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承兑汇票到期垫款处理。 &7:承兑汇票到期备款后的支付。
@2:保函类业务
&1:保证金收取。 &2:保函开立。 &3:垫款处理。 &4:注销处理。
(3):代理类中间业务。
@1:代发类。
&1:代发工资。
@2:代扣类。
&1:代扣水电费、煤气费、有线电视费。 &2:代理基金类业务。 &3:代理保险类业务。 &4:代理债券类业务。
中间业务基本功能
3.4.3.1.4. (1):签约。
(2):费用的计算。 (3):费用的收取。 (4):资金的归集与划转。
3.4.4. 结算类业务
结算类业务体现了商业银行的一个最基本的职能,支付中介的职能。商业银行承担着货币经营的职能,通过存款在账户上的转移代理客户支付,在存款的基础上为客户兑付现款等,成为工商业团体和个人的货币保管者、出纳者和支付的代理人。这样,以商业银行为中心,形成了经济社会无始无终的支付链条和债权债务关系。结算功能的发挥,大大的减少了现金的使用,节约了社会流通费用,加速了结算过程和货币资金周转,极大
21 / 44
的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尤其近年来人民银行推出的大额支付、小额支付类业务,全程使用了电子化的服务方式,提高了资金的划拨速度,提高了资金的周转速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3.4.4.1.
(1):支票 (2):本票 (3):汇票
结算类业务的品种
(4):承兑汇票 (5):汇兑 (6):委托收款 (7):托收承付 (8):信用卡
3.4.4.2.
(1):支票 (2):汇票
村镇银行最需要开办的结算类业务品种
(3):承兑汇票 (4):汇兑 (5):委托收款
3.4.5. 交换类业务
是指在同一个城市(或区域)范围内,各商业银行之间将代收、代付的票据,定时、定点集中相互交换,并清算资金收付方法。同城交换一般由人民银行集中监督并清算资金。票据交换完成后的应收款、应付款的总额最终必须通过中央银行集中清算交换才能实现轧差。一般来讲交换的场次一天有二场,即上午一场,下午一场。年末一般有四场交换,年末的第四场交换是退票场。
22 / 44
交换的介质一般支票、本票、汇票、承兑汇票、进账单等。
3.4.5.1. 交换类业务功能
(1):提出记贷
(2):提出记借(收妥抵用) (3):提入记贷 (4):提入记借 (5):退票处理 (6):头寸记账
3.4.6. 贸易融资类业务
贸易融资是指在商品交易中,银行运用结构性短期融资工具,基于商品交易中的存货、预付款、应收账款等资产的融资。贸易融资中的借款人,除了商品销售收入可以作为还款来源外,没有其他的生产经营活动。
3.4.6.1. 贸易融资业务品种
(1):进口押汇。是指开证行在收到信用证下的单据,审单无误后,根据其与开证申请人签订的《进口押汇协议》和开证申请人提交的信托收据,先行对外付款并放单。开证申请人凭单提货并在市场销售后,将押汇本息归还给开证行。
(2):限额内透支。是指银行根据客户的资信情况和抵(质)押、担保情况,为客户在其银行的往来账户上核定一个透支的额度。允许客户根据资金的需求在限额内透支,并可以用正常经营中的销售收入自动冲减透支的金额。
(3):进口代付。是指开证行根据与国外银行(多为其海外分支机构)签订的融资协议,在开立信用证前与开证申请人签订《进口信用证项下代付协议》,到单位凭开证申请人
23 / 44
提交的《信托收据》放单,电告国外银行付款。开证申请人在代付到期日支付代付的本息。
(4):打包放款。
(5):出口押汇。是指采用托收结算方式的出口商在提交单据后,委托银行代向进口商收取款项的同时,要求托收行先预支部分或全部货款,待托收款项收妥后归还银行垫款的融资方式。
(6):假远期信用证。假远期信用证。是指开证行开立的规定汇票为远期,开证/付款行即期付款,且贴现费用由开证申请人负担的融资方式。
(7):保理。又称托收保付,出口商将其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订立的货物销售/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提供保理服务的金融机构),由保理商向其提供资金融通、进口商资信评估、销售账户管理、信用风险担保、账款催收等一系列服务的综合金融服务方式。它是国际贸易中以托收、赊账方式结算货款时,出口方为了避免收汇风险而采用的一种请求第三者(保理商)承担风险责任的做法。
(8):票据贴现。即持票人将经过承兑的未到期商业票据转让给贴现人(银行或中央银行)。持票人由此提前获得扣除贴现利息的票款的行为。贴现分为贴现(单位向商行申请贴现)、转贴现(商行将票贴现给另一家商行)、再贴现(商行将票据贴现给中央银行)三类。属于票据融资,第一种贴现属于银行贷款范畴。贴现的票据一般只限于国内票据。贴现业务属于国内银行业务。
(9):福费廷。福费廷,也叫票据包买。是银行无追索权地买断出口商所持有的票据。它是国际结算项下的一种贸易融资工具。其关键点在于出口商一经叙做福费廷业务,即宣告放弃其对该笔贸易项下的一切相关权利。票据须经过出口商所在地银行出具相关保证。
3.4.7. 渠道类业务
银行的渠道类业务是指客户办理银行业务时选择的方式。传统的渠道指的是柜台渠道,从银行的角度来讲柜台渠道给银行带来了很大的成本,同时资源占用很多。我们现在指的渠道类业务是新兴的电子类交易渠道,包括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自助设
24 / 44
备,POS等渠道类业务,电子类渠道业务占用银行的资源少,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的支付方式,同时电子类渠道业务不受时间的限制,是一种全天侯的交易方式。
3.4.7.1. 渠道类业务种类
(1):网上银行 (2):手机银行 (3):电话银行 (4):ATM (5):CDM (6):POS
3.4.8.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指面临风险者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评价、风险控制,以减少风险负面影响的决策及行动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人们想出种种办法来对付风险。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风险管理一条总的原则是: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保障。 对风险的处理有回避风险、预防风险、自留风险和转移风险等四中方法。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是流动性、安全性、盈利性。
3.4.8.1.
3.4.8.1.1. 3.4.8.1.1.1.
风险类型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表现
市场风险实际上是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的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存在于银行的交易和非交易中。顾名思义,市场风险实际上包括利率的风险、汇率的风险、股市的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四大部分。由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从事股票和商品业务有限,因此其市场风险主要表现为利率
25 / 44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村镇银行系统建设分析- V0.1(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