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山东省青岛市 266003
【摘 要】目的:探讨视频播放宣教模式在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方法,随机选取我科室 2016 年 6 月至 2017 年 2 月在我科进行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 62 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31 例)和实验组(31 例),分别对其使用传统口述讲解形式宣教和视频播放形式宣教,统计分析两组在宣教效果、患者对功能锻炼宣教的满意度的差异。结论:视频宣教模式有助于患者尽快了解和掌握术后功能锻炼的方法,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节约了时间,优化了工作模式,提高了服务质量。
【关键词】视频;功能锻炼;效果评价
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功能锻炼是患者功能恢复及并发症预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人们的保健意识的增强,住院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程度不断增高,传统的口述或图片文字叙述形式的健康教育表达方式单一,受地域、年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等的差异以及施教者的表达能力、知识储备不同的影响,往往造成患者理解偏差,难以达到预期锻炼的效果。我科自 2016 年6 起开展了以视频播放形式的健康教育方法,对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的病人及家属进行术后功能锻炼健康宣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6.10 月至 2017 年 2 月在我科接受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患者 62 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31 人,采用传统的口述及图片文字叙述形式的健康教育,实验组 31 人采用视频播放健康教育形式进行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宣教。 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种类、性别、疾病严重度、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即由护士进行床旁口述及图片文字叙述形式开展健康教育,实验组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宣教方式给予患者及家属健康指导。
1.2.1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视频的制作
科室护理人员在查阅文献、临床实践及调研、结合最新 ERAS 理论的基础上,参考科学的康复指南,由高年资护士及护士长共同制定健康教育的内容。科室使用IPAD 自带的拍摄软件,科室护理人员参与演出,在病房内进行拍摄录制。视频分为手术当日病人返回病房后的功能锻炼(主要指导家属的被动运动)及术后限制卧床期间、术后床旁活动后功能锻炼的方法。
1.2.2 后期制作
对于拍摄内容利用视频处理软件进行剪辑和编排,配以柔和轻松的背景音乐,清晰的背景字幕注解,通俗移动的语言讲解, 从听觉、 视觉均给予形象直观的指导。
1.2.3 具体实施
术前一日给予患者及家属观看健康教育视频,术日返回病房后再次给予陪床家属观看视频。病人及家属观看后,责任护士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不解之处进行个体化讲解。术后康复期患者及家属可与护士沟通,随时观看健康教育视频。
1.3 评价方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视频指导下腰椎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效果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