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加强伦理委员会建设
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建立不仅提高了医务、管理、科研人员对生命伦理学和相关法规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为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临床新技术的开展提供一定的伦理学支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对于协调医患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①高度重视医学伦理道德建设,设立医院伦理委员会组织机构,健全与完善伦理审查制度,强化功能定位,设专人管理,经费预算到位,使其能充分发挥伦理委员会教育培训、政策研究和咨询服务三大职能的作用。②加强对伦理委员会委员的培训。建议充分利用省内研究机构伦理学人才资源,开展伦理委员会专项培训和学术交流,不断提高委员的伦理审查能力。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的有关医学法律、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常识及国际国内公认的医学伦理学文件,了解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5]③在全院树立科学理念,促进科研人员建立科研伦理价值观,树立严谨科研作风,在课题实施过程中严守知情同意、保密、风险与效益评估、受试者权益保护、诚实、实事求是(保证实验数据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等伦理原则。
3.4加强后续监督和现场监督
医院伦理委员会在伦理审查中的作用不仅限于会议审查,更重要的在于科研课题伦理审查后的实施监督。科研课题下达后,科研管理部门就应该与科室在课题的研究过程监管中协同合作,进行有效的沟通,采用实地检查、定期跟踪审查,更加客观地评估其课题的方案依从性。也可以从受试者角度,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受试者获得试验信息的充分程度,接受知情同意的过程等,从而掌握课题的研究是否按照方案执行。对产前诊断和生殖医学的日常监督,就是必须到现场进行考察。通过“看”是否符合诊疗规范、维护病人利益;“听”医务人员与患者的交流;“查”医疗文书、病案、知情同意书及伦理记录等是否规范;指“导”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改进,从而使伦理思想贯穿到临床实际工作中,切实保障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隐私保护权等权利,实现患者(受试者)利益至上。[6]
3.5落实工具的应用
教育和评估是治理科研错误、推进医疗科研安全的重要工具。首先,组织将其推崇的伦理价值和希望成员遵守的道德规范灌输到组织成员的观念之中,本质上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其次,对科研差错的治理而言,要真正在组织内部培育一种注重医疗科研安全的组织文化,并使改进优化后的流程或者系统能够对临床诊疗实践产生影响,系统的、切实可行的教育和培训计划是必不可少的。再次,教育的目的一是要使组织成员观念上接纳安全是“好”的医疗、科研必不可少的特征,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医务人员在临床实践中识别、分析和处置医疗及科研差错的能力。当然,由于对象的特殊性,科研安全的教育项目应当按照成人教育的基本原理来设计,包括注重问题导向式的学习(PBL)、间歇性的重复和实践、经验的广泛分享等。[7]
总之,医院应不断加强医学伦理委员会制度化与规范化建设,在医务人员、科研人员中宣传普及科研伦理知识,引导科技人员树立正确的科研伦理价值观,让广大妇幼保健工作者有意识地运用伦理学的方法思考问题,充分理解患者,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以体现人性化服务,有效地防止纠纷,促进医患和谐与医学科研的发展。
第2篇:整合干部保健医学模式对老年人群消化道早癌的筛查与诊治
许卫君,吴琳,季洪赞,潘士勇,汪芳裕
[摘要]目的探讨整合干部保健医学模式对老年人群消化道早癌筛查及诊治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干部保健系统近10年来因消化道症状就诊,或者常规体检行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70岁)3970例,按时间分近5年和前5年两组,其中近5年2462例,前5年1508例;常规胃肠镜检查,病理组织学确诊,其中浸润癌均给予外科手术治疗,早癌均给予内镜下切除,术后1、6和12个月复查胃肠镜,以后酌情每年随访。结果共筛查出消化道早癌95例(2.39%,95/3970),其中胃早癌41例,肠早癌54例;浸润癌7例(0.176%,7/3970)。前5年组早期癌31例(2.05%,31/1508),其中胃早癌15例,肠早癌16例;浸润癌7例(0.46%,7/1508)。近5年组早期癌64例(2.59%,64/2462),其中胃早癌26例,肠早癌38例,浸润癌0例。两组相比较,消化道早癌检出率有显著提高(P<0.05)。95例消化道早癌患者均行内镜下治疗,前5年组单次切除25例、多次切除6例;后5年组单次切除60例、多次切除4例。两组相比较,一次性手术切除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整合医学对于规范与优化干部保健和服务流程、提高消化道早癌的检出率,有一定积极意义,符合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整合医学;老年保健;消化道早癌;内镜诊治
胃肠道疾病诊治,尤其早癌筛查诊断,是军队离退休老干部保健工作的重要内容[1]。消化道早癌是以局部组织无规则生长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研究和治疗病变局部的组织或细胞,忽视其整体特征和系统性,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疗效。整合医学(holisticintegrativemedicine,HIM)把缓释库疗法、活化放疗、活化化疗、冷煎中药、生物疗法等有机地、合理地融为一体,应用于整个癌症治疗和康复的全过程,按照患者体质状况、以患者的病情个体化治疗为主,根据细胞学分期、分阶段、有主次地应用是肿瘤治疗的新理念[2]。整合医学是建立在现有专业分工体系上的理论聚合和实践升华,是从每一个专业角度在优化决策基础上取整体的最优值,弥补了当前医学技术自身不完备、医患双方对医学资源要求等缺点,打破了医院分科细、科室壁垒多、以负责范围为主的治疗模式,促使各专科与整体医疗相结合,从而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整合治疗[3]。整合医疗模式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但应用于胃肠疾病诊治尤其消化道早癌筛查诊断方面的相关研究报道并不多,本研究初步探讨将多种整合医疗措施应用于老年保健对象消化道早癌诊治中的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06年1月~2016年1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干部保健系统因消化道症状就诊、或者常规体检行胃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70岁)3970例,平均(75.4±4.7)岁,按时间分为近5年组(2011年1月~2016年1月)和前5年组(2006年1月~2010年12月)。前5年1508例,其中年龄70~75岁898例、76~80岁405例、≥81岁313例。近5年组2462例,其中年龄70~75岁1240例、76~80岁618例、≥81岁496例。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保健医学人才培养问题以及对策论文(共3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