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剥夺违约获益”遏制效率违约
在效率违约背景下,若合同标的物为种类物,赋予当事人购买替代物的权利当然为最佳选择。若标的物为特定物,且无判予实际履行的可能和必要,购买合同替代物的损害赔偿就没有适用的可能。此时遏制效率违约必然要转换角度,两大法系均将焦点从守约方的损失转向了违约方的获益,即剥夺违约方的违约获益并将其赔偿给 守约方,实现补偿的目的且防止违约方不当得利。英美法系称之为违约获益赔偿责任(disgorgement damages for breach of contract),大陆法系的日本学者称之为“吐利型损害赔偿责任”。[13](P62)
(一)剥夺违约获益遏制效率违约的基础:阻止违约方不当得利
允诺人之所以选择违约,关键是违约损害赔偿的数额小于合同履行的成本。购买替代物权利是赋予允诺人自己实现履行利益的方式,其仍然关注受诺人的财产损失;而剥夺违约获益关注的是允诺人的违约获益,反对其从中不当获利,合同法中融入了不当得利的因素。
早在1959年John Dawson提出,在特定物买卖和特定人提供服务的场合,若违约人一物二卖或者拒绝提供服务,若违约人的获益是确定的,可以将其作为金钱性质的替代救济模式。[14](P175, P187) Edward Yorio教授认为,为了维护合同法的完整性,必须保护此种原告要求被告吐出违约获益的权利:否则允诺人在受允诺人起诉之前会简单地通过完成不可逆的违约,而破坏实际履行。[15](P1402)
实际上,违约获益与侵权获益同时存在,只是当期待利益大于或等于违约获益时,赔偿期待利益就掩盖了违约获益。在受诺人无财产损失,或财产损失无法计算,违约获益就会凸现出来。既要保证守约方获得充分救济后处于合同得到履行的状态,同时又要防止违约方从效率违约行为中不当得利,剥夺违约获益就成为赔偿的核 心。违约获益可以表现为履行成本的节省,也可以表现为转卖价格与合同价格之差。若违约获益也无法计算时,可以根据违约方与守约方协商解除合同所应支付的对价来确定。当然在违约获益的计算中,必须要考虑到非违约因素对违约获益的贡献,若不将此部分扣除,又会导致守约方的不当得利。[16] (P559-586)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法学类效率违约遏制论——以完善违约损害赔偿责任为线索(5)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