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来源: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2000).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1.52~54页。
3.4 产业结构层次相对较高
大部分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产业结构层次相对高于周边地区,以资金密集型企业和新兴产业占主导地位(表2)。尤其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移动电话、显示器、酶制剂及各类关键零部件为代表的一批科技含量高的新技术产品在天津开发区经济中的作用日益重要。2000年,该区电子电气行业完成产值515.20亿元,占全区总产值的70%以上,新增产值占全区工业新增产值的90%以上。
3.5 大中型企业的拉动作用明显
大部分开发区内都有一批大中型骨干企业,这些企业对全区经济发展起着明显的拉动作用。如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全区工业产值超亿元的企业71家,产值合计占全区的90%以上。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天津三星电机有限公司、天津电子显示器有限公司、天津乐金大沽化学有限公司等对全区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则以海尔工业园区、海信信息产业园区、澳柯玛工业园区、国风生物海洋药业园区的产出为主导。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则形成以三一重工为主体的光机电一体化产业、以LG曙光为主体的电子信息产业、以长沙力元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以长沙娃哈哈为主体的食品饮料加工产业、以湖南生物药厂为主体的生物医药业、以金沙利彩印为主的印刷业等六大支柱产业。
表2 部分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主导产业
Tab.2 Leading industries for several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reas
开发区 主要产业 所占比重
天津 电子电气、生物医药、机械制造、食品 2000年,四大支柱
饮料四大支柱行业 产业占全区工业总
产值的89%
大连 石油加工、电子及通信设备、电气机械 1999年,占全区工
及器材、普通机械专用设备、金属制品 业总产值的88.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经济工作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特征及动力机制(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