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监测在甲基泼尼松龙防治脊髓损伤中的作用(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颈、胸椎手术病人280例,男158例,女122例;年龄16~79岁,平均56.5岁。包括颈椎管狭窄及肿瘤、胸椎管狭窄及肿瘤,脊柱侧弯,颈、胸椎骨折等。以上病例手术中均需高危操作,包括肿瘤切除、椎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置入、椎板钩置入、椎体切除等。术前SEP正常者术中SEP未达到预警标准168例,术后无神经损伤症状,不列入分组。术前SEP异常术中SEP未达到预警标准,神经症状重者80例,分为两组。A1组40例应用大剂量MP冲击治疗,B1组40例应用甘露醇和地塞米松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术中SEP监测达到预警标准32例分为两组,A2组22例应用MP大剂量冲击治疗,B2组10例用甘露醇和地塞米松常规治疗,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采用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Viking Select 8导肌电诱发电位仪。颈椎手术采用上肢和(或)下肢进行体感诱发电位监测。上肢体感诱发电位记录电极分别放在C3′、C4′和颈2棘突,下肢体感诱发电位记录电极分别放在Cz点及颈2棘突,参考电极均放在FPz点,刺激电极上肢放在双侧腕部正中神经或尺神经(手术部位在颈4~6可刺激正中神经、颈6~8刺激尺神经)。胸椎手术采用下肢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记录电极放在Cz点及颈2棘突,参考电极放在FPz点,刺激电极放在内踝部胫后神经处。刺激电流范围8~30 mA,刺激强度以使手指(足趾)产生微动为标准。刺激强度一经确定,在整个监护过程中保持恒定。刺激频率4.1~5.7 Hz,脉宽0.2~0.3 ms,叠加100次。以上记录电极均为针电极。SEP的观测标准以脊柱暴露阶段,手术剥离椎旁肌及椎旁软组织,但尚未进行减压、肿瘤切除和器械矫形时SEP为基线, SEP的预警标准为波幅值下降50%或潜伏延长超过10%。A1组在术中高危操作过程中即可给予MP,剂量30 mg/kg,30 min内静滴完,手术后继续用MP,每小时 5.4 mg/kg,23 h后停用;A2组术中用药同A1组,术后无症状者停用,有症状者继续应用MP同A1组。B1及B2组作为对照组,均用200 g/L甘露醇250 mL于6 h内静滴,地塞米松20 mg静脉推注,每天1次,7 d后停药。观察两组用药后脊髓功能改善情况,包括肌力、感觉平面的恢复及病人的自觉症状等。
2 结 果
A1组与B1组比较术后7 d神经功能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A2组术后7 d脊髓功能恢复情况好于B2组(P=0.005)。脊髓损伤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不完全性瘫痪、麻木、膀胱括约肌功能障碍等。表1 SEP未达到预警标准两组不同时间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略)表2 SEP达到预警标准两组不同时间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略)
3 讨论
随着脊柱外科手术技术的发展,一些高难度且危险性较大的手术随之增多,脊髓损伤的概率也随之增高。SEP用于颈、胸椎手术中脊髓功能监测目前已得到公认,在有些国家术中脊髓监护还具有法律效应[6,7]。国际上公认SEP变化预警标准为波幅降低50%或潜伏期延长10%,SEP术中变化达到预警标准,在排除了技术操作及外界干扰情况下,手术操作,如冲击、振动、触压、脊髓牵拉及缺血等均可损伤脊髓,导致SEP改变。
有研究表明,脊髓白质神经元对外力的耐受力强于灰质神经元,而手术操作所引起的继发性损害对白质的影响更大,因此,尽可能地减少对脊髓白质的继发性损害,手术所致的损伤范围可得到有效控制[8]。MP的作用是抑制炎症反应,减轻水肿,增加脊髓血容量,稳定细胞膜和溶酶体膜,逆转细胞内Ca2+聚集,促进脊髓冲动的产生和传导[9]。美国脊髓损伤学会研究证实,大剂量MP冲击疗法在伤后6~8 h内使用,能明显促进脊髓功能恢复[10]。 动物实验表明,MP应用时间越早,预后越好[11]。因手术所造成的损害明显小于外伤暴力造成的损害,大部分为瞬时或短时间的,功能性损害大于结构性损害,大部分灰质细胞尚未坏死,处于出血、水肿期。而MP的作用是能够阻断脊髓神经元的继发性损伤,保存脊髓残存功能,甚至逆转神经损害,促进脊髓功能恢复。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SEP监测在甲基泼尼松龙防治脊髓损伤中的作用(2)在线全文阅读。
SEP监测在甲基泼尼松龙防治脊髓损伤中的作用(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