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实验方法参照试剂所提供操作指南,结果在全自动酶标仪上进行比色分析。
1.5 实时定量RT?PCR检测心肌细胞脂联素受体1(AdipoR1)、IL?6的mRNA的表达
取冻存心肌组织约100 mg,剪碎, 用Trizol试剂1 000 mL提取总RNA (具体步骤参见试剂说明书)。应用引物Oligod (T) 18 和Random逆转录合成cDNA。配置PCR体系,应用SYBR GreenⅠ荧光染料技术扩增待测基因及内参基因所用引物。见表1。反应条件:第一次循环95 ℃ 10 s;然后以95 ℃ 5 s,60℃ 50 s,进行40次循环;最后进行溶解曲线分析。以阴性对照GAPDH作为参考,计算机分析Ct值,即每个反应管内荧光强度达到系统认为的有目的DNA合成时的循环数,用以评定各因子mRNA的实时定量相对表达水平。以上试剂及引物均由宝生物工程(大连) 有限公司提供。
1.6 病理学检测
将甲醛固定的心脏组织做成石蜡切片,经苏木精?伊红染色后拍照,用Image?Plus图像分析软件测量左心室前壁、侧壁、后壁和室间隔的厚度,并取平均值即为左心室壁的平均厚度;在显微镜下放大40倍后再拍照,每张切片随机选取10个视野,每个视野选10个细胞,用Image?Pro Plus软件测每个细胞的面积,取平均值后计算出其等效面积圆的直径,即为心肌细胞平均直径。
1.7 统计学处理
实验结果以±s表示,采用SPSS 11.5 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比较用q检验。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血清脂联素、IL?6水平的变化
腹主动脉结扎术后8周,心肌肥厚组大鼠血清脂联素、IL?6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3.55、87.63,q=11.23、18.66,P<0.01);治疗组血清脂联素、IL?6水平与心肌肥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5.62、10.66,P<0.01)。见表2。
2.2 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脏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3组大鼠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肌肥厚组心脏质量、心脏质量/体质量比值、左心室壁平均厚度、心肌细胞平均直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3.57~329.93,q=3.41~31.83,P<0.01)。治疗组心脏质量、心脏质量/体质量比值、左心室壁平均厚度、心肌细胞平均直径与心肌肥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3.11~31.08,P<0.01);心脏质量、心脏质量/体质量比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0.30、0.75,P>0.05);左心室壁平均厚度、心肌细胞平均直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q=6.64、3.89,P<0.01)。见表3。
2.3 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AdipoR1、IL?6 mRNA表达的影响
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心肌肥厚组大鼠心肌中IL?6、AdipoR1 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9.73、56.45,q=8.89、13.44,P<0.01)。应用辛伐他汀治疗6周后大鼠IL?6、AdipoR1 mRNA的表达与心肌肥厚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q=4.44、12.54,P<0.01)。见表4。 表1 扩增待测基因及内参基因所用引物基因(略)
表2 各组大鼠血清脂联素、IL?6水平的变化(略)
表3 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脏病理学改变影响(略)
表4 辛伐他汀对大鼠心肌细胞因子AdiptR1、IL?6 mRNA表达的影响(略)
3 讨论
临床上高血压、心脏瓣膜病等压力负荷增加引起心肌肥厚,进而发展为心力衰竭较常见。近年来发现脂联素的缺乏与心肌肥厚有关。在脂联素缺乏的小鼠体内,压力超负荷导致心肌向心性肥厚与心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增多和AMP激活的蛋白酶(AMPK)信号传递减少有关[3]。脂联素通过活化AMPK信号来调控缺血组织的血管生成[4],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一条重要的信号传导通路,即脂联素?AMPK?磷脂酰肌醇?3 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一氧化氮合酶(NOS) 信号轴,在心肌培养中脂联素激活AMPK,从而抑制心肌肥厚的信号传递。IL?6是最具代表性的致炎症细胞因子,其分泌与TNF?α和IL?1β直接相关,IL?6 及其相关细胞因子通过剌激其共同的gp130 受体亚单位在心肌细胞的表达而影响心肌肥厚状况[5]。脂联素与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密切相关,脂联素可以通过调节ERK途径抑制 IL?6的表达。炎症递质如TNF?α和IL?6 水平增高均能抑制和减少脂联素在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和分泌[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辛伐他汀对压力超负荷大鼠APN、IL?6及心肌肥厚影响(2)在线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