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人工咨询服务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多客服”功能实现。患者进入此咨询模块发送的消息均被转发到客服软件上,医院检验工作人员只需在客服软件上与之进行对话,即可帮助其解决遇到的检验医学相关问题,实现与患者一对一的交流和服务,为医患创建了一个新的沟通渠道。
2.4医院检验缴费移动支付也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在此检验医学服务平台下,医生开完患者检验单,在检验医学服务平台上即可查询到开单信息,并能在微信支付的帮助下实现自助缴费,缴费完成即可直接去窗口进行标本采集。缴费发票则可通过自助机自助打印。
2.5二维码应用将含有患者信息的二维码打印于检验回执单上,患者可以通过扫描此二维码作关注公众号、绑定个人信息、查询报告等操作。另外在医院检验采血、自助取报告单机处,均提供了科室微信公众号的关注二维码,以方便患者关注公众号。
2.6微信检验医学服务平台建立后效果评价自科室微信公众号建立以来,关注数已经达5万人,每天通过扫描二维码关注的人数约为120人。日查询报告次数约为1500次。至2016年6月检验危急值报告推送已累计达532次,接受各类咨询约782件,累计推送医院检验报告约3万份。
科室2016年上半年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显示,科室满意度为95%;临床满意度调查为93%。其中针对检验医学微信服务平台的调查,99%的患者和医生表示很方便、很实用,乐于尝试;1%的患者和医生表示无所谓。
3讨论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各医院纷纷建立起网站,用于宣传和推广医院品牌,并提供了网上挂号、网上预约、检验查询等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病难”、“挂号难”的问题,但这些服务在使用中受到很多的制约。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在手机端(或其他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得医疗服务成为可能。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信公众平台被应用在医院检验数字化服务中,为更好地提供医院检验便民服务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方向。
基于微信的检验医学服务平台,使得患者能方便地获取医院检验报告的状态及结果,及时获得检验危急值、标本重留、检验报告签发等通知服务,能够实现在线的一对一的医院检验咨询,还能通过手机端(或其他移动终端)进行采血排号,优化了患者的就诊流程,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从满意度调查的结果来看,检验医学服务平台得到了患者和医生的肯定。检验医学服务平台的建立运行,已经成为科室的特色服务,受到医院、患者的好评。科室检验医学微信服务平台获得了医院的服务创新奖。
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已不单纯是医疗技术的竞争,更是整体医疗服务的较量。医院建立基于微信公众号的检验医学服务平台,必须以信息的安全和稳定为基础,只有整个查询流程顺畅、便捷、准确可靠,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和支持,才能为更好地优化服务流程、改善医院内部管理提供条件。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参与实践的医院不断增加,微信公众平台在医院门诊就医流程中和检验医学优质便民服务方面的应用前景会越来越广阔[3]。
第2篇:检验医学标准物质互换性评价中应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陈宝荣1,王惠民2,张传宝3,全灿4,宋德伟4(1.北京航天总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76;2.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苏南通226000;3.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临床检验中心,北京100073;4.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化学计量与分析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29)
摘要:互换性是标准物质的一个特征属性,与互换性评价所用测量程序的分析性能、标准物质的定值方法、示值的不确定度水平、标准物质是否有互换性的判断依据相关。该文重点阐述影响标准物质互换性评价结果的一些重要因素及如何验证标准物质互换性的评价结果。
关键词:标准物质;互换性;定值;不确定度
标准物质的互换性[1]是指对于给定标准物质的规定量,由两个给定测量程序所得测量结果之间关系与另一类指定物质(通常是天然样本)所得测量结果之间关系的一致程度表示的标准物质的特性。标准物质的互换性基于标准物质和天然样本在相同两个测量程序间数学关系的一致性进行评价。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两个给定的测量程序通常一个为参考/参比测量程序,另一个为常规测量程序。
伴随着标准物质互换性问题的提出,“被测量”[1]这一经典的计量学术语近年倍受检验医学领域学者的关注。由于测量系统组成的复杂性,部分项目特别是使用不同测量原理的相同项目,各实验室测量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一些应用免疫学原理测量的检验项目结果差异尤为突出,其主要原因可能在于同一检验项目的各测量系统之间“被测量”不同,这也是导致相同标准物质在不同测量系统间测量结果缺乏一致性的关键原因之一。
根据“互换性”与“被测量”的定义,不难理解标准物质的示值和不确定度与其定值所使用的测量系统相关。如果相同检验项目在不同测量系统间的“被测量”一致,则标准物质在这些测量系统间具有互换性,即标准物质与天然样本在这些测量系统间特性一致,当标准物质作为校准品或测量方法正确度性能评价物质用于这些测量系统时,其特性参数的量值与天然样本一致。反之,标准物质特性参数的量值将与天然样本偏离。当使用这类标准物质的示值校准测量系统时将导致被校准的测量系统天然样本的测量结果错误,这也是导致我国各级实验室自建系统测量结果缺乏可比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研究表明,标准物质互换性评价结果与获得该评价结果的方法密切相关[2]。目前国际已发布的EP30-A[3]、EP14-A3[4]和IFCC工作组互换性评价更新方案(updatefromIFCCworkinggrouponcommutability,简称IFCC方案)[5]3个标准中用于评价标准物质互换性的样本、测量程序和测量数据的有效性标准等要求相似,显著差别在于标准物质互换性评价的判断依据不同。因此,当实验室采用不同判断依据评价相同标准物质的互换性时,有时可能会得到不一致的评价结论。对于3个标准的应用,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评价中应用的患者样本
1.1样本的数量和类型样本数≥20人份。首选单人份,若个别浓度水平的单人份样本不能满足样本量的需求,可考虑采用不超过2份相同疾病类型患者样本混合的方法获取所需的样本量。用于评价互换性的样本应为患者天然样本,不含常见干扰物。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检验医学的作用与管理论文(共4篇)(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