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自我审视与潜能发掘的正反馈过程促进了人格的健康发展。当不足或过度的自我审视和不够深入的潜能挖掘即不完全的自我实现都会造就人格的不健康发展。
4.在自我实现观视域下进一步提出发展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教育措施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多元智力的核心在于认真地对待个体差异[8]。所以在教育的过程中要认真对待个体差异使其能了解到自身最深处的价值观和注意力焦点,不受外在的行为所影响,让人真正地去认识自己,客观地看待自己,在这状况下,使大学生了解自身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所向,树立自信,根据自身特点,量身定制符合自身的发展目标,从而认识到自己的需要与恐惧,我们一直强调的也是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的核心,我们相信人可以解放与发展其自身,相信人是由内在驱动力成长的,所有的教育和文化都是在发掘这样的潜能,高校教育便是催化剂,也是在发育人格完善前的保护地。
在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新兴形势下,社会的转型促使教育形式的转型,我国教育也由“应试教育”逐渐转化为“素质教育”,更使大学生主体意识得到加强,这也必然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跟上时代改革的步伐,即以人本主义自我实现为基础着力建设高校校园文化氛围,使得大学生群体在该文化氛围的濡染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和健康人格的群体,能都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此,简单提出三点相关建议。
4.1坚持建设人本主义下的校园精神文化,减少强功利性和强娱乐化的校园文化活动。
以商业、娱乐为目的活动在校园文化中体现得日渐显著,娱乐化倾向较强的校园文化活动很可能在无意识中造成参加动机的偏差,参与行动过分讲求利益目标或者贪图享乐,都会导致学生人格发展朝着不健康的趋势发展。根本性的改善措施应从校园文化建设开始,校园文化包含多个方面,其中精神文化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校园精神文化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无穷动力,它最终通过大学生自身的内化行为完成健康人格的塑造[9]。在良好的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学生能够促进自身的思想观点,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对大学生的思维、生活方式和日常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4.2通过主客观的互动发现学生的基本性格,将完善学生人格作为教学的长久目标。
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坚持主客观的互动来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师生作为校园文化的客体,他们在改变校园文化,发展环境的同时,校园文化也在通过自身的作用改变和影响着他们,促使他们人格朝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大学生群体也是在校园文化中通过师生互动来实现健康人格的发展。九型人格理论是一个让个体更好认识自我的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心理咨询活动,社会实践课程或者思想教育课程等多种校园文化形式,让教师根据九型等人格理论可以找到学生的基本类型,让学生认识到其本身的人格类型,并以此引导学生消除对自身的错误看法,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实现自我性格完善准备好基础。
4.3增强学生群体对社会形势的教育,促进学生的自我实现。
马斯洛依据他所建构的人的内在价值论,把人的自我实现的动力归结为“人性的压力”,在人自身的自然中寻找自我实现的途径。认识自身的内在价值,内在需求,按照需求能次的递进在基本需求满足后,全力以赴追赶更高级的需求,最终自我实现[10]。加强现今社会形势的教育,让学生更深刻理解社会需要和自身价值以及想创造的价值方向。个体只有把自我实现与社会需求统一结合,所创造的价值才会被社会认可,那么个体的自我实现在具有价值和意义。
5.总结
自我审视与内在潜能的发掘对形成健康人格有重大的影响,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个体人格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只有从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下出发,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才能更好的推进,大学生群体才能更好地发展。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英语论文人本主义自我实现观下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反思(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