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工程效率和质量。
(22)负责本标段设计文件的发放工作,建立健全收发文登记制度,并指定专人进行规范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过程中收到的设计文件能够按招标人要求及时准确的发放到各需求方。
(23)负责编制工程竣工文件指导大纲,及时督促、审查施工队编制各项基础内业资料和竣工文件,并对各类工程进行分档、建档、归档,编写施工技术总结,重点难点工程的专题技术总结以及工程施工竣工文件。
(24)组织工程竣工验交,负责竣工文件归档整理,办理竣工文件移交。 (25)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经理部领导交给的其他事宜。
4.8.4安质环保部职责
(1)宣传、贯彻、执行有关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业主的“苏州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暂行)”地规定,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原则,行使安全、质量的管理和监督检查职能。
(2)积极创建文明工程,负责本工程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文明施工和环保工作。制订工程质量目标及实现目标的实施措施。
制定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察管理制度,按照确定的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目标,加强施工质量和安全生产的监察工作,对施工全过程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实行全过程监控管理。
(3)负责编写发布安全、质量和环保工作标准,定期召开安全、质量工作会议,及时总结分析安全质量形势,提出预防安全、质量事故的建议和措施。组织质量、安全检查评比。
(4)负责组织安全质量监督检查,及时掌握各施工队安全、质量工作状况,严格安全、质量过程控制,总结推广安全质量先进经验,制止和纠正违章违纪行为,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消除安全、质量事故隐患。
(5)负责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严格按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规范施工现场环境。积极推行标准化作业,科学配置人、机、物诸要素,保证施工现场处于最佳安全状态。
(6)配合监理对单位工程、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对关键工序、重点环节实施质量监控。 (7)组织对伤亡事故和质量事故调查与处理,将处理结果呈报项目经理部。
(8)督促工程队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坚持按规范、标准监察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对违章操作、偷工减料等行为予以坚决纠正,并按规定执行处罚。
(9)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经理部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事宜。
4.8.5物资设备部管理职责
(1)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上级的物资设备管理政策、法规,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负责制定本级各种物资设备规章管理制度,并负责检查指导,督促、协调所属施工队的设备、物资管理工作。
(2)依据各施工队上报的主要施工设备、材料计划,负责汇总上报招标人所需各种主要设备和材料的计划。
(3)制定物资、设备的计划、采购、供应、管理规章制度,并抓好落实。
(4)检查指导所属单位施工设备的全面管理和工地物资材料的管理,考核各项设备、物资的消耗定额,加强成本控制。
(5)认真组织好设备、物资的招标采购工作。严把质量关,防止质量低劣的设备、物资进入施工现场。
(6)实施工程项目的工程物资、机械设备管理工作。按照工程技术部提供的工程物资需用量和施工机械设备需用计划,编制工程物资和施工机械设备采供计划,并向工程提供适时适量、完整配套、性能良好的物资、设备保障。
(7)建立物资、设备台帐,掌握物资、设备动态,根据工程需要及时调配。
(8)组织实施工程物资、机械设备的进场检查验收,收集工程材料、机械设备的质量证明资料(出厂合格证、质量试验单、验收单),并整理归档。
(9)实施工程物资、机械设备的现场管理,严格按物资存放、堆码标准保管工程物资,合理有序摆放现场机械设备。
(10)加强工程物资的计划、采购、供应、使用、回收全过程控制,实施定额供应,并确保工程赶工及突发应急事件所需工程材料。
(11)协调好现场设备的使用与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使设备充分发挥更大的效能。 (12)督促指导工程项目机械设备使用单位实施经常性维护保养,定期检查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情况,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13)认真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经理部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4.8.6协调部管理职责
