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直肠肿瘤手术吻合口瘘137例临床分析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1-05-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摘  要:目的 对乙状结肠和直肠肿瘤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 对该次研究在2014年7月—2019年9月所选择的137例乙状结肠和直肠肿瘤患者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手术成功的结果、具体的手术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131例手术获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5.6%;6例中转开腹,所占比例为4.6%;成功手术中34例行结肠造瘘,所占比例为25.9%;97例行Ⅰ期吻合保留肛门,所占比例为74.1%;其中10例发生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现象。术后行Ⅰ期吻合患者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0.3%。结论 使用腹腔镜手术对乙状结肠和直肠肿瘤手术进行治疗安全性较高,对患者身体造成的伤害较小,且具有比开腹根治术更好的短期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 结直肠肿瘤 吻合口瘘


  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在临床上是常见的病症,乙状结肠癌属于结肠癌中的一种,患者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在病情进展后期会出现排便不正常的现象[1]。该病的主要发病部位为降结肠和直肠之间。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到直肠乙状结肠交接部位所发生的癌变现象,是人体消化道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直肠癌的发病部位比较低,因此在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采用直肠指诊和乙状结肠镜诊断较为容易确诊。但是直肠癌的位置会深入到患者的盆腔部位,因此解剖关系会较为复杂,手术不容易进行彻底的清除,在手术治疗之后其复发概率比较高。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从1991年开展了第1例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以来,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手术目前已在国内外广泛开展。随着临床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在各种手术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对肿瘤患者的手术治疗当中。和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相比,腹腔镜手术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对患者身体所产生的影响较小,在完成手术治疗之后不容易发生感染的现象[2]。为了进一步探讨腹腔镜手术对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该院选取2014年7月—2019年9月期间137例使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的乙状结肠和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37例中男92例,女45例;年龄34~78岁,平均年龄(48±5)岁;TNM分期均为Ⅰ~Ⅲ期;患者的病情类型:在137例患者当中有19例病情属于高分化腺癌;有67例病情属于中分化腺癌;有46例病情属于低分化腺癌;有4例病情属于黏液腺癌;有1例病情属于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在进行正式手术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CT检查,检查结果发现137例研究对象都未发现病情向肺部出现和腹腔转移的现象。6例患者中转开腹,131例完成腹腔镜手术。该次研究已经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和患者及家属沟通之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之后,护理人员帮助患者保持截石体位同时建立气腹。在患者的肚脐下设置观察孔,并在左边的麦氏点和右边的麦氏点,患者左边的锁骨以及右边的锁骨的中线部位来设置操作孔。将腹腔镜放置入患者体内,使用超声刀和操作钳进行操作。经由腹腔镜对患者体内的脏器进行仔细的检查,明确患者病灶所在的位置。(1)乙状结肠切除术(75例,其中结肠造瘘19例):将患者的降结肠以及乙状肠进行分离,在患者下腹部的正中央部位进行一个5~7 cm的切口,在进行保护处理之后将患者的肠管进行牵出在体外,将患者的乙状结肠肠管进行切除处理并进行肠管吻合,完成吻合后经肛门充气,吻合口无气体漏出。(2)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41例,Miles术15例):在患者肿瘤部位的上缘部位的15 cm处使用超声刀将患者的乙状结肠系膜进行分离处理,分离部位一直到肠系膜的下血管处,并进行锐性地解剖和清扫。在手术过程中要对患者的输尿管进行保护处理,并对自主神经丛进行保留。如果患者肿瘤的下缘是在距离肛门缘的5~10 cm处,则需要在患者的自主神经内部进行解剖处理,这样才能得到整体的标本。如果是在患者小骨内侧进行锐性地解剖则需要在肿瘤远端5 cm部位对全部的直肠系膜组织进行清扫。在提肛肌上保留2~5 cm肠管,吻合器行结直肠吻合,吻合后经肛门充气,保证吻合口部位没有气体漏出的现象。当患者肿瘤的下缘到肛门缘的部位在5 cm以内则需要进行腹会阴切除手术,在肿瘤上方大概15 cm部位将肠管进行切断处理之后将肠管拖出左下腹部进行造瘘处理。

  2 结果

  全组137例中,131例手术成功,成功率为95.6%。6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100~210 min,平均时间130 min。术中失血30~280 m L,平均失血120 m L。97例行肠管Ⅰ期吻合的患者中,术后吻合口瘘10例,9例经治疗后愈合,1例因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术后行Ⅰ期吻合患者吻合瘘发生率为10.3%。所有研究对象都未出现感染、手术后出血、性功能障碍以及尿潴留等相关的并发症。在完成手术治疗之后患者能够下床活动的时间为1~4 d,平均时间为3 d;肠道蠕动恢复的时间为1~3 d,平均时间为1.6 d;患者在完成手术治疗之后需要住院的时间为5~8 d,平均时间为7 d。在手术治疗1~24个月之后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并未发现患者出现穿刺点以及腹壁切口种植转移的现象。

  3 讨论

  在临床上,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是较为常见的病情,临床研究调查发现,因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环境的影响,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概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当患者的病情得不到及时的控制,会导致癌细胞扩散到全身,对其他脏器产生影响,最终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对于乙状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治疗,手术是常用的方法,传统的手术方法为开腹手术,目前腹腔镜被广泛应用在对各种疾病的检查和治疗当中。使用腹腔镜进行手术对患者身体所造成的切口比较小,形成的疼痛感较轻,对患者的肠胃功能影响不大。经许多的大型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表明[3],腹腔镜乙状结肠、直肠癌手术在肿瘤的根治性、手术时间以及近期疗效等方面均与传统开腹手术相似。该组131例腹腔镜下结直肠手术,从手术过程、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等情况来看也完全支持上述观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由学者Jaobs等人首先提出并在临床上试验展开的,该种手术方法对患者身体所造成的腹壁切口比较小,对胃肠道的影响也比较小,在完成手术之后对患者身体所造成的疼痛感较轻,能够让患者尽快下床活动,胃肠道功能也能较快地恢复。除此之外,该种手术方式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肿瘤所造成的挤压较小,因此能够减少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完成手术治疗之后能够尽快使用其他方法进行治疗。我国在后续的治疗中也逐步引入了该种治疗方式,但是在和传统治疗方法的对比上,部分研究文献将两组治疗方法对患者淋巴结清扫是否彻底的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差异性不大,但是在患者身体感受和后期恢复方面,采用腹腔镜下的手术方法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直肠肿瘤手术吻合口瘘137例临床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直肠肿瘤手术吻合口瘘137例临床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yao/122511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