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脂联素与高血压
目前,高血压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的高低与血压的相关性仍有争议。大多数研究认为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Adamczak等[13]研究发现EH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且血浆脂联素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呈负相关,认为脂联素可能在EH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Takuya[14]等的研究也得出相同的结论,并且认为低脂联素血症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Mallamaci等[15]在中年男性高血压患者中发现,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高血压患者的肌酐清除率比正常对照组低,脂联素水平与肌酐清除率呈负相关。以上研究表明,血浆脂联素水平与高血压存在相关性,然而Yang等[16]对180位肥胖患者调查研究发现,血浆脂联素水平与腰臀比、BMI、胰岛素、三酰甘油水平呈负相关,而与血压及总胆固醇无相关关系。因此,血浆脂联素水平与高血压的关系目前仍不明确,需进一步临床试验研究。
2.3 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异源性的糖代谢异常性疾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紊乱是其典型特征。脂联素具有拮抗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从而在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保护作用。研究[17]表明, 脂联素基因敲除小鼠血糖和胰岛素浓度明显升高,而外源性补充脂联素可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脂联素调节血糖代谢的机制与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和单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MPK)介导的几种代谢途径有关。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是脂肪组织中PPAR?γ的激动剂,是有效的抗胰岛素抵抗药物,具有良好的胰岛素增敏作用。已有研究表明[18],给予TZD后,培养的脂肪细胞和肥胖老鼠的脂肪组织中脂联素的基因表达均上调。TZD还可阻断TNF?α对脂联素基因启动子的抑制作用,显著提高其活性[19]。长期用PPAR?γ的激动剂治疗可显著提高糖尿病小鼠血清中脂联素水平,而用PPAR?α激动剂氯贝特或二甲双胍治疗则没有这种作用[20]。目前,脂联素和PPAR?γ的关系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是由于PPAR?γ的激活诱导了前脂肪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并促进了三酰甘油的储存,导致脂联素基因表达的增加。
脂联素的胰岛素增敏效应与促进脂肪酸氧化有关。研究表明 [21],脂联素既可促进单磷酸腺苷蛋白激酶(AMPK)和其下游信号分子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的磷酸化,还可促进PPAR?α上游效应分子p38MPK的磷酸化。ACC磷酸化可激活丙二酰辅酶A脱羧酶,继而降低丙二酰辅酶A的含量。丙二酰辅酶A是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1(CPT?1)的变构抑制剂,CPT?1是调节脂肪酰基辅酶A进入线粒体β氧化的酶,因此,脂联素可通过磷酸化AMPK?ACC而增加线粒体中脂肪酸的β氧化。资料显示[22],PPAR?α主要分布于肝脏、心脏和骨骼肌,其激活可促进脂肪酸氧化、酮体生成、减少肝糖原分解。上述结果显示,脂联素可通过促进AMPK?ACC及p38MPK?PPAR?Α的磷酸化,增加脂肪酸的氧化,降低骨骼肌中三酰甘油含量,从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患者的糖脂代谢。
另外,脂联素还可通过激活AMPK途径直接促进脂肪细胞及骨骼肌细胞的葡萄糖吸收,降低循环中葡萄糖的含量。在肝细胞,脂联素激活的AMPK途径可抑制其葡萄糖的异生,降低系统中的葡萄糖水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脂联素与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