(1)负责施工协调工作,协助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维护工地的正常施工秩序。 (2)维护工地交通管理秩序,协助交通管理部门处理交通事故。
(3)要求各单位加强工地的消防安全管理。负责检查各工地危爆物品的安全管理情况。 (4)根据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审批的占地文件和招标人与地方签订的补偿协议,协助招标
人对红线用地实施丈量,对地面的附着物实施清点,并依据有关规定协助做好拆迁和补偿工作。
(5)密切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及时通报情况、传递信息。 (6)积极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经理部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4.8.7中心试验室管理职责
中心试验室主要负责本标段试验检验工作,对本工程的各种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行试验和检验。
(1)中心试验室的各种试验工作,均应统一按合同列明的或正式颁布的国家有关工程试验的政策、法规、标准、条例、试验技术规则和业主对有关工程试验的规定进行。
(2)编制工程项目试验大纲,报经审核批准后,认真抓好实施。
(3)负责选定满足工程项目试验的试验方法、检验标准和技术规范;按照市政工程施工的相关要求及业主关于工程试验的规定选定具有合法试验资质的单位,委托试验。
(4)材料或商品构件运入现场后,应按规定的批量和频率进行抽样试验,不合格的材料或商品构件不准用于工程。并随时检查各种材料的储存、堆放、管理及防护措施。
(5)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对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已完成的结构物进行抽检。 (6)竣工验收阶段按技术规范要求配合验收部门进行验收试验,对加载试验或其他检测试验项目的试验方案、设备及方法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并请监理工程师对试验的实施进行现场检查监督。
(7)参加质量检查评比活动;参与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参与项目工程全面质量管理和QC小组活动,并指导工程队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QC小组活动。
(8)负责编制竣工试验文件,撰写试验专题技术总结,参与竣工验交。 (9)认真完成好项目经理部领导交给的其他工作事宜。
4.9施工队伍及任务划分
本着优质、高效、按期完成工程任务并有所提前的原则,充分利用我单位专业化施工的特点,本标段计划安排一个专业桩施工队、两个土方施工队、两个结构施工队和一个专业防水施工队负责本标段工程施工任务,其具体任务划分如下:
围护、桩施工队:负责本标段工程范围内所有围护结构、工程桩以及降水井的施工。 土方施工一、二队:两队在项目经理部的统一协调下,负责本标段工程范围内基坑土方开挖和回填的施工;
结构施工一、二队:负责本标段车站基坑内钢管支撑的吊装与拆除、钢筋混凝土支撑的施
工与拆除以及车站结构钢筋混凝土施工,并负责按设计做好结构内预埋件的预埋工作;
专业防水施工队:为确保车站防水工程质量,本标段特别安排专业附加防水施工队参加本标段工程的防水施工,其主要负责本标段外包防水层及各种接头(施工缝、变形缝、车站区间过渡段等)防水施工。
5.施工阶段与施工部署 5.1施工阶段划分
本标段车站全长约409.8m,场站长度较长,为充分利站位处未施工空地,并综合考虑工程工期要求及施工期间交通疏解需要,本车站施工拟采用分期分段施工。车站施工总体上可划分为八个施工阶段,各阶段施工任务及施工时间分述如下:
(1)施工准备阶段(2007年12月28日~2008年1月28日):建立组织机构,作好组织、技术准备;完成接桩复测加密施工控制点,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建构筑物作详细调查了解,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地下管线及障碍物进行详细探测,并进行保护或协调改迁;抓好施工队伍、材料、机具、设备进场,搞好三通一平,设置施工围挡,建好项目部及施工队临时驻地等。
(2)车站主体一期围护、结构施工阶段(2008年1月10日~2008年8月10日):施工车站主体一期(车站南北两端头部分)基坑围护地下连续墙、抗拔桩、基坑土方开挖、主体结构混凝土及防水等。
(3)车站主体二期围护、结构施工阶段(2008年5月1日~2009年1月31日):施工车站主体二期(一、三号线换乘段)基坑围护地下连续墙、抗拔桩、基坑土方开挖、主体结构防水及结构混凝土等;同时施工车站西侧风井基坑围护地下连续墙、抗拔桩、基坑土方开挖、结构混凝土及防水等。
(4)车站主体三期围护、结构施工阶段(2008年8月11日~2009年8月20日):施工车站主体三期(车站中部非换乘段)基坑围护地下连续墙、抗拔桩、基坑土方开挖、主体结构混凝土及防水等。
