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40例临床分析(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3 并发症及死亡率比较 微创治疗组中有3例出血量>80 ml死于脑疝致中枢性呼吸衰竭,1例因并发严重肺部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死亡,患者家属放弃治疗1例,无1例并发再出血。内科治疗组死于脑疝6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家属放弃治疗2例,两组病死率分别是12.5%和27.8%,两组经统计学处理,P<0.05,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内科治疗一般病死率为50%~60%[2],而开颅手术治疗多需在全麻下进行,且开颅时间长,清除血肿的过程中又增加了脑损伤,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增加。近年来,人们都在寻找疗效好,创伤小的途径。YL?I 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设计特殊,使得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只需要受一次性微小针道创伤即可进入血肿,不但避免了脑组织再损伤和再出血发生,而且利用了颅骨自锁固定技术,降低了感染的发生率。通过快速建立起的工作通道能马上排出颅内液态及半固态血肿,迅速缓解颅内压,同时配以相关的血肿冲洗剂、血肿液化配方,利用针形血肿粉碎器,将血肿液化剂均匀全方位地喷送到紧密凝血块的各个部分,使血块快速溶解液化成液体排出。
微创性颅内血肿清除术采用局麻下经皮穿刺,损伤轻微,无需特殊麻醉,且在床边操作即可,方法简便实用,适应证较宽,可适用于脑干外的大脑、小脑半球血肿及丘脑和腔室出血。有人对脑出血患者连续CT观察很少发现6 h 后血肿再有增长,说明脑出血患者一般在6 h之内出血完全停止[3],6 h 之后血肿周围发生水肿并渐加剧,血肿压迫时间越长,周围脑组织不可逆损伤越严重,致死、致残率就越高。因此,在脑出血6~24 h 内清除血肿,就可迅速解除脑组织压迫,使继发的脑水肿、脑缺氧大大减轻,从而有效地保护了神经功能,提高了生存质量。
对适宜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状态不能耐受手术或患者家属不同意外科开颅手术者微创术时机越早越好[4]。早期治疗可以减轻脑水肿降颅压,使受压神经元功能有恢复的可能性,减轻出血后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最大程度恢复患者的神经功能。微创术是否使用脱水剂,有不同观点,我们认为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病人病情危重有颅高压危象者,手术前后均应用脱水剂。若病情相对稳定,降颅压通道有效建立后,不主张使用脱水剂,因脱水剂使颅内压降低后不利于血肿的排出,且增加再出血的可能。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注意事项:①血肿颅表定位采用CT下定位法,能够准确刺中血肿中心。CT片定位易出现偏差。②手术时间选择,脑出血后4~6 h开始出现脑水肿,血肿的存在可对脑组织有直接压迫损害,压迫时间越长,周围脑组织不可逆损害越严重,且病灶及周围组织产生的细胞毒物质也可致继发性脑损伤。因此,及早清除血肿能有效降低颅内压。另一方面手术过早(6 h内)又增加了再出血的可能。因为早期血肿形成的压力可以促使破裂口处血凝块形成,防止再出血。笔者认为如患者病情允许,手术尽量在6 h以后进行(笔者选择在6~24 h内),以减少再出血的几率和引流不畅的问题[5]。③冲洗液及液化剂,冲洗液为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温度以20~30 ℃为宜(温度太低可引起抽搐)。血块液化剂使用尿激酶3~5万u 配5 ml生理盐水。冲洗过程有新鲜出血,可用生理盐水500 ml加肾上腺素1 mg冲洗,或局部注入立止血。④拔针时间,拔针时间为3~11 d,平均6.5 d,无颅内压增高症状,复查CT无明显中线结构移位及脑室受压表现,闭管24 h病情平稳,可拔针。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J].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 29(6):381?38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40例临床分析(2)在线全文阅读。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40例临床分析(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