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中西药结合治疗
若长期采用西药治疗的方式,会加强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也会出现诸多的不良症状,为了改善这一问题,可使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的方式,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有研究报道,利用不同剂量的抑平舒与天麻钩藤五苓散联合治疗高血压疾病可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5]。也有研究发现使用不同剂量的吲达帕胺片单用,或与中药熄风祛瘀方联合运用,均可对高血压的防治起到较好的效果[6]。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式可显现出较为明显的长期优势。
3.2 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
药物治疗主要起到降低患者血压症状的作用,然而高血压的防治需要长期的调理和综合性的管理,因此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可给予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药物治疗,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行为干预、护理干预等措施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综合防治效果[7]。
3.3 加强高血压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
大部分患者缺乏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因此不能很好地认清疾病的发病症状,从而耽误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期。同时,患者对病情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不能进行规范的护理,降低了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从而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只有加强高血压防治的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各医院设置宣传栏,发放免费的宣传册,并由护理人员进行细心的讲解。同时,要加强医院的护理管理制度,对患者进行密切的日常监护,建立专业的管理团队,落实岗位责任制,提高医院的护理效果。
根据上述治疗方法,针对患者高血压病情的实际情况进行治疗后,有效率达91.8%,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与黄力等[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将中西药进行结合,利用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并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高血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1]。
综上所述,高血压是一类常发疾病,在临床防治过程中也常常存在多种问题,可通过采取中西药结合、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结合以及普及健康教育等措施来解决,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袁燕.高血压临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5(7):166-167.
[2]李日中.中医食疗配合药物治疗高血压临床防治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4):2308.
[3]洪俊文.高血压患者的社区中医健康教育[J].健康必读(下旬刊),2013,15(9):524.
[4]唐海沁,符赵鑫,张勇,等.世界各国高血压临床指南的现状分析和循证评价[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8):852-858.
[5]党爱民,陈炳伟.2013欧洲高血压学会/欧洲心脏病学会高血压管理指南更新要点解读[J].中国循环杂志,2013,28(6):401-403.
[6]魏平,魏文,张惠霞,等.应用循证医学提升临床药师参与高血压防治[J].西北药学杂志,2010,25(6):454-455.
[7]黄荣君.临床高血压防治中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1(29):162-163.
[8]黄力,盛雪,李琳.高血压临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北京中医药,2011,6(12):436-441.
[9]邓红春,章永忠.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血压伴阵发性心房颤动90例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73-7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高血压临床防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3)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