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发展新形势与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世纪之交中国农业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主要表现在:国际政治、经济环境日趋复杂,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农业将面临国外优质、廉价农产品的冲击,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将会受到一定影响;耕地和水资源日趋紧缺,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农业生态环境压力加大;农业经济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差距越来越大;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边际效益下降,农民增收压力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继续增加,就业压力加大,对采用新科技,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农业现代化产生不利影响。
(四)当前我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与对策
从“九五”情况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村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产品供求关系的重大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我国农业发展的突出成就,也是农业进入新阶段的主要标志;二是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积极变化,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的比重不断提高;三是农业运行机制和经营方式创新取得积极进展。农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明显增强,初步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四是农民基本解决了温饱,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进入“十五”后,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要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确保国家粮食和食物安全为前提,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农民增收和粮食与食物安全则是“十五”期间两件关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全局的大事。
二、面向21世纪,调整我国农村与农业产业结构
党的十五大、十五届三中全会、五中全会提出,今后5~10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这次结构调整的重大意义,面向农业现代化,面向整个国民经济调整和世界范围的农业科技革命,把结构调整作为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主攻方向。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主要变化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见表1~表7)。
表1 改革开放以来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结构变化 %
年份 1978 1985 1997
农业 80.0 69.2 56.0
林业 3.4 5.2 3.4
牧业 15.0 22.1 31.5
渔业 1.6 3.5 9.1
<C>
表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及其与全国产业结构的比较 %
产业结构 农村 全国
1978 1985 1997 1978 2000
第一产业 68.6 57.1 24.4 28.1 15.9
第二产业 26.1 35.7 62.9 48.2 52.9
第三产业 5.3 7.2 12.7 23.7 33.2
表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增长速度的变化 %
年份 1978 1984 1995 1996 1997
增速 8.1 12.3 10.9 9.4 5.3
表4 种植业与畜牧业内部各业结构比(1999)%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工作我国农业发展新形势与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2)在线全文阅读。
我国农业发展新形势与加入WTO的机遇与挑战(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