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讨 论
大黄附子汤主治寒积里实证,本方意在温下,重用辛热之附子,温里散寒,止腹胁疼痛;以苦寒泻下之大黄,泻下通便,荡涤积滞,共为君药。二药为典型的寒热配伍,以大黄之苦寒佐制附子刚燥之性,一热一寒,温通并行,辛苦通降,相反相成[7,8]。可见,大黄附子汤产生的通便作用,从传统的中医理论观点认为是大黄苦寒的药性引起泻下所致,从现代药理来分析应该是其所含的番泻苷、大黄酸苷等成分起作用。而组方中的附子、细辛,则因其温热之性起到中医的温中镇痛作用,其中附子中的去甲猪毛菜碱,细辛中的细辛挥发油能起到一定的镇痛作用。本实验证明大黄附子汤对实验动物有明显的通便和镇痛作用,此作用可能与大黄附子汤中各中草药的药理作用有关,至于其具体的作用机制或明确的物质基础则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仲景.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古籍出版社,1997:39.
[2] 李旋珠. 大黄附子汤作用机理与临床运用析要[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2):145-146.
[3] 彭成,罗 亮.过食酸味所致脾虚机理的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9,13(6):13-15.
[4] 彭成,王岚,赵小梅. SD大鼠阳虚便秘模型的建立及评价[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0(3): 407-409.
[5] 唐春萍,江涛,陈少仪,等. 高良姜总黄酮对兔离体回肠运动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6,22(5):23-25.
[6] 刘印忠,马德禄,靳珠华,等.大承气汤颗粒剂对正常豚鼠离体回肠运动的影响[J].天津药学,2002,14(1):28-30.
[7] 曾吕霞.大黄附子汤在急腹症治疗中的运用体会[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4,25(5):16.
[8] 李进龙,魏广平,王娟.大黄附子汤治疗肠梗阻21例[J].陕西中医,2002,23(12):108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大黄附子汤的镇痛作用和对阳虚便秘动物肠运动的影响(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