(5)车站主体内部结构施工阶段(2009年8月1日~2010年1月20日):施工车站站台、主体内部风道、上下楼梯、电梯井等内部工程结构。
(6)车站出入口一期围护、结构施工阶段(2009年5月1日~2009年9月10日):施工车站Ⅰ号出入口、Ⅱ号出入口、ⅢA号出入口、ⅣA号出入口、Ⅶ号出入口、Ⅷ号出入口、东侧风井、消防通道以及ⅢB号出入口、ⅣB号出入口、Ⅴ号出入口、Ⅵ号出入口先期施工部分。
(7)车站出入口二期围护、结构施工阶段(2009年9月11日~2010年1月20日):施
工车站ⅢB号出入口、ⅣB号出入口、Ⅴ号出入口、Ⅵ号出入口的剩余部分。
(8)完工收尾阶段(2010年1月21日~2010年2月20日):拆除围挡及临建、清理垃圾、工程整改、汇总工程施工资料、编制工程施工竣工文件,完成工程竣工交验和工程移交。
5.2施工总体部署
在本标段工程总体部署安排中,我们充分考虑下述因素:在确保招标文件要求的总工期和关键工期的同时,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避免顾此失彼;合理进行工序安排,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施工的相互干扰;尽可能开展平行流水作业,缩短施工工期;尽量做到各主要工序的均衡生产。
本标段工程施工的总体部署是:施工队伍进场后,迅速完成施工围挡等准备工作,突击围护结构及降水井施工,以上工作准备充足且基坑内地下水位降至设计标高以下后,开挖基坑,施作车站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防水,混凝土结构顶板达到设计强度后,按设计要求进行基坑覆土回填。
(1)本标段施工以车站主体为主,并且先期安排车站主体结构施工,车站主体绝大部分施工施工完成后再安排车站出入口、风道等附属结构施工。
(2)根据招标设计图纸主体结构分期施工设计及招标文件各期主体结构施工工期要求,本标段主体结构分三期实施施工。主体结构前一期基本施工完成后再进行后一期施工,各施工期本期主体结构安排平行流水作业。
(3)车站主体结构先施工车站南北两端头非换乘段,再施工中部换乘段,最后施工中部非换乘段。车站南北两端头段(车站主体一期)由车站两端向车站中部施工;换乘段(车站主体二期)由该段南端头向北端头施工;车站中间非换乘段(车站主体三期)分别由该段两端头向该段中部同时施工。
(4)车站西侧风井围护结构为地下连续墙,为减少连续墙施工机械的转场次数提高施工效率,该附属结构在主体结构二期施工时,安排与主体结构同期施工。
(5)车站出入口、消防通道及东侧风井附属结构安排在主体结构绝大部分施工完成后再进行施工。考虑出入口下穿城市道路需要进行交通疏解的实际,本部分附属结构分两期施工。一期施工:Ⅰ号出入口、Ⅱ号出入口、ⅢA号出入口、ⅣA号出入口、Ⅶ号出入口、Ⅷ号出入口、东侧风井、消防通道以及ⅢB号出入口、ⅣB号出入口、Ⅴ号出入口、Ⅵ号出入口先期施工部分;二期施工:ⅢB号出入口、ⅣB号出入口、Ⅴ号出入口、Ⅵ号出入口剩余未施工部分。
(6)结合本标段工程数量及工期要求,我单位拟派一个围护、桩施工队、两个土方施工
队、两个结构施工队和一个专业防水施工队负责本标段工程的所有施工任务的施工。
5.3工程总体施工顺序
本标段总体施工顺序具体见图2-2《苏州乐园站总体施工顺序框图》。
进场及前期准备工作 车站主体一期车站南端头围蔽 车站主体一期车站北端头围蔽 围护结构、抗拔桩、临时立柱桩施工 围护结构、抗拔桩、临时立柱桩施工 冠梁、临时中柱系梁及第一道支撑 冠梁、临时中柱系梁及第一道支撑 基坑土方分层开挖、围檩及支撑施工 基坑土方分层开挖、围檩及支撑施工 分段分层进行车站主体结构、防水及分段分层进行车站主体结构、防水及内支撑拆除施工 内支撑拆除施工 结构顶板土方回填至设计要求 结构顶板土方回填至设计要求 车站主体三期围蔽 车站主体二期围蔽 车站主体三期土方、支撑、结构、防水 车站主体三期顶板覆土完毕 车站出入口一期施工 车站出入口二期、车站主体内部结构施工
完工收尾 图 2-2 苏州乐园站总体施工顺序框图
5.4工程总体施工方案
车站主体一般地段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钢管内支撑围护结构,主体结构为三柱四跨或双柱三跨两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站主体换乘段采用1000mm厚地下连续墙+钢筋混凝土支撑,主体结构为三层多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站附属除西侧风井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外,其余全部采用φ850SMW工法桩围护结构,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车站采用全外包防水(底板及侧墙采用膨润土防水毯,顶板采用非焦油聚氨酯防水涂料),明挖顺筑法施工。
(1)围护结构总体施工方案
车站主体围护结构地下连续墙施工采用跳槽逐幅施工,液压抓斗槽壁机成槽。槽段开挖时利用优质膨润土制作泥浆护壁,采用履带式起重机吊装钢筋笼,双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墙体间采用锁口钢管过渡连接。车站附属结构基坑围护为φ850SMW工法桩,拟采用三轴搅拌机“单跳孔、双复搅、二搅二喷” 成桩工艺成桩。
(2)抗拔桩总体施工方案
本标段主体结构抗拔桩设计为φ1000钻孔灌注桩,拟采用回旋钻机钻孔,泥浆护壁,泵机排渣,换浆法清孔,利用钻机架配合汽车吊吊放钢筋笼,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送商品混凝土,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3)基坑土方总体施工方案
