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长白县城市总体规划(预测部分) - 图文(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6-0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具有综合优势的行业 (地区的主导产业) 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 (既可能晋升为地区主导产业,也可能被淘汰) 具有比较劣势的行业 (应尚未发展起来或将被淘汰转移的行业)

(二)主导产业的选取 主导产业的判定标准

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 竞争能力 对相关产业的带动影响 对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 增加值 出口潜力 环境影响 技术先进程度 产品质量水平 劳动生产率 市场占有率 利税效果 对区域就业的作用

2 2 1 木材加工及竹藤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医药制造业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主导产业的判定从它对区域发展目标的贡献和竞争能力两个方面考虑,建立如下的判定标准体系:

区域主导产业的确定还要与其他相关因素有关,根据长白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出了以下几个因素,综合确定市域的主导产业部门。 国内外制造业产业转移 周边城市产业分工与协作 生态保护与开发战略 工业化发展规律的作用 消费品工业优先发展 食品加工、纺织、烟草等 劳动密集型、高耗水用电、占地 面积大、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 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业、建材、 化工、钢铁、造纸等 实施产业的错位发展 包装产业、服装设计制造业 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生态旅游产业 林下土特产养殖加工业 高污染、占地大 11

影响国防安全 化工、造纸、印染 精密仪器、塑料制品 橡胶制品、核能产业

1、工业化发展规律对地区产业构建的影响

从工业化进程来看,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流的、市场化为基础的、主导产业梯次转移模式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近两个世纪,就其内部产业演变顺序而言,大致要经过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消费品工业(食品加工、纺织、烟草等)优先发展,并在工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第二阶段,资本品工业加速发展,消费品工业发展速度趋缓,但后者尚不足以代替前者而成为主导产业;第三阶段,以二者达到平衡为开端,资本品工业逐步取代消费品工业而占据优势地位。这三个阶段的演化代表了解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霍夫曼定理”是市场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产业发展顺序与内在联系的规律,也是工业化的经济规律。工业化首先要完成原始积累和经济起飞的准备。从一般意义上说,这种资本积累必须先从农业、轻工业、食品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在基本满足人们衣、食的基础上,积累相应的资本和外汇,为重工业发展奠定基础。工业化的历史实践证明,任何违背这一规律的工业化选择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且注定要改弦更张的。

以工业化的经济发展规律而言,长白县的产业发展正处于资本原始积累和经济起飞的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县域产业以农业、轻工业、食品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从长白县的实际出发,这一阶段的工业化应重点发展山珍绿色食品、木材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 2、国内制造业转移对地区产业构建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的上升阶段,受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约束,国际资本流动和国内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趋势日渐增强,将为长白县充分利用国内外资金、技术、人才,充分利用信息化成果,加快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供良好的市场机遇。

从几次的国际产业转移规律所表现的特征来看,国际产业转移首先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开始,随后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与此同步的是先进行较低层次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最后进入较高层次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升级,其劳动密集型产业在逐步外移;全球制造业等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步伐在不断加快。而从国内来看,外商投资在逐步向内地延伸的同时,沿海地区诸如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处于成熟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由于土地、环境等诸多的门槛,一些产业将不断的向内陆省区转移。而国家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必将导致境内外资本和产业加速向东北转移,吉林省产业发展的空间将越来越大。

长江三角洲地区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产业以圈层式向外辐射转移的格局,未来重点发展电子工业、汽车工业、机械工业、钢铁工业、石化产业、医药产业、物流业、金融服务业、建材产业、纺织服装业、食品工业、旅游业(已向外扩散)等行业。从产业类型而言,长三角地区已经进入了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中期阶段。从工业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而言,该区域重点产业发展的顺序从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能源、原材料加工为主导,转向以机械、电子等工业为主导,进而向以利用高新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后工业化阶段升级。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首先转移的对象,继而,是较低层次的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另外,区域内部的不利因素也导致了不适于发展的产业向外转移。长三角地区资源和能源供应紧张,电力紧缺,促使高电耗产业举步为艰,区域内企业难以承受带来的负面影响,准备外迁。一些准备投资的外商开始持观望、等待态度。土地资源稀缺,新建项目安排十分困难,大规模的用地更没可能。区域性、水质性缺水现象突出,地面沉降严重。水质污染、大气污染严重,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软肋。大量的耗水

