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校内专业(大类)名称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物联网工程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计算机类 电子信息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通信工程 通信工程(嵌入式培养)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信息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工业工程 机械类 冶金工程 金属材料工程 纺织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轻化工程 纺织类 车辆工程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通信工程(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交通运输 工程管理 生物信息学 食品质量与安全 生物制药 临床医学(“5+3”一体化)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儿科医学) 医学影像学 放射医学 校内专业(大类)代码 EMSR INTE IMIS 2702 ELIE ELST TELE TELR MSEE INEN EEAU INDE 2901 METE MEME TXEE LCEN 1510 VEEN EEIC UMCS BUEE TRTR PROM BIOI FOQS BIDM CLME CLMB PEDI MEIM RAME 实际录取数 实际报到数 61 40 45 129 62 46 62 41 45 53 89 33 182 55 34 63 57 172 53 55 48 41 43 33 30 30 36 150 115 30 40 87 61 40 45 129 62 46 62 41 45 53 88 33 182 52 34 60 56 170 53 54 47 41 42 33 29 30 36 149 114 30 40 87 报到率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98.88% 100.00% 100.00% 94.55% 100.00% 95.24% 98.25% 98.84% 100.00% 98.18% 97.92% 100.00% 97.67% 100.00% 96.67% 100.00% 100.00% 99.33% 99.13% 100.00% 100.00% 100.00% 6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校内专业(大类)名称 口腔医学 预防医学 药学 中药学 法医学 医学检验技术 护理学 生物科学类 体育教育 运动训练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运动康复 美术学(师范) 美术学 艺术设计学 视觉传达设计 环境设计 产品设计 服装与服饰设计 数字媒体艺术 音乐表演 音乐学(师范) 全校 校内专业(大类)代码 ORME PUBH PHAR TCHP MEJU MITE NURG 3001 PEED SPOT WTCS SPRE FAED FART DESI VICD ENDE PRDE CLAD DMAR MUPE MUED 实际录取数 实际报到数 40 76 102 28 24 30 80 124 74 60 18 25 24 28 20 24 40 27 23 23 30 39 6232 40 76 102 28 23 30 78 122 74 60 18 24 24 28 20 24 40 27 23 23 29 39 6185 报到率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95.83% 100.00% 97.50% 98.39% 100.00% 100.00% 100.00% 96.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96.67% 100.00% 99.25% 1.4在校生基本情况
截止2015-2016学年,全校全日制本科生25,993人,硕士研究生9,106人,博士研究生1,749人,留学生2,192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66.58%,详见图1.2所示。其中,2015年按有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实现转专业学生共计186人。
7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图1.2 学生分布情况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2.1师资队伍
1.师资概况
截止2015-2016学年,学校共有教职员工5,339人,其中专任教师3,157人。专任教师中,具博士学位者1,892人,占59.93%;正高职称教师816人,副高职称教师1,177人;两院院士6人,外籍院士1人,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12人,“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3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7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9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有关科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9人,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含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1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6人,国家级和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1人次,江苏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资助者64人,江苏特聘教授23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人选143人次,江苏省“青蓝工程”培养人选160人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者42人。
2015-2016学年,继续大力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共引进教学科研人员125人:具有正高职称人员23人(含特聘教授15人);副高职称人员35人(含特聘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14人。
此外,继续以“讲座教授”、“客座教授”、“兼职教授”等多种柔性引进形式,聘
8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用海内外知名专家和学者。2015年共聘用或续聘讲座教授29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50人。
2015-2016学年,全校专任教师中,职称结构方面,高级职称教师数比例达63.13%,较2014年62.68%和2013年60.80%有所增加,职称结构进一步改善;在学历结构方面,通过鼓励教师在职攻读学位和积极引进,使教师队伍学历结构日趋改善,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比例提高到59.93%,较2014年57.41%和2013年52.80增幅明显;学缘结构方面,专任教师中有2,542人在外校获得学位,在外校获得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到80.52%,较2014年79.52%和2013年78.50%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在年龄结构方面,注重教师队伍的更新,年龄在45岁以下者1,943人,45岁至54岁之间921人,55岁以上293人,分别占教师总数的61.55%、29.17%和9.28%,对比2014年数据62.19%、28.98%和8.82%,和2013年数据60.7%、29.6%和9.8%,年龄结构保持稳定(见图2.1所示)。2015年,全校生师比为14.85:1,较2013年的15.22:1、2014年的14.88:1有所下降。通过三年师资队伍结构比较,全校师资队伍结构持续有效优化,持续处于优良状态,发展态势良好,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图2.1 教师职称、学历、学缘、年龄结构
9
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2.教师教学发展概况
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多措并举促进教师特别是教授、高水平教师将更多时间精力投入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能力。
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行绩效工资制和教师基本工作量制,在薪酬与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晋升、教学奖励和项目申报过程中注重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考核。以课程建设与改革为契机,为教授、高水平教师投身本科课程开发与教学提供多种途径。每年底先进教学单位评选中,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列为重要指标。2015-2016学年,主讲本科课程教授占全部教授的74.88%。
发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等平台在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方面的有益作用,推动形成热爱教学、集体教研教改蓬勃开展的良好氛围。举行丰富多彩的名师讲座与业务培训、交流、研修活动,包括学校主要领导在内的专家为教师开设专题讲座,促使广大教师更加坚定“忠于事业,忠于创造,忠于学生”的信念,努力使得自身教学工作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财富”。此外,利用教学沙龙等形式开展各种专题教师业务技能培训。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师教学苏州大学2015-2016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