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上市公司与其它私营企业或国有企业不同。它不仅要有为顾客提供产品或服务,而且要直接面对投资者,要满足他们对公司稳健发展与丰厚投资回报的期待和要求。由此形成以市场营销为重点,或改善内部经营机制为主体的企业做CIS,有其特殊的内容。诸如使股价合理地体现价值,使企业更易于筹借资金,使股民激发购买行为,使大股东长期投资,使员工乐意为企业工作等等。
如何看待城市CIS
“企业识别”英文为Corporate Identity,而“城市识别”的英文是City Identity,也可称作“CI”。
城市形象的CIS与企业形象的CIS,在本质上并无大的区别。虽然城市CIS比起企业CIS有着更丰富的内涵,更复杂的实施过程,但从整体结构、手法、目的分析,并无本质的差别。 我们说:CIS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差异性。企业CIS如此,城市CIS也是如此。我们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一些著名品牌的企业及其产品的知名度,远远超过其所在的城市地名。 例如对于众所周知的“五粮液”,大多数人很难说出它的产地是“宜宾”还是“宜昌”;而国酒茅台其所在地的城市名,恐怕就更难有人知晓了。这就是“企业品牌形象”大于“城市形象”的现象。也许是因为这种“现象” 的缘故,或受到企业CIS效应推动,启发一些市长们的形象思维,他们开始考虑“城市形象”战略的问题。
1995年,首届中国地区形象研讨会在浙江省金华市召开。这个以“金华火腿”驰名的小城市在国内率先考虑城市形象战略问题。但是,当我们认真地研究这个城市的“地区形象设计方案”时,发现厚厚的一大摞文案,只是一个常规性的、面面俱到的区域发展规划加上了“形象”二字而已,并无与众不同的形象策划,未能给人留下一点深刻的印象。他们好像并未领悟CIS真谛,有些不得CIS要领,尽管如此,我们仍然为之鼓掌,为这具有超前的形象意识表示赞赏。
而另一方面,我们却看到大连和珠海这两座城市,在城市CIS方面颇下功夫。在“北方香港”这一理念指导下,大连作为一个并无服装生产优势的城市,却以大连国际服装节一炮走红,以此带动城市形象同国际接轨与经济发展,成为一个非常有特色并为国际国内所认知、所向往的城市,达到了“城市CIS” 的目标:提高城市的品味、形象与竞争力,推动经济与社会的跨区域发展和两个文明建设。
再看珠海。这个毗邻澳门的经济特区,原来只是一个小渔村。小平同志在这块中国版图
企业标志设计 VI设计
上划了一个圈之后,以“浪漫之都”为主题理念,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非常美丽的海滨城市。到过珠海的人都会对它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一个没有工业污染,以高科技、环保、旅游、国际会展为主导产业的城市。一个没有大城市喧嚷、超标的噪音、拥挤的人群、塞车的烦恼、飞扬的灰尘的城市。它的每条街道的命名情侣路、海滨路、香洲路 都充满了情调和温馨,给人留下美感。其实这一切,都给城市领导对珠海的城市定位,形象规划密切相关。民众感受到的只是“城市CIS”的效果而已。
CIS的主要在于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形象定位,而恰恰有些城市想导入CIS却不得要领正在于此,应从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人文等综合资源中找出自身潜在的、独特的优势点,加以提炼自己的形象定位,并沿此方向去展开策划设计。像大连、珠海那样去塑造自己的城市形象,而达到与众不同,招商引资,推动地区经济加速发展的效果。
其实,城市的CIS与企业CIS有很多相似之处。倘若一个城市能像一些CIS典范企业那样,带着非常强烈的CIS意念去导入CIS策划、设计、推广、传播,当作一些长期的战略工程加以专业实施管理,应该同企业CIS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城市CIS在我国仍然是一个比较新鲜的课题。它依然属于那些具有前卫性的城市领导者的思考领地,而那些固守传统的人显然与CIS无缘。
与城市形象相关的是区域形象(Aear Identity)这是一个比城市或大或小的概念。大则包括若干城市的一个地区,甚至一个省区;小则在城市范围内的一个区域,一个开发区,一个旅游景区。良好的区域形象相对于当地企业的经营,区域经济的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反之,不良的区域形象则严重制约了当地企业的经营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记得河南一家企业的老总在讲述他去河北一家棉纺企业推销自己的棉花产品的时候,对方态度非常冷漠,不愿意见他。原因是对河南某些地方商誉评价不高。虽然后来他以个人的毅力说服了对方,做成了这笔生意,但他深刻感受到了河南区域形象给自己企业经营带来的严重障碍。同样的事例,有如前些年福建晋江的假药,山西的假酒,义乌的假名牌等,都相当程度地损害了一个地区的商誉形象,而使合作对象及消费者在商业交往中倍加小心。看来这些地方的城市形象、区域形象是更需要CIS了。
中国CIS如何与国际接轨
中国加入WTO后,中国CIS面临如何与国际接轨的问题。
从整体运作水平而论,我国企业的CIS同国际水平的CIS确实存在较大的差距。认清这些差距,也就找到了中国CIS同国际接轨的方向。
1. 是CIS观念上的差距,需要向国际企业靠拢
这主要表现在我国企业对CIS的需求意识还不是十分强烈,远未达到普及水平。加入WTO后,虽然企业界对CIS的需求开始升温,但仍然处于一小部分具有较先进经营观念的企业之中。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企业,仍有一些不知CIS为何物?更不明了企业为什么需要CIS?
因此,中国CIS同国际接轨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从面上加大对CIS宣传、传播的力度。需要由政府部门倡导、支持、推行;新闻媒体加强对CIS基本知识及成功案例的宣传报道;行业协会、专业机构等多举办一些CIS与品牌战略的研讨会、专题报告会等,让企业家们有较多的接触对CIS学习与交流的机会,提高对CIS的认识,增强对CIS的需求。使我国企业在较为接近的认识水平上,同国际CIS接轨。
2.CIS策划水平向国际化靠拢
回顾我国企业引进开发CIS二十多年的历史,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的策划水平。CIS大多是为民营企业创业之初所接受。幼小的民营企业导入CIS之初着眼点不高,要求也就不高,
企业标志设计 VI设计
只是对新产品上市有一个 “形象包装”也就够了。有的企业也就是找个略懂一点设计的人,按照经营者的朴素意念,画一个非常直白的图形,或用几个代表商号的拼音首写字母给组合一下,就成了沿用至今的企业标志或产品注册商标。这就是目前我国企业大多处于一种简单的表象化VI的现状。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高考高中企业标志设计 VI设计(8)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