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脂质体用于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3 受体介导的脂质体
受体介导是指借助于受体与配基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将配基标记的脂质体复合物靶向到含有配基特异性受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既可提高脂质体的靶向性,又可促进脂质体进入细胞内。比如叶酸受体(FR)和转铁蛋白受体(TR)通常都在肿瘤细胞过度表达。Wang等[6]制备了粒径160nm的叶酸-PEG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叶酸介导的内吞作用使得脂质体在体外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转染活性显著增加。Pirollo等[7]用转铁蛋白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包封抑癌基因RB94质粒,尾静脉注射给膀胱癌小鼠,结果表明经转铁蛋白修饰显著增强了阳离子脂质体的肿瘤细胞靶向性。
2.4 磁性脂质体
磁性脂质体是指在脂质体中掺入铁磁性物质,当进入体内后,在体外磁场的作用下,将DNA快速牵引至细胞表面,这种“磁转染” (magnetofection)技术已成为非病毒基因载体中一个新的发展分支。Chunmao Wang[8]等将磁性纳米材料与质粒DNA和脂质体2000结合形成脂质体复合物,同时进行了体外转染A549细胞和体内转染荷瘤小鼠,并且与脂质体2000转染作对比。结果表明,磁性转染的体外转染效率是普通脂质体转染的3倍,达到了64.1%,在体内对荷瘤小鼠IGF-1R蛋白表达的抑制率也大大增加。
2.5 脂质-鱼精蛋白-DNA复合物
脂质-鱼精蛋白-DNA复合物(LPD)是进年来在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基础上研究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非病毒基因载体。LPD与传统的阳离子脂质体-DNA复合物相比,能更有效地缩合DNA,同时因为鱼精蛋白有细胞核靶向能力,因此对细胞的转染率也更高[9]。
孙逊[10]等用DOPE和DDAB制成空白脂质体,然后与p-ORF-lacZ质粒,及鱼精蛋白结合构成LPD,转染张氏肝细胞和HepG2肝癌细胞,结果显示LPD对细胞的转染能力均高于脂质体-DNA复合物和商品化脂质体2000。陈金亮[11]等首先采用低分子量聚乙烯亚胺和酰氯胆固醇合成了pei800-chol,然后以大豆磷脂、胆固醇为脂质膜材制备聚阳离子脂质体,最后构建了聚阳离子脂质体-鱼精蛋白-DNA复合载体,显著提高了质粒的转染效率。
2.6 细胞穿膜肽修饰的脂质体
细胞穿膜肽(cell penetrating peptides,CPPs)是一类少于30个氨基酸的小肽片段。能穿透细胞膜、细胞核膜,携带大分子物质进入胞质和胞核发挥生物效应[12]。TATp是最常用的CPPs,来源于HIV-1编码的转录激活因子。Tseng等[13]研究发现用TATp修饰的脂质体的转移与连接到脂质体表面的肽分子的数量有关,连接的TATp越多越易进入细胞。
Gupta等[14]用TATp修饰的脂质体包埋质粒GFP (pEGFPN1),对裸鼠脑肿瘤进行瘤内注射,以未修饰脂质体做对照,结果显示其明显增强了目的基因在肿瘤细胞的表达而不影响肿瘤附近的正常细胞。八聚精氨酸(R8)是另一个广泛使用的CPPs。Zhang等[15]用R8修饰的脂质体包埋siRNA转染SK-MES-1肺癌细胞,其转染效率显著高于脂质体2000介导的转染,能有效抑制靶基因的表达,明显降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在血浆中也显示了很好的稳定性。
2.7 其他
为了提高靶向性,达到高效低毒的目的,研究者们还进行了各种尝试。Li Qiang[16]等将阳离子脂质体与仙台病毒融合制成阳离子膜融合脂质体,其转染效率明显高于阳离子脂质体。孙瑞琳等[17]将多聚胺阳离子脂质TC-chol与DOPE结合,转染质粒PIRES2-EGFP入hele细胞,结果表明由TC-chol与DOPE制备的聚阳离子脂质体,可以提高转染效率。Sawant等[18]制备了PEG-PE和TATp修饰的智能脂质体,PEG和PE间由pH敏感的腙键连接,TATp连接到PEG末端。这种脂质体能被癌细胞大量摄取,给小鼠瘤内注射此脂质体介导的pGFP,72h后目的基因大量表达。Keita等[19]构建一种用甘露糖修饰的甘露糖-PEG2000-囊泡脂质复合物,联用超声技术,使得基因在抗原递呈细胞上的表达提高了500-800倍。 随着人们对生命基因基础的认识不断深入,脂质体由于其在基因载体和药物载体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分子生物领域和临床应用方面达到了空前的影响。作为基因转移的重要工具,脂质体结构简单,构建容易,已成功用于多种基因的转染,且DNA/脂质复合物的毒性和免疫原性也较小,有利于临床治疗的开展,一些成功的商品化制剂且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方法,已经被美国癌症协会批准为临床基因治疗的第一方案。然而,其发展道路仍存在诸多障碍,如脂质体稳定性较弱,保质期短,生产成本也相对偏高,极大地限制了它的推广和应用。为了充分发挥脂质体在疾病的基因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者正不断进行材料的选择和制备方法的改进,以及多种新型脂质体技术综合应用,以期研制出成本更低、稳定性更好、靶向性更准的新型脂质体,这同时也是脂质体研究的方向。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新型脂质体用于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2)在线全文阅读。
新型脂质体用于肿瘤基因治疗中的研究进展(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