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前影后话商贾(5)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从现实窘困到梦里辉煌——以贫富差距为背景的欲望之梦
阿拉伯蒙昧时期的游侠诗人塔阿巴塔·舍拉,是纠集草地英雄,打家劫舍的“好汉”(以当时的道德标准,前面已有论述)。他有一首描绘他的理想的诗,这样写道:
“既不高兴,也不悲伤
祸福临头,缄默不语
多少希冀,多少努力
天涯四海,遨游四方
中午在这个沙漠,黄昏又流落他乡
恰似一头野驴,他孤独地
翻过条条崎岖险阻的山岗
他前进,不停息
他向前,不松弛,远比狂风快疾
竭力支撑起沉重的眼皮,他的心仍然
觉醒,时刻等待着
抽出犀利青龙剑,插进糜集的敌人的心房” 这是一位像昂泰拉一样,只是不如昂那么有名的,但也有很多传说的诗人。他的诗很朴素,很简单,反映了沙漠诗人在空空旷野中同样空空的思维——非哲理性的,浅层的。他的理想仅仅是行走,不受任何阻拦的行走,如有阻拦,那么,来一场硬仗吧。
阿拔斯王朝后期,巴格达已经是一座高度国际化的繁荣都市,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和国际政治中心,正如同一百多年以前的唐朝长安一样。市井民风,早已不同于游牧时期。社会经商风气的普遍与商人名利双收的局面,刺激了市民对于财富的渴望与追求。富商毕竟是少部分的,经商贸易的繁荣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社会财富,但财富不可能流入溢满每一个家庭。财富不均,贫富悬殊,这时表现得十分明显。另一方面,在以金钱为主导的商业社会中,发迹机会相对比较多,财富的转移,资产的流动,地位的变化,可以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经商致富可以循规蹈矩,兢兢业业,但海外冒险,或以个人特长赢得统治者的青睐,获得财富来得更快,财产的增值幅度也更大。艾布·勾尔与艾布·绥尔原本流落异地,一文不名,靠自己的口才,“只此一家”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动用国王的势力,一举成名,名利双收;辛伯达航海每次归来,都能赚上一笔,好好享受。
但得天独厚的条件不是人人都有,出海冒险的风浪不是人人都能承得住。占据人口大部分的城市小工业者和贫民,或破产的商人,所处经济地位较低,却有对财富的热切渴求与盼望,而难以实现。在文学作品中,尤其是《一千零一夜》这样由说书人在市井街头吸引听众的故事,往往更会贴近街坊邻里的生活,捕捉他们的心态,超越现实可能,将这种心态演变为幻觉,达到欲望的虚幻存在,起到慰藉的作用。
《睡着的人和醒着的人》(一译《睡着的国王的故事》)讲述了一个阿拉伯的“庄周梦蝶”的故事。纨绔子艾布·哈桑将老父的遗产挥霍殆尽之后,终于醒悟,不再接待狐朋狗友,甚至只招待过路的陌生人,从不让交情进一步深化。哈里发哈伦·拉希德路过他家门口,被请进家中吃饭饮酒,受到慷慨热情的招待。拉希德很是欣赏他,知晓他只与陌生人交往的缘故后,用药让他睡着,将他带进宫中,吩咐奴仆们第二天以哈里发的名号对其相称,以哈里发的待遇伺候他。艾布·哈桑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醒来,大吃一惊。奴仆们演技高超,艾布·哈桑糊里糊涂,半信半疑,真的哈里发拉希德在帘子后面乐得肚子痛。艾布·哈桑不再害怕之后还号令惩罚的四个坏邻居,给母亲送了钱财。载歌载舞度过一天之后,第二天拉希德就将还在熟睡的艾布·哈桑送回家中。艾布·哈桑醒来还以为自己是哈里发,刚要发号施令,却看到母亲的脸庞。因为不相信自己的处境,还被人当做疯子受了很大折磨。当拉希德第二次光临他的家,闹剧又一次上演。拉希德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告诉了艾布·哈桑真相,并赐他婚姻,庇护他生活。
艾布·哈桑将钱财挥霍一空后,他的母亲吟道:
“我的钱少了,亲友远离我去
我的钱多时,人人亲近我
朋友啊,亲属啊,为钱交我
一旦钱财尽空,只剩孤独的我”
诗句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已经出现趋“金”若鹜的情况。拉希德在做客时问艾布·哈桑有何要求,艾布·哈桑回答说:“我要是得势,掌握大权时候,就非发泄心中的愤恨不可。”权欲之心昭然示人。这故事中出现了梦一样的处境变换,这故事的本身其实就是一个梦,一个可以让欲望在虚幻中实现的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灯前影后话商贾(5)在线全文阅读。
灯前影后话商贾(5).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