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头皮冠状切口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防治(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2-08-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4  并发症及防治 
    4.1  面瘫  涵光等[7]对10例选择冠状切口的颧骨骨折病例观察,9例发生暂时性面瘫[3]。头皮冠状切口径路的要点在于保护面神经额支,关键在于寻找颞浅脂肪垫。颞区解剖层次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颞浅筋膜或颞顶筋膜、颞深筋膜浅层、颞浅脂肪垫、颞深筋膜深层、颞深脂肪垫及颞肌, 其中颞顶筋膜、颞深筋膜浅层及颞深筋膜深层的解剖与术中面神经额支的保护关系密切。在颧弓上方,面神经额支行走于颞顶筋膜深面、颞深筋膜浅面,颞深筋膜在颞融合线处分为浅层和深层,分别覆盖在颧弓外面及内面,两层之间即为颞浅脂肪垫。逐层切开皮肤、颞顶筋膜及颞深筋膜浅层后,在其下方找到颞浅脂肪垫,在颞浅脂肪垫中向前下锐性分离暴露颧弓、颧骨及眶外侧壁,这样面神经额支可包在浅部的组织瓣中一同被翻起来而受到保护[8~10]。 
    4.2  麻木  头皮麻木和感觉异常常难以避免。患者头皮顶区后部2.0~3.0 cm范围内出现持续麻木和感觉异常,或恢复期诉头皮疼痛,亦可出现颧部皮肤麻木,大多在1~5个月内即可恢复[11]。顶部麻木系切断了眶上神经末梢支所致,此种麻木常不可避免。颧部麻木系术中切断颧神经颧面支;恢复期头皮疼痛可能与眶上神经束的牵拉有关。因此,术中应尽可能保留额神经颧面支,避免或减少对眶上神经束的牵拉。这些症状均在术后一定时间内的恢复表明,头皮神经分布区相邻区域的广泛吻合是发生代偿修复的重要解剖基础。 
    4.3  疤痕与脱发  头皮冠状位切口在面部的明显部位基本上不遗留较大的疤痕。Tanaka等[12]报道有5%的患者术后出现秃发。与术中切口未沿毛囊方向、过多使用电刀止血、钳夹时间过长、创缘对位欠佳、伤口裂开及家族性秃发有关。顺毛囊方向切开头皮至帽状腱膜下,切口边缘用头皮夹止血,分离平面在帽状腱膜下进行,头皮内出血尽量不用电凝止血,可减少毛发损伤。对不同年龄和某些特殊病例应注意顶部切口线的选择,年少者和家族有秃顶趋势者,切口应远离发际线,以免随年龄增长和秃顶的发展使切口线暴露。额部后缩发际线较高可将切口线置于发际线交界处。切口应分两层减张缝合,创缘准确对位,可减少粗大瘢痕的发生。为了最大程度地暴露颧骨颧弓,耳前切口是必要的,有时甚至需要达到耳垂水平,因此术者应该在不影响手术视野的前提下减少耳前切口的长度。 

   4.4  鼻眶区肥厚  应用冠状切口用于鼻眶区的显露,即使在细致的复位重建后亦可出现鼻眶区肥厚,尤以鼻眶谷明显。其原因是冠状头皮瓣的简单复位并不能保证与下方骨组织紧密接触[13],提示冠状切口涉及鼻眶区的手术,术中应制备塑料鼻夹板或其它支撑衬垫,术后7 d内加压,使鼻眶区软组织与下方骨组织紧密贴合,形成鼻眶谷[11,14]。 
    4.5  头皮下血肿  头皮下血肿的发生与术中血管结扎不牢、术后加压包扎不牢固、引流不通畅有关。有报道发生率为6%[15]。若血肿较大怀疑是动脉出血时,应及时打开创口止血;血肿较小可采取穿刺抽吸、畅通引流、加压包扎等措施。 
    4.6  面部软组织下垂、颞窝凹陷  软组织广泛剥离,于缝合前未将软组织复位,造成面部软组织下垂,患者显得苍老,影响容貌。夏德林等[10]报道面部软组织下垂、颞窝凹陷的出现率为5.4%。因此在缝合切口前应将移位的软组织复位,并将颞区皮下组织用粗丝线上提悬吊在颞顶筋膜上,特别注意将外眦和眉外侧区上提[15]。文献报道有颞窝凹陷的发生,可能与颧颞区重度损伤或颞中动脉损伤有关[16]。颞中动脉自颞浅动脉在颧弓水平或颧弓下方发出,越颧弓和面神经额支表面,分支供应颞深筋膜和脂肪。基于这一点,提示术中应尽可能保留颞中动脉。在颞肌无移位、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发生颞肌萎缩的机制不明,可能与外伤直接压迫肌肉和脂肪垫有关。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医药类头皮冠状切口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防治(2)在线全文阅读。

头皮冠状切口的临床应用及并发症防治(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lunwen/yiyao/12097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