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现代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转变(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0-06-17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六、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应由侧重“教”向侧重“学”转变

    在传统的教与学的关系上经常侧重于“教”。尽管近年来大力提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总要同时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而“主导”功夫是依靠日积月累得来的,说着容易,实践起来却很难。许多老师恰恰在这个方面相当欠缺火候,只能“满堂灌”。控制不了课堂纪律,必然导致学生的“满堂语”、“满堂动乱”;就算个别老师靠着“师道尊严”能维持秩序,也只能突显“教师中心”作用,造成学生对教师的过度依赖。

    七、在教学方法上,应由“验证”教学向“探索”教学转变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从学生抓起。课堂作为培养学生的主渠道,必须改变传统的“验证”教学方法,有意识地采用“发现探索”教学方法。传统的“验证”教学在课堂上的做法是:把已知的结论摆出来,教师从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出发,想方设法地去论证结论的正确性,让学生记住结论,满足于让学生对已有知识结论的掌握。这种教学方法窒息了学生的创造力,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改变。“探索”教学的做法是: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概念、判断、推理,经过复杂的思维活动和研究活动去探求知识,得到结论。这是从已有知识出发,获得新知识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对推动我国大力倡导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四、尽快树立与新教材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教师要转变角色,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

    新世纪的教师要由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教育观念转变,教师首先要转变“一言堂”的灌输式教学风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真正体现教师由“演员”向“导演”方向转变,学生由“观众”向“演员”方向转变,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兼顾学科体系、少年儿童经验和社会需求三者,指导学生走进社会,走向生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造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其次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帮助学生确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能力,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服务;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情感体验和成功喜悦,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过失和错误。

    第三,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教师要记住自己的职责是教育所有的学生,因而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学习的潜力。在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地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讨论的机会。要经常仔细地检查,反省自己是否在对待不同学生上有差别。要尽量公开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可有不同的对待。要常常了解学生的意见,看看他们是否察觉到了教师在期望上的偏差,随时审视,随时修正。

    第四,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由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课程中,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过程不只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方案)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教育教学现代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转变(4)在线全文阅读。

现代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的转变(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qishi/jyjx/5202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