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教授法 、 谈话法 、 讨论法 、 读书指导法 ,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有 演示法 、 参观法 。
42、 人的发展的规律具有 顺序性 、 不平衡性 、 差异性 阶段性 、 的特点。
43、 教师的职业素养结构包括 专业知识 、 专业情意 、 专业能力 。 三、名词解释
1、学校教育(狭义):是有专门人员和专职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
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2、教育目的:即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
3、学校教育制度(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规定着各
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4、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5、课程: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
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6、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是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和教学
规律的认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一般原理。) 7、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
动性,应到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掌握学科知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8、因材施教原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
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师教学教育学复习资料精选(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