序及注意事项 A 调配:选用适当的戥子( děng ); 持戥:左手持戥杆,右手取药,举至眉齐,以戥秤平衡为准确; 按处方中药味顺序调配,饮片间隔平放; 复核 发药:核对取药凭证,问清患者姓名、药剂贴数。 体积松泡而量大的先称,粘度大的后称; 特殊处理的药品单包,鲜药分剂量单包; 质地坚硬的需要临时捣碎;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卫生中药处方审查审方讲义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