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肺恶性肿瘤活检操作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摘 要:目的 探究肺恶性肿瘤活检操作中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19年12月该院44例穿刺活检患者与44例气管镜活检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对活检组织滚片采用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行细胞学初诊,并以快速病理诊断结果为依据,对肺活检操作方案进行调整,对肺恶性肿瘤活检操作中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44例行支气管镜活检的患者中,37例患者经首次活检便观察到癌组织,构成比为84.09%,5例患者首次行活检时,虽然观察到癌细胞,但因组织成分相对较少,2例患者首次活检时虽然没有观察到癌细胞,但继续钳夹组织进行检查时,观察到癌细胞;44例行肺穿刺活检的患者中,32例患者经首次活检便观察到癌组织,9例患者首次行活检时,虽然观察到癌细胞,但因组织成分相对较少,9例患者首次活检时虽然没有观察到癌细胞,但继续钳夹组织进行检查时,观察到癌细胞。结论 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利于提高肺恶性肿瘤活检组织的质量,并且诊断成本较低,可在各级医院进行推广。

  关键词:肺恶性肿瘤 活检操作 新型 快速病理诊断技术 应用价值


  现阶段,我国肺恶性肿瘤患者数量明显增多,且逐渐出现年轻化发展趋势[1]。因肺恶性肿瘤早期发病症状隐匿,故早期诊断存在较高漏诊率,为此,这就要求临床积极寻找一种合理方式对患者进行诊断。以往临床通常采用活检方式对肺恶性肿瘤进行诊断,中央型肿块则行支气管镜活检,周围型肿块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2-3]。虽然经活检能获得一定效果,但诊断过程中也有一定局限性存在,如支气管镜活检过程中,钳夹病灶时,极易大量出血,进而堵塞支气管,难以顺利取材[4-5]。行CT引导下肺穿刺活检时,因肿块较大,极易出现中央坏死情况,进而对取材产生影响[6]。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属于一种新型诊断方式,研究显示将其应用于肺恶性肿瘤活检操作过程中,能将肺恶性肿瘤首次活检阳性率明显提高[7-8]。为此,该研究以该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该院44例穿刺活检患者与44例气管镜活检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肺恶性肿瘤活检操作中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44例穿刺活检患者与44例气管镜活检患者为研究对象,44例穿刺活检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16例,年龄41~82岁,平均(65.28±2.15)岁。44例气管镜活检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4例,年龄42~80岁,平均(65.25±2.12)岁。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且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活检操作中均采用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诊断过程中用到病理诊断的试剂盒,其中试剂盒包括4个冲洗瓶(带标记),其中1号瓶装Clarke氏固定液与Harri苏木精染液,2号瓶装碳酸锂、蒸馏水、无水乙醇、醇溶性曙红Y,3号瓶装环保透明剂,4号瓶装中性快干胶。诊断方法:将组织条滴入1号瓶,翻滚之后保持70 s静置,将玻片上溶液弃除之后,采用2号瓶行微冲洗操作,一直到玻片上不存在蓝色,然后再将2号瓶滴满玻片后保持10 s静置,将玻片上溶液弃除之后,玻片至采用3号瓶微冲洗玻到干净,最后再将适量液体滴入4号瓶后封片,然后再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1.3 观察指标

  对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

  2 结果

  2.1 44例支气管镜活检患者新型快速病理诊断结果分析

  行支气管镜活检时,可观察到支气管腔被堵塞,对医师取材进行了限制,经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对活检组织进行处理之后,可以观察到癌细胞巢,同时散在分布了较多癌细胞,提示此例支气管镜活检组织中可观察到癌组织,并且存在较多癌组织成分,若临床需要,可进一步行基因检测、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研究中44例行支气管镜活检的患者中,37例患者经首次活检便观察到癌组织,构成比为84.09%,并且具有较多癌组织成分,与后续检查要求符合,活检操作过程结束;还有5例患者首次行活检时,虽然观察到癌细胞,但因组织成分相对较少,故继续钳夹组织,达到进一步检查要求之后,整个活检过程结束,还有2例患者首次活检时虽然没有观察到癌细胞,但继续钳夹组织进行检查时,观察到癌细胞,确保癌组织成分量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结束整个活检操作过程。

  2.2 44例肺穿刺活检患者新型快速病理诊断结果分析

  行肺穿刺活检时,可观察到瘤体体积较大,选择在肿瘤实性位置进针,最大程度上将肿瘤坏死区域避开,经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对穿刺活检组织进行处理之后,可观察到癌细胞呈现为腺样结构,且大部分癌细胞呈现为散在分布状态。44例行肺穿刺活检的患者中,32例患者初次活检时便观察到癌组织,构成比为72.73%,并且具有较多癌组织成分,与后续检查要求符合,活检操作过程结束;9例患者虽然首次活检时没有观察到癌组织,继续穿刺达到要求后结束活检,构成比为20.45%;9例患者首次穿刺活检时,观察到坏死组织较多,但未观察到癌细胞,继续进行穿刺之后,观察到癌细胞,确保癌组织成分量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结束整个活检操作过程。

  3 讨论

  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肺癌发病率居于首位。因该疾病具有复杂的生物学特征,并且恶性程度较高,所以多数患者得到确诊时,其病情已经处于晚期,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部分患者需以基因检测结果为依据,制定后续治疗方案[9-10]。现阶段,临床用来诊断肺癌的方式多种多样,临床认为诊断金标准为活检后行病理诊断[11]。为获得准确的病理诊断结果,需依赖活检组织高质、高量[12]。随着电磁导航、超细支气管镜、针吸细胞学检查、超声内镜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以及超声支气管镜等各种红诊断介入技术发展水平提高,肺肿瘤诊断准确率也明显提高[13]。现场细胞学评估法采用的是迪夫快速染色试剂,该试剂是在瑞氏染色基础上进行改良之后形成的,由伊红、亚甲蓝以及甲醇固定液构成。从本质上来说,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也属于一种快速染色技术,将采用该技术染色之后的细胞滚片行细胞学诊断。该诊断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1)该染色技术能将肺恶性肿瘤的首次活检阳性率、活检组织量与质提高,该研究中44例支气管镜活检患者与44例肺穿刺活检患者均采用该技术诊断后确诊,44例行支气管镜活检的患者中,37例患者经首次活检便观察到癌组织,5例患者首次行活检时,虽然观察到癌细胞,但因组织成分相对较少,2例患者首次活检时虽然没有观察到癌细胞,但继续钳夹组织进行检查时,观察到癌细胞,44例行肺穿刺活检的患者中分别有32例、9例、9例。王磊等[14]学者经研究也发现,23例行支气管镜活检的患者中,19例患者经首次活检便观察到癌组织,3例患者首次行活检时,虽然观察到癌细胞,但因组织成分相对较少,1例患者首次活检时虽然没有观察到癌细胞,但继续钳夹组织进行检查时,观察到癌细胞,25例行肺穿刺活检的患者中分别有18例、5例、2例。(2)能将现阶段传统细胞学染色所需空间、时间减少,可应用于多专业与多学科中;该技术能将快速病理诊断控制在数分钟之内,在活检同时能行快速病理诊断,不会对正常临床操作流程产生影响;能有效避免传统组织片处理时不利于携带、占用空间多以及试剂众多等缺点。(3)能够避免传统制片过程中交叉污染、试剂消耗等缺陷,诊断成本较低,具有绿色环保等优势。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肺恶性肿瘤活检操作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在线全文阅读。

新型快速病理诊断技术在肺恶性肿瘤活检操作中应用的临床价值.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yao/122511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