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结核18例误诊分析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作者:刘祥银 张玉库 张云玲
【关键词】 结核 喉 误诊 治疗
近年来,随着全球结核病疫情的漫延,喉结核病人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由于喉结核的发病学、临床表现和局部病变与过去典型的喉结核有很大的差异,在临床上极易被忽视、误诊。本文对1996~2004年我所收治的曾被误诊的18例喉结核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喉结核病人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18~56岁,平均41岁。临床表现为声音嘶哑、发音无力13例,咽喉疼痛10例,咳嗽、咳痰(或痰血)8例,发热、乏力、盗汗9例,吞咽困难2例。实验室检查: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13例,其中强阳性6例;红细胞沉降率增快16例。胸部X线平片示:继发性肺结核13例,亚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例,结核性胸膜炎2例,肺部未见明显异常1例。痰涂片(集菌法)查抗酸杆菌阳性8例。喉镜检查:咽喉部黏膜苍白充血10例,黏膜溃疡12例,肉芽增生8例。
本组病例误诊为非特异性喉炎8例,喉息肉2例,会厌炎3例,喉癌3例,会厌溃疡2例。误诊时间20 d~6个月,平均97 d。17例经喉镜及喉部病理检查而确诊;另1例因喉部症状严重行喉部病灶活检,病理见干酪性坏死,并见郎罕巨细胞、类上皮细胞,抗酸染色找到阳性杆菌确诊。
1.2 治疗方法及预后
本文18例均给予2HRZE/8HRE方案治疗(H:异烟肼0.3 g/d,R:利福平0.6 g/d,Z:吡嗪酰胺1.5 g/d,E:乙胺丁醇 0.75 g/d);异烟肼注射液0.1 g加地塞米松2.5 mg雾化吸入,每天1次,疗程2周~1个月。治疗结果:治疗1个月复查,声嘶、咽喉疼痛消失各1例,各种症状减轻12例。复查喉镜:黏膜充血或苍白水肿基本消失4例,溃疡灶变浅或范围缩小7例,肉芽缩小4例。3个月复查,声音嘶哑、发音无力消失6例,咽喉疼痛及吞咽不适全部消失。咽喉黏膜充血水肿消失8例,黏膜溃疡消失8例,肉芽增生消失5例。6个月全部病例喉部症状及病变消失。 2 讨论
喉结核是呼吸系统结核的肺外病变,60%~80%继发于肺结核,单发时不易找到感染源[1],国内文献报道喉结核在肺结核中发病率为0.3%~1.2%[2]。由于临床表现、局部体征差异较大,常与咽喉部其他疾病难以鉴别,误诊率较高。本组资料显示,喉结核合并肺结核的发病率较高,分析原因喉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痰涂片结核菌阴性的喉结核病人多数全身症状较轻,没有明显发热、盗汗等全身症状,以局部症状为主,咽痛、吞咽痛及声音嘶哑,血常规无明显改变;病理分型以增生型为主,分析感染途径通过血液、淋巴循环可能性大;痰涂片结核菌阳性的喉结核病人多有发热、乏力、盗汗,并且局部症状如咽痛、吞咽痛、咳嗽咳痰等症状也较重,病理以渗出型、溃疡型为主,分析感染途径通过支气管肺痰菌直接感染可能性大。本文18例都曾经在院内外被误诊或漏诊,分析误诊原因:①大多数病人早期症状隐匿,体征不典型且无特异性,而肺结核原发症状较轻,不易引起临床医师注意;②喉结核病变多样,包括勺状软骨、声带、勺间区及会厌处充血水肿,溃疡糜烂瘢痕粘连而误诊为非特异性咽喉炎,或者因伴有肉芽增生性病变而误诊为喉部肿瘤;③临床医师主观上对本病缺乏全面的认识,诊断思路局限,病史询问不详细,查体不全面,缺乏深入细致的检查,如X线胸片、喉镜病理检查、PPD试验等;④喉结核多继发于肺结核,部分病人以咳嗽、咳痰为首发或主要表现,则先就诊于内科,使耳鼻喉科医师对继发的喉结核无从获得相关信息;⑤结核菌本身的变异,如L型杆菌的出现增加了诊断的难度,同时也导致喉结核症状不典型;⑥按非特异性咽喉炎应用糖皮质激素、氨基甙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症状暂时好转而未作进一步诊治;⑦基层结核病防治机构医师知识面狭窄、缺乏设备和经验。这些都是导致喉结核误诊漏诊的重要原因。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喉结核18例误诊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喉结核18例误诊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