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实验是指设计性的实验,由教师指定选题,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自主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配制试剂,再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最后撰写实验报告。开放性实验主要包括诸如物理实验化学中的液体燃烧焓的测定、表面活性剂对蔗糖二级反应速率的影响等都非常经典的设计性实验等等。这些操作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科学研究的能力。
仿真实验是伴随计算机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一类实验研究的新技术。仿真技术已经逐渐进入教学和科研领域,它是人类认识自然界规律的新方法。教育部鼓励构建高难度仿真的实验对象和虚拟实验环境,实现真实实验难以完成或根本不具备的实验功能。仿真实验可以克服制药工程实训教学中的不足,可以突破高温高压等实验条件的制约来开展实验教学。这些实验能让学生了解机械设备的构造、反应装置的原理,并能让学生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药学设计的整体认识。
具体来说,制药工程仿真实验包括:药厂厂区展示、生产线展示、制药设备仿真,以及生产线虚拟实训:虚拟展示生物药、中药及制剂生产线等生产工序的动态过程。[5]
2.2.2实训实践教学
(1)师资培训层面。为了保证教学质量,要多引进具有工程教育背景的高学历高职称教师,对于新引进的专业教师,可以开展岗位培训,以提高其教学水平,激发教学潜能。还可以推行“导师制”教学模式,让具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将成熟系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传授给青年教师,以此提高和强化新教师的专业技能。针对青年教师可以经常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和“教学优秀奖评比”活动,这些都是教师相互观摩和交流的良好契机,类似的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个人的平台,而且能有效促进教学改革与探索。[6]
对于教师成长来说,产、学、研相结合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目前,很多地方高校很多专业教师缺乏工程教育背景,很难满足培养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学校可以组织教师到省内外相关企业交流,鼓励教师带队去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开展教研和产学研对接活动,不断扩大教师研究范围和领域。这些活动一方面对于推动企业和高校的合作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推动广大教师到相关企事业单位进行锻炼,教师在企事业单位学习以及产学研活动可以不断提高实践能力。
质量工程建设是新工科背景下深化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特别是团队项目,对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实践教学效果,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全面提升实践教学水平的关键,也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有力支撑。
(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是开展实践教学的关键。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广泛开展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践基地,要广泛开展与食品药品管理机构、相关制药企业、相关单位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学生参观实习以及生产实习过程中,邀请相关专家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各个环节的理解。在实习实训期间,可以采取轮岗的模式,使学生充分了解药物生产的各个工艺过程,并在生产实习的过程中,与企业的一线工作人员一同工作,并进行有效交流和沟通,使学生深入了解制药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可以依托制药等相关企事业单位,通过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等形式不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要不断适应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完善应用型教师实践培养体系而创建的工作平台。它的功能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校地、校企合作,培养教师的应用实践能力;二是依托工作站这个平台,利用工作站的优势资源,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7]
(3)国际化办学层面。开展多元合作培养。针对全球工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的趋势,地方高校制药工程专业要具有国际视野。结合制药工程专业的实际情况,可以聘请国外专家或者具有国外留学经验的专家和教授为学生授课,引进优质的实践教学资源。还可以走国际化办学道路,与国外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积极组织学生出国实践,通过与国外高校开展学生短期培训,学分互认,合作办学,带薪实习等多种形式开拓大学生海外学习实践经历。
在新工科的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的学科发展也需要具有国际化思维,要引进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加快教育国际化、教学现代化的步伐。要明确大学生海外实习实践可以开阔视野,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全方位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实现教育教学与国际接轨。
2.2.3综合创新实践教学
综合创新实践模块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科研能力、应变力、领导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工程思维能力,它主要包括科研训练、学科竞赛和毕业论文(设计)等环节。
在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后,可以组成研究团体,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通过“双向”选择的机制确定导师。以导师的研究方向为基础,制定具体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案。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保证教师科研的顺利开展,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8]
学科竞赛是指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的教育部、教育厅、协会、学校等部门主办的学科竞赛,如全国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教育厅主办的大学生化学竞赛和大学生数学竞赛以及学校举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这些活动的开展具有以下意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大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磨练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锻炼大学生的毅力和耐力等等。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校非常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动手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实践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树立一个新概念,即毕业设计(论文)不限于大学最后一个学年来操作,毕业设计(论文)要从高校学生一入学就要进行准备,就要有选题、有方向,当然在日后学习过程中可以适当调整。另外,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在“新工科”背景下,在“创新”成为全民共识的趋势下,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学术论文的形式,可以大力拓展产品设计、产品调查、市场分析等形式的毕业设计。另外也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相关实验实践操作,撰写并公开发表自己的学术论文,这些内容都可以成为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形式。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新工科背景下地方应用型高校制药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研究(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