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要大力发展食品工业。国际先进经验证明,没有食品加工业,就没有农产品的商品化和市场化,也就没有经济的繁荣。经济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一般达到农业产值的2~3倍,而我国食品工业产值只占农业产值的40%左右,只相当于经济发达国家的1/4~1/6。因此要大力加快发展食品工业,提高食品工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使食品工业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3.满足工业加工需求,要向区域化、专业化调整工业原料作物结构和布局
为工业加工品生产农产品原料的农作物称为工业原料作物。狭义的、传统的概念,它包括棉花、油料、麻类、烟叶、糖料、药材等经济作物;广义的、现代的概念,除上述经济作物外,还应包括主要是淀粉、酒精、医药、饲料等工业加工原料的甘薯、高粱、玉米等粮食作物。
结构调整的原则是生产要同原料来源和产品的加工消费地区相结合,农业布局同工业相结合,以利于农业的专业化和商品化。工业原料作物要向适宜种植区合理集中,向高效区相对集中,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向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于甜菜、烤烟、高粱、甘薯等小宗工业原料作物,应在优势地区集中发展,使在全局是劣势的作物,在局部变成种植、加工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对于大宗经济作物,如棉花,应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比重,根据区位优势调整布局,集中种植。对于粮、饲、加兼用型的工业原料作物——玉米,应根据规划,在集中产区建设饲料加工厂或工业品加工厂,反过来促进玉米的集中种植和生产的发展,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相结合的玉米产业化。特别是食品工业,要加快由传统农产品加工形态向现代工业制造型态的转变,成为农业工业化进程中的一大新兴支柱产业。
三、中国农业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加入WTO后,我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将面临一个新的外部环境,与世界经济的关联日益增强,毫无疑问,将对我国国民经济和农业产生深远影响。对我国农业来说,一般认为加入WTO有利有弊,总体上利大于弊,时间上短期看弊大于利,长期看利大于弊,可以说是既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挑战。
(一)加入WTO,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的机遇
无论是从短期影响还是从长期趋势看,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加入WTO,将为国内农业带来以下发展机遇。
第一,享受WTO现有成员已经享有的好处,改善农产品出口环境。加入WTO后,能够享受绝大多数国家的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和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减少歧视性待遇,利用有关机制解决贸易争端等,优化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外部环境。同时,在我国农业参与国际化的进程中,为我国有效利用国际农业市场与资源,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第二,利用WTO成员资格,参与WTO多边谈判以及制定WTO新规则。被动遵守和执行他人谈判制定的规则,往往处于不利地位,相反,在充分发表意见的情况下,自主参与制定新规则,明显有利于在多边体制下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
第三,有利于扬长避短,加速调整国内农业产业结构。我国维持粮食高自给率,是以一定程度的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围湖、开荒、高化肥及农药投入等追求产量目标的措施,给我国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影响已经相当明显。加入WTO后,有利于中国进口资源,特别是土地和水资源密集型的比较利益低的农产品,比如粮食、棉花以及油料,相当于中国进口一部分耕地和水资源,有利于国内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出口劳动力密集型产品,包括水果、蔬菜、水产品、畜产品等具有比较优势且比较利益高的农产品,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第四,有利于农业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的拓宽,加速提高农业科学技术水平和农业科技含量。加入WTO后,一方面,外资进入中国将会更容易,伴随这些投资,往往能带来最先进或较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我国农业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水平,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与国外农业教育、科研、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将更为紧密和频繁,有利于加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提高。这将带动中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综合素质的增强。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工作我国农业发展新形势与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5)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