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王俊豪.《中央自然垄断产业政府管制体制比较》,《世界经济》.2001年,第4期第58页。
三、转型经济政府规制重构的现实选择
转型期政府对企业行为的规制,既表现为一种放松规制的过程,也表现为一种强化规制的过程。但在现实中,政府规制既存在着越位的情形,也存在着缺位的情形,必须对政府规制进行改革。从国外的经验看,解决规制中存在的问题的基本思路有两条,一是放松规制,引进竞争机制,另一条是把激励机制引入规制,对规制进行改良。政府规制一般通过立法和公共政策来实施,这实际类似于一个强制的规则,迫使规制企业在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点上进行生产,最终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然而作为理性的企业并不会被动地接受政府的规制,总会采取种种办法来逃避规制,维护自己的利益。这往往导致政府的规制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偏差,致使政府的目标难以奏效,甚至事与愿违。基于良好预期的政府规制常会偏离其预定轨迹,理论上改善资源配置效率的规制政策会在实际执行中发生多样性演变,甚至会加大社会成本。“看得见的手”不可能包治百病。政府规制应考虑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效率边界,在市场调节可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地方,政府应充分放开,尽量让市场发挥作用。在市场调节不能进行资源有效配置的地方,政府应毫不犹豫地果断出手,充分发挥政府干预经济的作用。只有这样,政府的规制政策,才能达到其预期效果,政府的职能才能得以准确地体现,政府规制才能走出困境。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以美国、英国、日本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出现了一股以放松规制为特征的政府规制改革浪潮。放松规制的主要内容,简单地说,就是在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作用的行业完全或部分取消对价格和市场进入的规制,使企业在制定价格和选择产品上有更多的自主权。西方国家放松规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以后,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率下降,财政赤字扩大,因此各国都力求通过行政改革和精简行政机构来削弱行政开支,实现“小政府”目标,并通过民营化和引入竞争机制提高企业和产业的效率。第二,在这一时期,信息技术的普遍运用,使得许多受规制产业的性质(诸如规模经济和信息不对称性等)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对某些产业实施政府规制的理论依据逐渐消失;由于技术的发展,使得自然垄断的边界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产业间的替代竞争,使传统的规制政策与手段失去了现实的必要性。第三,世界经济一体化、国际间经济技术交往的迅猛发展也迫切要求放松政府规制。第四,在规制理论的变化方面,由于以规制俘虏理论为代表的对政府规制批判的不断深入和可竞争理论的出现及广为接受,政府规制不再被认为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惟一手段(夏大慰,2001)。这场规制改革的成果降低了价格水平,使包括引进各种减价制度在内的收费体系多样化;使企业提高了效率并具有活力;在客观上由于降低价格水平和使服务多样化而扩大了需求和投资,从而使经济增长率得到提高(陈富良,2001)。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工作规制重构:转型经济中政府规制改革的现实选择(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