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系统产出的病案统计报表符合卫生部颁布的《医院管理指导手册》的要求。实现卫生部、省厅、地市、医院各级统计数据的标准与同一化,使医院管理更趋科学。
5.2统计管理特点:①门诊数据收集:急诊、住院、医技、综合统计分析:诊门、急诊工作报表,门诊工作 病房工作 入出院病人。②病号统计报表,手术麻醉 医技科室 工作指标。③门诊挂号统计,医院社会、经济效益统计。④病人分类统计报表.产品技术特点。进行病案统计资料的管理,做到准确无误。
6 病案质量控制及内容
6.1病案质量的内容,门、急诊诊断:病人住院前由医师确定(以住院单为据)。出院诊断:病人住院期间的最后诊断。包括: 其它诊断:因疾病、手术、麻醉所引起的疾病。 医院感染:指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不包括入院时已存在的,治愈、好转、未愈:由医师根据治疗结果判断。 死亡:住院病人死亡包括:已办妥住院手续,并收入住院后死亡或未办住院手续,实际已收入住院后死亡,不包括门诊、急诊及观察室内死亡。 操作和中毒的外部原因:意外触电、火灾、汽车翻倒,中毒、凶杀、车辆夹伤等,不能笼统地填写车祸或外伤等。 切口等级、愈合类别:指一、二、三类切口的甲、乙、丙级愈合。 病理诊断:各种活检、细胞学检查及尸检诊断。诊断符合情况:按照符合、不符合、无对照3项要求由临床科病房工作的主任(上级医师)核准把关,然后,统计人员审计填报。
6.2病史记录:是否有主诉、记录有符合规定,记录未按时完成、病史记录不全、描述不当、记录有重要遗漏等。实验室及特殊检查:是否有检查不及时,缺项或检查不合理影响诊断治疗。 病程记录:有否记录不全,不按规定要求记录,不按时查房,未正确反映查房意见,没有讨论分析或未体现见解,重要病情变化,体征检查变化或处理未作记录,要改医嘱未记录原因,检查检验结果异常未记处理措施,治疗用药有原则错误,手术适应症选择不当,死亡病历无死亡记录,继发感染,院内感染没有记录等。其它记录:是否缺项、有遗漏、不符合要求等。
6.3病案借阅管理,多种形式显示输出结果、病案追踪,依据标准处理一病多名,病人随诊管理。
7 总结
编码人员要有扎实的医学基础,认真工作态度,以ICD-10的分类编码原则确定每份病案疾病诊断的分类编码,以确保疾病分类编码正确,提高病案统计资料准确性。临床医师应认真学习ICD-10编码知识和应用方法,正确掌握主要诊断的选择原则,对病案的书写正确,对病因、解剖部位、临床表现等描述完整、否则易误导编码。
我院根据病案统计管理指导手册制定了上述管理对策;1病案管理特点,质量控制及内容;病案组织管理工作与病案技术管理和病案质量管理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病案资料积累越多,信息内容越丰富,信息交流的作用越强,反馈的强度越大,反映出来的病案质量也就越高;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实现不了这些要求的。只有周密地组织,才能达到以病案信息指导医、教、研实践,以管理贯穿医、教、研,在提高医、教、研质量的同时提高病案质量,形成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病案管理分析:基本统计功能灵活多样的管理方式。
参 考 文 献
[1]廖嫦英.HIS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病案;2010年01期.
[2]陈小容.影响病案统计资料准确性的因素[J].中国现代医生2008年21期.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影响病案统计资料准确性的因素及管理对策(3)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