12

用电的化工、钢铁、造纸等项目的建设对长江水质也造成了极严重的污染。长三角地区产业向国内转移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京津冀都市圈重点发展产业有电子信息产业、钢铁工业、石油加工及化学工业、汽车及装备制造业、生物技术及现代医药制造业、建材工业。也都是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 通过对两个国内经济发达、产业结构相对高级化区域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作为国内产业转移发源地的长三角地区、我国北方经济核心区的京津冀都市圈,她们向国内城市转移的产业是以劳动密集型、高耗水用电、占地面积大、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产业为主,代表的产业行业有: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业、建材产业、化工、钢铁、造纸等。 3、长白山保护与开发对地区产业构建的影响

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是鸭绿江的源头,肩负着整个东北地区生态屏障功能的历史任务。这个生态屏障又蕴藏着巨大的旅游产业开发资源,但是森工采伐、煤炭采掘等区域开发模式是与生态屏障相违背的,因此,东部地区必须另寻区域开发发展的道路,就是仍然依靠和充分合理利用长白山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产业、林下土特产养殖加工业等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形成生态与发展共赢的格局。 4、国防安全与生态安全对对地区产业构建的影响

长白县地处国防边境、鸭绿江沿岸、长白山核心区,县域的发展要充分考虑到国防安全与生态安全。禁止发展影响国防安全与生态安全的产业。 5、小结

通过以上分析,长白县未来一段时期内地区重点要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和经济起飞的准备,必须先从第三产业、轻工业、食品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在地区现有产业条件、资源禀赋等基础之上,构建以旅游服务业、林木制品加工业和山珍绿色食品加工业为主体,医药保健品工业、边贸服务业和采矿业为补充的产业体系。

主导产业 优势产业 旅游服务业 林木制品加工业 山珍绿色食品加工业 医药保健品工业 边贸服务业 采矿业 禁止发展产业 化工、造纸、印染 精密仪器、塑料制品 橡胶制品、核能产业

六、产业发展规划

规划在长白县打造2条产业链、6个优势产业相对完善的产业结构体系。 ◆◆2条产业链 旅游产业链

注重对长白山、十五道沟、灵光塔和干沟子古墓等的自然资源、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开发,既是展示长白文化的直接内容,同时又是发展地域经济、挖掘资源背后的深度资源的重要举措。旅游产业链可以极大地丰富当地的文化产业,并由于其产品形式和内容的独特性,进而强力地拉动了长白的旅游业、会展业、商贸服务业、旅游商品加工业的强劲发展,形成长白县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旅游产业链。 加工制造产业链

13

以长白山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原料,形成以林木制品加工业、山珍绿色食品加工业、医药保健品工业、采矿业为主体的加工制造业产业链。上下联系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带动了第一产业中林业、种植业、林下产业的发展。 ◆◆6个优势产业

旅游服务业、林木制品加工工业、山珍绿色食品加工业、医药保健品工业、边贸服务业、采矿业。 (一)第一产业发展规划

以市场为导向,以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为手段,以标准化生产为保证,充分发挥区位和自然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大力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集约化、现代化转变。 1、人参产业

稳定人参留存面积,提高产量,大力发展林下参、非林地参和人参连作,全部达到无公害人参标准。 2、五味子产业

统一栽培技术管理标准,做好科技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加强种苗基地的提纯、扶壮、选优工作,加快进行北五味子的GAP认证工作,稳定五味子的栽培规模。 3、畜牧产业

抓好肉牛养殖基地建设,择优布局,重点抓好规模养殖的发展。改变传统散养放牧向集约模式转变,扩大养殖规模。

4、特色野生食品产业

立足当地以森林为主体的林下生物资源优势,积极构建特产产业经济群,大力发展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山野菜、林蛙、食用菌、长白山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坚持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协调发展的理念,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 (二)第二产业发展规划 1、林木制品加工工业

立足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保护性开发、走集约化的发展道路。

通过市场导向和政策作用,推动企业间资产重组和联合,使资产逐步向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转移,使有效资产发挥最大化,形成较为规范的企业集群梯次。

在林木产品精深加工上下功夫,以高档优质家具、木制雕花工艺品、装饰板、复合地板为发展方向,着力开发附加值大、科技含量高及适应市场需求的终端产品,形成品牌优势。 2、山珍绿色食品加工业

依托长白山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优势和朝鲜族的人文资源优势,顺应 “纯天然、营养、无公害”的消费趋势,重点发展特色山珍食品和生态保健食品的开发,重点发展山野菜、野生浆果、果仁、食用菌、朝鲜族风味食品等系列产品,并创建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名牌和品牌。加快矿泉水开发进程和林蛙油深加工的技术新突破。扩大冷水鱼养殖规模,建成吉林省最大的冷水鱼养殖基地。将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创建国内、国际知名品牌,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发展。

