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睡眠剥夺模型的建立采用小平台水环境法(flower pot)建立大鼠SD模型。参照文献[3]制作大小为30 cm×30 cm×30 cm的鼠箱,中央放一直径为6.5 cm,高8 cm的平台。箱内注有水,水面低于平台2 cm,水温保持在20 ℃左右。大鼠可以在平台上自由摄取食物和水,但当进入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 sleep, REM)时,由于骨骼肌的松弛使大鼠掉入水中而惊醒,如此反复多次造成REM的剥夺。在大鼠活动空间内给予12 h/12 h明暗交替,室内温度控制在18~22 ℃。
1.3水迷宫组成Morris水迷宫由北京硕林苑公司生产。包括一直径150 cm、高60 cm的圆形不锈钢水池,内壁黑色,置有直径15 cm、高25 cm的透明有机玻璃平台,以及水迷宫测试系统。实验时,平台隐藏在水下2 cm,水温保持在(22±0.5)℃。池壁上标有东南西北4个入水点,它们将水池划分为4个象限,在任意一象限区中间放置平台,平台没于水下2 cm。水池周围围有窗帘尽量消除外界影响,池壁水面上贴有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纸片。在实验过程中,保持环境安静。
1.4行为实验实验分为定位航行试验和空间探索试验两个部分。
1.4.1定位航行实验(place navigation test,PNT)每天08:00~11:00之间对每只大鼠进行训练,不选平台所在象限作为入水点,按顺时针方向把大鼠面向池壁放入水中,检测大鼠隐匿平台潜伏期。如果在规定的最长时间120 s内未到达平台,则由实验者将其引至平台,逃避潜伏期记为120 s,大鼠在平台休息20 s后进行下1次测试。观察并记录动物找到并爬上平台的潜伏期、游泳路程及游泳轨迹。3 d训练结束后将大鼠按组别放入睡眠剥夺箱。SD时间点到后进行最后1次PNT,记录平均潜伏期、平均游泳路程作为该只大鼠所得成绩。
1.4.2空间探索实验 (spatial probe test,SPT)各组大鼠最后1次PNT后撤除平台,将大鼠从最后1次入水点面向池壁放入水中,使大鼠在水迷宫中连续游泳,记录大鼠120 s内穿越原平台平面的次数。
1.5海马GFAP的测定各组大鼠最后1次水迷宫测试完后,在10%水合氯醛麻醉下用0.9%生理盐水200 ml经心脏快速灌注冲洗,再用4%多聚甲醛(用0.1 MPB配制,pH7.2~4.4)200 ml灌注取脑后固定。包埋,定位海马,冠状面切片,片厚3 μm;抗原热修复后依次加入3% H2O2、10%山羊血清封闭液,各在37 ℃温箱孵育10 min,加入1∶100 GFAP抗体,于4 ℃冰箱过夜,滴加二抗工作液及辣根酶,DAB显色,光镜下观察胞质呈棕黄色为阳性细胞。对照组染色步骤相同,阴性对照用PBS代替一抗。
1.6数据处理切片在统一放大倍数(10×40)下随机选5个视野,输入图像分析系统,以光密度值(Optical density)表示GFAP的含量,计算其均值。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t检验。
2结果
2.1睡眠剥夺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各组大鼠SD后Morris水迷宫测试游泳潜伏期及路程均延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同SD时间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穿越平台次数下降不明显(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2,3 d及5 d组潜伏期缩短(P<0.05),4 d组潜伏期缩短(P<0.01);实验组2 d及5 d组游泳路程缩短(P<0.05),3 d及4 d组游泳路程缩短(P<0.01);实验组及对照组之间,穿越平台次数无明显变化(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1~3及图1~3)。表1睡眠剥夺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潜伏期比较图1睡眠剥夺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潜伏期比较表2睡眠剥夺大鼠Morris水迷宫测试路程比较
2.2睡眠剥夺大鼠海马组织GFAP的检测各组大鼠SD后海马中GFAP含量均增高,实验组和对照组不同SD时间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形态学上表现为海马区GFAP阳性细胞增多,胞体变大,突起增粗增长。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2 d及3 d组GFAP含量增高(P<0.05),4 d及5 d组GFAP含量增高(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表4及图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丹红注射液对睡眠剥夺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