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谱柱:Hypersil C18柱(5 μm,4.6 mm×150 mm);流动相:甲醇?0.2 mol/L乙酸铵水溶液?冰乙酸(体积比65∶34∶1);流速1.0 mL/min;柱温为室温;进样量:20 μL;ELSD 检测器检测参数:漂移管温度110 ℃;载气(N2) 流速2.8 L/min。理论塔板数按甘草酸铵峰计算应不低于2 000, 在此条件下甘草皂苷G2、甘草酸铵、乌拉尔甘草皂苷B 达到基线分离, 且各自峰形较好,色谱图见图1。
2.2 对照品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对照品甘草皂苷G2 3.01 mg、甘草酸铵6.61 mg、乌拉尔甘草皂苷B 3.16 mg,置同一25 mL量瓶中加适量甲醇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混合对照品溶液。实验前以0.45 μm滤膜滤过,备用。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粗粉约0.5 mg,精密称定,加入约30 mL流动相,超声提取3次,每次30 min,合并提取液,滤过,放冷,加流动相定容至100 mL量瓶中,即得供试品溶液。实验前以0.45 μm滤膜滤过,备用。
2.3 线性试验
分别精密量取上述混合对照品溶液0.5、1、2、4、6、8、10 mL于1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进样20 μL。分别以峰面积的积分值为纵坐标,对照品的质量浓度(μg/mL)为横坐标,得3种成分的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
甘草皂苷G2: Y=201.1X-79.038(r=0.999 6),线性范围为6.02~120.4 μg/mL;
甘草酸铵:Y=90.79X-28.499(r=0.999 7),线性范围为13.22~264.4 μg/mL;
乌拉尔甘草皂苷B:Y=189.9X-28.499 (r=0.9998),线性范围为6.32~126.4 μg/mL。
2.4 精密度试验
取混合对照品溶液(甘草皂苷G2 48.16 μg/mL、甘草酸铵105.76 μg/mL、乌拉尔甘草皂苷50.56 μg/mL)20 μL,重复进样6次,测得甘草皂苷G2、甘草酸铵、乌拉尔甘草皂苷B的峰面积RSD分别为0.74%,0.83%,0.68%,表明进样精密度良好。
2.5 稳定性试验
取混合对照品溶液(甘草皂苷G2 48.16 μg/mL、甘草酸铵 105.76 μg/mL、乌拉尔甘草皂苷50.56 μg/mL)20 μL,分别在0、1、2、4、8、12、24、36 h进样,测得甘草皂苷G2、甘草酸铵、乌拉尔甘草皂苷B的峰面积RSD分别为0.97%、1.12%、1.01%,表明样品溶液在36 h内稳定。
2.6 重复性试验
配制同一产地(甘肃陇西)供试品溶液6份,分别进样测定,测得甘草皂苷G2、甘草酸铵、乌拉尔甘草皂苷B的含量平均值分别为1.21%、3.21%、1.28%,RSD分别为1.40%、0.89%、1.23%,表明重复性较好。
2.7 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量同批药材粉末6 份,每份约0.25 g,分别精密加入甘草皂苷G2、甘草酸铵、乌拉尔甘草皂苷B对照品溶液适量,按“2.2.2”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进样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甘草皂苷G2、甘草酸铵、乌拉尔甘草皂苷B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6%、100.8%、99.87%,RSD分别为1.9%、2.0%和1.7%(n=6)。结果见表1~3。表1 甘草皂苷G2回收率试验结果表2 甘草酸铵回收率试验结果表3 乌拉尔甘草皂苷B回收率试验结果
2.8 样品测定结果
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重复3次,得甘草皂苷G2、甘草酸铵、乌拉尔甘草皂苷B峰面积平均值,代入回归方程计算,求得不同产地甘草药材样品中甘草皂苷G2、甘草酸铵、乌拉尔甘草皂苷B的含量,结果见表4。
3 讨 论
3.1 流动相系统的选择 曾分别用水?乙腈?磷酸,乙腈?1%醋酸溶液,乙腈?2%醋酸溶液,甲醇?0.2 mol/L乙酸铵水溶液?冰乙酸,水(0. 01 mol/L乙酸) ?乙腈等不同比列的几种流动相体系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甲醇?0.2 mol/L乙酸铵水溶液?冰乙酸(体积比65∶34∶1)溶剂系统分离效果较好,各峰的保留时间适中,样品分析时间在18 min内。
3.2 ELSD检测器参数的设定 研究发现载气流速和漂移管的温度对ELSD的检测性能有较大影响,在仪器规定的参数范围内经反复实验,最终确定ELSD检测器的参数为雾化气体流速2.8 L/min,漂移管温度为110 ℃。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HPLC?ELSD法测定甘草中3种甘草皂苷的含量(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