车站基坑内土方采用反铲挖掘机按“平面分区、竖向分层”的方法进行后退接力开挖,辅以风镐和人工清底。车站土方开挖垂直运输主要采用反铲挖掘机分层逐级接力转土至地面,端头处不能接力转运部分,利用起重机垂直提升。反铲挖掘机转土至地面后,采用挖掘机装车,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地点弃土。基坑降水以管井降水为主,对于个别开挖过程中降水不利地段辅以轻型井点补充降水。基坑土方开挖过程中及时做好围檩及横撑支撑。土方开挖到基坑底后,立即施工垫层混凝土进行封闭。
(4)结构总体施工方案
结构采用顺筑法由下往上逐层、间隔跳槽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紧跟土方开挖进行,土方开挖一段结构浇注一段。在浇注主体结构时,按设计预埋好预埋件,并在结构顶板和中间楼板施工时,预留施工出入口,在施作端墙时,按设计预埋好盾构洞门钢板环。车站结构底板、侧墙、中板、顶板混凝土施工,为减小混凝土收缩变形,防止混凝土因收缩而开裂,车站结构按照横向分区、竖向分层的原则间隔跳槽施工车站钢筋混凝土主体结构。车站主体混凝土板、墙
分段浇注,一次浇注长度约12~18米,并且结构施工要避开立柱位置划分区段,所有混凝土施工均要避开预留孔洞、通道以及风道接口等位置。
结构墙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对撑加固体系,顶板、中板底模采用胶合木模板、满堂脚手架顶撑;钢筋集中加工、现场人工制安绑扎,接头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入模,人工配合机械振捣,终凝后即进行养护。各层板施工遇临时中立柱时预留洞口,在结构施工完成后拆除临时中立柱,然后再封堵各层板预留洞口。
(5)结构防水总体施工方案
结构自防水为底板、顶板和边墙采用防水混凝土;边墙和底板采用膨润土防水毯、顶板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防水层;施工缝采用镀锌钢板止水带和外贴止水带止水、变形缝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止水。防水板采用双缝热熔焊接无钉铺设,防水涂料分层纵横涂刷。
(6)换乘段总体施工方案
本标段换乘段基坑开挖深,开挖宽度大,且三号线部分分两批实施施工,换乘段节点的封闭、处理和预埋施工是本段施工的特殊点。换乘段施工范围具体见《换乘段施工平面示意图》和《换乘段施工纵断面示意图》。
域 工区 段施换乘 三期围挡二期 施工 区域一期施工区域
图2-3 换乘段施工平面示意图
换乘段在一、三号线交汇处,设置过渡地下连续墙分隔。该部分连续墙作为临时围护,在相应结构施工完成后拆除地下连续墙一、二层墙体;三层地下连续墙墙体按永久结构作相应处
理。三号线先期施工部分与后期施工部分之间除采用地下连续墙作封堵外,连续墙内侧按一号线侧墙的设计施工,并在施工时安装好钢筋连接的预埋件。连续墙拆除采用静态破碎方法,有效的解决凿除分隔墙混凝土与挖土支撑之间的矛盾;减少了爆破产生的声音和扬尘,确实有效实施环境保护。
图2-4 换乘段施工纵断面示意图
由于本处基坑开挖断面大,开挖深,基坑容易失稳,施工难度大。该段基坑采用1000mm厚地下连续墙围护+五道钢筋混凝土及一道钢管内支撑,增加支撑强度。并加强基坑降水管理,保证降水效果,确保基坑的稳定。
本换乘段地下连续墙多转角,既有钝角,又有锐角,地下连续墙成槽时容易塌方。因此地下连续墙成槽时为防止槽壁塌方,对锐角区域增加旋喷加固地层,加固形式具体见《连续墙锐角转角加固示意图》。
6.施工进度计划
6.1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原则
本标段工程遵照如下几个原则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1)遵照业主要求的工期原则,按要求的时间开工,完工时间较要求的时间略有提前。结合施工场地条件及工程特点,采取多开工作面、全面施工、确保重点的原则安排进度计划。
(2)全面考虑各工作及工序衔接,对重点、关键部位工程项目按施工顺序及工艺进行详细安排。
(3)进度安排充分考虑人、财、物资源的配置及合理利用。
(4)根据总体施工安排及分区段施工工作面情况,科学组织、合理安排时间及空间的利用和衔接。
(5)车站主体结构采用分段、间隔跳槽施工,纵向约12~18m划分以施工段,同层顺序施工间隔时间约20天。主体结构分段考虑避开附属工程接口、中板预留孔洞,以及在跨边1/3~1/4处设置施工缝等因数。
(6)围护结构、主体结构,严格按照计算的进度,合理配置施工资源,确保按计划工期完成。附属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施工,确保业主要求工期的实现。
旋喷加固地层
图2-5 连续墙锐角转角加固示意图
6.2总工期
本标段工程计划2007年12月28日开工,2010年2月20日竣工,工程施工总工期786个日历天,比招标文件要求提前8天完工。
6.3工程进度指标
地下连续墙:平均4m/天2机;抗拔桩钻孔灌注桩: 1根/天2台;SMW工法桩:200桩米/台班2机;基坑土方开挖:主机500m3/天;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15天/层2节。
6.4工程形象进度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苏州轨道交通1号线苏州乐园站技术标书文字说明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