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药恒温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摘  要:目的 探讨恒温灌肠法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行中药保留灌肠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消化科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为普通灌肠组,实验组30例为恒温灌肠组,观察12 d两组患者药液保留时间、舒适度、24 h大便次数的单项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24 h排便次数在6 d内排便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d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保留时间在6 d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2 d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舒适度比较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恒温灌肠组总有效率高达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恒温灌肠能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保留灌肠的效果,有效增加药液保留时间,减少24小时排便次数,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关键词:保留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属中医“久痢”范畴,是一种累及直肠、结肠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目前西医治疗以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生物制剂等通过口服给药及静脉给药等方式进行治疗,但病程长,毒副作用大,价格昂贵[1]。中医治疗则通过辨证论治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其中中药保留灌肠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部治疗的主要方法,药物通过肠道吸收入血。其优势在于结肠处物质转运速度缓慢,从而可保证药物以一种恒定的速度被吸收,再者避免口服药物时首关消除效应,提高局部的血药浓度现临床多予以采用[2],但是保留灌肠的效果也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如:患者的舒适度、灌肠液的温度,插入的长度等等,现根据以往文献的研究,我们采用中药恒温保留灌肠法来改善患者舒适度,增加保留时间,提高中药保留灌肠的效果。本文旨在通过规范化的临床研究,探索恒温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中医治疗的应用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17年11月1日—2018年5月30日住院治疗的患者,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入组。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者;②年龄在18~65岁之间,性别不限;③知情同意,志愿受试。获得知情同意过程应符合GCP规定。排除标准:①溃疡性结肠炎重度活动期;②合并有其他肠道疾病,如肿瘤、肠梗阻等;③既往行肠道肛门手术史者;④过敏体质,或已知对本药成分过敏者;⑤年龄大于65岁或者小于18岁者;⑥妊娠期、哺乳期妇女;⑦因智力或行为障碍等原因不能给予充分知情同意者;⑧患者不能耐受或拒绝参加者;⑨正在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的患者。

1.2 研究方法

1.2.1 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法

参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两组患者在行中药保留灌肠的同时,使用水杨酸制剂。参照《江苏省中医院久痢中医护理方案》[3]实施专科护理: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腹痛及腹泻次数、量、色、形等,注意观察并发症如肠穿孔、肠梗阻等。生活调摄:可适当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心理护理:保持愉快的情绪,避免精神不良刺激。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忌食胀气、粗纤维及辛辣刺激的食物。皮肤护理:便后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必要时可肛周涂油保护。

1.2.2 干预方法

对于所有患者,除一般治疗外,晚睡前夜班护士行中药保留灌肠,干预时间自入院当天开始计算,每5天一个疗程,每两个疗程之间间隔一天,连续灌肠治疗直至出院或脱落。具体方法为:将150 m中药灌肠液加热至37 ℃,装入密封瓶,外接肠内营养专用皮条,末端接一次性吸痰管,使用肠内营养泵进行自动排气,速度设置为300 ml/h,患者取左侧卧位,充分暴露臀部,将臀部抬高10 cm,注意保暖,润滑一次性吸痰管前端,将一次性吸痰管插入直肠20~30 cm,运行肠内营养泵,同时观察病情。实验组灌肠方法在以上方法基础上,在密封瓶及肠内营养专用皮条外使用保暖外层,肠内营养泵温度设置37 ℃恒温,将恒温的药液灌入肠道内。

1.2.3 评价指标

疗效指标参照《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对溃疡结肠炎患者疗效的评价标准:①显效:服药后,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②有效:服药后,症状和体征有改善(30%≤疗效指数<70%);③无效:服药后, 症状和体征无明显减轻或加重者(疗效指数<30%)。计算公式(尼莫地平法)为:疗效指数=(疗前积分-疗后积分)÷疗前积分×100%。观察指标:分别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第6天和第12天观察患者24 h排便次数,药液保留时间,灌肠的舒适度的情况。中医症状积分表格参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分级量化标准进行。

1.2.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measurement data)采用均数±标准差(xˉ±s)表示,分析方法采用 Student t 检验或 Mann-Whitney U 检验(又称为 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enumeration data)采用率(rate)表示,分析方法采用卡方检验(Chi- square test)或 Fisher 确切概率(Fisher probabilites)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基线数据资料比较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60例,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44.21±5.23)岁。其中重症患者2例,轻中症患者28例。实验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2.63±4.33)岁。其中重症患者3例,轻中症患者27例。两组基线数据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24 h大便次数的比较

如表1所示,在入院第6天两组平均每日大便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院第12天两组平均每日大便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24 h大便次数的比较(xˉ±s)

组别 例数

大便次数

第6天 第12天

对照组 30 2.63±0.93 4.27±1.39

实验组 30 2.00±1.17 3.33±2.41

t值  2.309 1.851

P值  0.024 0.069

2.3 两组灌肠液保留时间的比较

如表2所示,在入院第6天两组平均灌肠液保留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院第12天两组平均灌肠液保留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灌肠液保留时间的比较(min,xˉ±s) 

组别 例数

保留时间

第6天 第12天

对照组 30 115.44±42.06 259.67±62.80

实验组 30 189.50±77.53 284.57±41.91

t值  -4.598 -1.80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中药恒温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在线全文阅读。

中药恒温保留灌肠法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yao/122522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