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编制土地整治规划图件。 举报 Dims 当前离线 精华 22
Dims 发表于 2012-2-18 15:26:53 |只看该作者 3# 第二章 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成效 第一节 实施总体情况 根据嵩明县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到2010年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988.7公顷;但《嵩明县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确定,到2010年,嵩明县现辖四镇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新增耕地2390.7公顷。据初步统计,规划期间,实际完成新增耕地量约1200公顷,超额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任务,实现了建设占用耕地补大于占,但一些退耕还林生态建设占用的大量耕地还难以弥补。 表2-1 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目标情况 单位:公顷 镇名称 阳镇 林镇 街镇 栏江镇 重(%) 农地整理 21.08 4.37 9.25 9.7 1.86 农村居民点整理 82.32 19.69 4.27 土地复垦 4.17 43.97 2.01 土地开发 315.7 489.14 157.27 1234.02 91.86 总计 340.95 575.83 166.52 1307.38 100.00 因嵩明县行政区划调整,对上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际完成情况较难单独评价。在此,以近年来嵩明现辖区四镇范围内完成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新增耕地以及投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 从近年来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看,嵩明县的土地整理项目总体上是土地开发和整理并存,土地开发新增耕地率约83%,土地整理新增耕地率约4.7%。就资金投入来看,每公顷约2.5万元。投资标准相对较低,这主要与上轮规划期间开发整理难度较低有关。随着易开发整理土地资源逐步整治完毕,进一步开发整理土地的成本将加大。 表2-2 2006年以来部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情况表 开发(公顷) 序项目名称 号 新增耕地 新增率 整理(公顷) 新增耕地 新增率 建设规模 (公顷) 投资规单位面模 积投资 (万(元/元) 公顷) 规模 规模 1 杨桥乡月家土地整理项目 小街镇阿古龙等(5)个村土地整理项目 嵩阳镇大庄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139 12.5 8.99 139 180 12950 2 926 48.87 5.28 926 2016.21 21773 3 105.22 81.23 77.2 103.95 5.72 5.50 209.17 691.61 33064 4 杨林镇核桃等(2)个村土地101.93 86.54 开发整理项目 牛栏江镇古城村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杨林镇老余屯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84.9 42.34 1.76 4.16 144.27 577.46 40026 5 16.99 14.31 84.2 36 3.36 9.33 52.99 191.74 36184 6 44.83 36.61 81.7 55.15 5.12 9.28 96.38 351.08 36427 7 杨桥乡龙街等(4) 个村土地整理项目 小街镇匡郎等(2) 个村土地整理项目 总计 976.6 36.53 3.74 976.6 2800.36 28675 8 671.76 24.52 3.65 671.76 1838.85 27374 268.97 218.69 81.3 2950.8 138.38 4.69 3216.17 8647.31 26887 第二节 实施成效 一、补充了耕地数量,提高了耕地质量 上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期间,嵩明县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力度,为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目标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通过农田整理,促进了农田集中、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了耕地质量,增强了耕地粮食生产生产能力。在补充耕地数量的基础上,农田整理大大提高了耕地质量。土地整理后,项目区农田普遍建成高产稳产农田,生产能力提高10%左右。 二、土地整理加快了土地流转,提升了农业发展水平 通过土地整理,实现了耕地“集中连片、田块平整、渠网配套、道路畅通”,为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例如,小街农业示范园区,正在是小街镇大规模连片农田区域基础上,同时,综合考虑实现了土地的集中连片,便于土地流转,新园区围绕境内原省级花卉园区发展,并致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农业示范园区。 专栏一 嵩明现代农业园区规划面积近30平方公里,在原省级花卉园区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园区核心区面积3000亩,未来三年核心区面积将达到10000亩。目前,园区已有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工作室落户,有来自荷兰、英国、韩国等国的15家国际和国内知名花卉企业。根据规划,园区将继续以工程农业模式开展建设,发展成为集花卉和蔬菜种植、都市农业观光、农产品交易、科技研发等为一体的综合型农业示范园区,带动嵩明现代农业发展,成为昆明乃至云南重要的农业示范园区。可以说,土地整治对促进园区落户嵩明,具有重要的作用。 三、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土地整理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了人均耕地,促进了农民增收。通过农田整理,耕地集中连片后,便于发展规模农业,例如,嵩阳镇盟台东路村委会,包括7个自然村,很多村把土地承包给外来企业,种植蔬菜,现有20多家企业,每家租地30亩左右,租金1200元/亩。 四、土地整理迈向土地综合整治,土地整理目标多元化 上轮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期间,特别是自2005年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全国众多地区开始大力推进涵盖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三集中”,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政策出台,使土地整理真正走向“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方向。嵩明县各镇结合各自产业发展情况,编制了迁村并点方案,并先后有杨林镇龙保村、牛栏江四营村、小街镇小街村以及嵩阳镇部分村庄开展试点,按照城乡建设用地增加挂钩的思路,实现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协调互动。 专栏二 涵盖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的土地整治打通了统筹城乡建设用地的通道,并把土地的专项费用集中投入到土地整治和村庄建设,成为城市支持农村的切实之举。嵩明县也顺应发展形势,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例如,为支持省级农业园区——杨林工业园区建设,带动区域城镇化发展,针对周边区域农民就业非农化的情况,已经在工业园区兴建了龙堡安置点,集中安置杨林龙保、新村、官渡、官庄四村,新安置点纳入社区管理;通过集中安置,不仅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而且节余建设用地1000多亩,用于园区建设。土地整理成为统筹城乡、保障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举报 Dims 当前离线 精华 22
Dims 发表于 2012-2-18 15:28:33 |只看该作者 4# 第三章 土地整治的经济社会形势 第一节 经济社会状况 一、地区经济较快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高速增长。“十一五”期间,嵩明的地区生产总值一直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增长率高达16.7%。2009年,嵩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1亿元,受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仍达到12.2%。到2010年,嵩明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6亿元,增长率为15.2%[1]。 图3-1 “十一五”以来嵩明县地区生产总值变化 ——财政收入迅速增加。“十一五”期间,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嵩明县的财政总收入也实现飞速增长,由2005年的31831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94151元,年均增长幅度高达31.1%。
图3-2 “十一五”以来嵩明县财政收入变化 二、工业产值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有所提升 ——工业总产值快速增长。立足“工业强县”战略,以杨林省级工业开发区为重要平台,“十一五”以来,嵩明工业总产值一直保持稳定迅速增长,增长率均保持在20%以上,工业总产值也有2005年的24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62亿元。到2010年,工业总产值达到81亿元,增长率达到28%。
图3-3 “十一五”以来嵩明县工业总产值变化趋势图 ——产业结构有所优化。嵩明县总体发展水平不高,2005年,一产比重仍然超过30%,“十一五”期间,随着工业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嵩明县规划文本及说明 - 图文(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