3、医药保健品工业

依托长白山中医药资源优势,推进医药生产、医药流通、中药材种植三位一体的药业基地建设。加快医药生产企业的资源整合,组建医药企业集团,增强整体竞争力。加强新药、特药品种的研发和引进,打好长白山这一特色品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强与国内有的医药企业、销售公司的联系,组建营销网络,引导药品批发企业跨地域经营,发展药品零售连锁经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发展壮大天力泰药业、双星药业、中韩济世保健品公司、派高药业等企业集团,重点加快派高药业紫杉醇针剂项目建设、中韩济世保健品公司中药有效成份提取和肺宝等3个新药的研发步伐。 4、采矿业

利用本地资源,开发硅藻土、煤、高岭石、明矾石、矿泉水等矿产品。重点发展年产2万吨铜冶炼厂和多种金属开发项目、年产原煤50万吨以上的原煤采掘开发项目、硅藻土采掘开发项目、高岭石精细粉深加

14

工项目、2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项目等。 (三)第三产业发展规划 1、旅游服务业

抓住长白山保护与开发的机遇,利用现有的森林旅游区、长白山南坡旅游区、望天鹅旅游区、鸭绿江风光带、少数民族风情及边境风貌等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使之成长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接续产业。

重点开发以原生态景观为主体的生态游、以朝鲜族民族风情为主体的民俗游和以异域风光为主的边境游等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以县城为重点旅游接待服务区,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和“产、加、销”现代旅游经营理念,“打长白山牌,走特色之路”,以长白山南坡自然景观旅游为龙头,以朝鲜族民族风情的人文景观旅游为支脉,以山水自然风光、民族文化为主体,延伸旅游产业链,开发旅游商品,努力建设集度假休闲、回归自然、游玩娱乐、民俗园观光旅游、过境旅游、购物为—体的综合性旅游功能区。 2、边贸服务业

利用边境口岸优势,依托朝鲜矿产、木材、动植物等资源,根据朝鲜市场需求,开发建设深加工项目,实现进口物资的就地转化,将长白建成对朝鲜进出口物资的加工基地和集散基地。建设中朝互市贸易市场,加强对外交流,增加产品出口、劳务输出和服务贸易,扩大对外经济合作,鼓励发展外向型经济。 七、产业布局规划

(一)第一产业布局规划

围绕长白山林区建设经济林基地、中草药种植基地、野生动物繁育基地和食用菌基地。 结合国家“天保工程”、“退耕还林”等林业政策,做好天然林保护、重点公益林管护工作,实行林冠下造林,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红松果林等经济林。新造林面积达到3.4万亩,封山育林30万亩,天然林保护126万亩,发展经济果林3万亩。坚持林下生态立体综合开发,大力发展林地综合经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立足长白县的人参、北五味子、红松果仁、野生浆果、野生动物和食用菌的资源优势,巩固发展“精优”人参业,稳定人参种植面积,推广科学种植,提高人参产量和质量,大力发展以人参为主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以中药有效成份提取的精深加工基地,扩大规范化生产基地建设范围,实现中药材产业由种植优势向加工优势转换。

在近临乡镇村屯发展野生动物的繁育和食用菌的人工种植,建立多元化的农业生产体系,在保障生态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增产增收。 1、人参种植业基地

分布在海拔800—1200米的温凉低岗地气候区。主要集中在宝泉山、向阳川、龙岗、马鹿沟等区域。 2、五味子种植业基地

分布在沿江沿河口阶地气候区和海拔900米以下的温凉低岗气候区。主要集中宝泉山镇和十四道沟镇。 3、草莓基地

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温凉低岗地气候区,主要集中在马鹿沟镇的龙岗一带和宝泉山镇的部分区域。 4、中草药生产基地:十二道沟镇、八道沟镇、宝泉山镇 5、野山葡萄基地:十二道沟镇

6、林下生态养殖基地:十二道沟镇、八道沟镇、宝泉山镇、十四道沟镇、新房子镇、金华乡

7、无公害蔬菜种植业基地:马鹿沟镇、金华乡、十二道沟镇、八道沟镇、宝泉山镇、十四道沟镇、新房子镇

8、食用菌种植业基地:新房子镇、金华乡 (二)第二产业布局规划

1、林木制品加工业、山珍绿色食品加工业、医药保健品工业等:主要布置于长白县城的长白经济开发区内和马鹿沟镇沿江村的工业集中区内。 2、林特产品加工业基地:八道沟镇

1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长白县城市总体规划(预测部分) - 图文(3)在线全文阅读。

长白县城市总体规划(预测部分) - 图文(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5078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