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考化学压轴题(90题)(6)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5-18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发生臵换反应生成的铜是红色的; D、氢氧化铜是一种蓝色的沉淀.

解答:解:A、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现象是红褐色粉末变黑;故A错误;

B、铁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现象为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故B错误;

C、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发生臵换反应生成的铜是红色的,所以反应现象是铁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故C正确; D、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故反应现象是出现蓝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此题所考知识点较多,重点对它们的一些反应现象的进行了描述,并对现象和性质的描述进行了对比.

47.如图是市场充气包装的食品,它使用的是什么气体呢?某兴趣小组对此进行了研究.

(1)经访问有关人员,了解到这样包装的目的是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或食品腐败,且从经济性、环保等因素考虑,工厂使用的包装气体是空气或空气的成分之一.请你以此调查结果为依据,对包装气体的成分提出三种猜想,并说明你猜想依据:

猜想一 猜想二 猜想三 我对气体的猜想 我猜想的依据是 (2)请设计实验,检验上述三种猜想的正确性.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实验方法及操作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及结论 (3)从获得气体的难易和经济性考虑,若只是为了防止食品挤压变形,最好使用的气体是: 干燥的空气

48.甲、乙两同学想了解氢氧化钠溶液的酸碱性.他们做了以下研究:

实验操作 检测结果 取pH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氢氧化钠溶液沾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甲同学 标准比色卡比较. pH>7 乙同学 将pH试纸直接浸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pH>7 (1)根据两位同学的实验可得出氢氧化钠溶液酸碱性的结论: 显碱性.

(2)根据两位同学的实验操作,你认为 乙同学操作不规范.为什么?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取PH 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PH 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而乙同学将PH 试纸直接浸入氢氧化钠溶液,这样做会污染试剂,所以是错误的.

26

(3)如果实验室没有pH试纸,又要一次测定未知溶液的酸碱性,可选用 紫色石蕊试液来进行实验,该试剂从 紫色变成 蓝色,能确定其显碱性;若实验室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氢氧化钠溶液,一瓶浓溶液、一瓶稀溶液 不能(填能或不能)用该试剂测定其浓稀,原因是 酸碱指示剂只能确定溶液的酸碱性,不能确定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即浓稀.

考点:探究酸碱的主要性质;酸碱指示剂的使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溶液的酸碱性测定. 专题:压轴实验题.

分析:(1)常温下,若PH值>7,该溶液显碱性,若PH 值<7,该溶液显酸性;

(2)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取PH 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PH 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而乙同学将PH 试纸直接浸入氢氧化钠溶液,这样做会污染试剂,所以是错误的. (3)紫色石蕊试液是指示剂,酸使它显红色,碱使它显蓝色,指示剂只能确定溶液的酸碱性,不能确定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即浓稀.

解答:解:(1)常温下,若PH值>7,该溶液显碱性,若PH 值<7,该溶液显酸性,通过分析题干可知:溶液PH值>7,

故答案为:显碱性;

(2)乙同学将PH 试纸直接浸入氢氧化钠溶液,这样做会污染试剂,故答案为:乙

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性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取PH 试纸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溶液滴在PH 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而乙同学将PH 试纸直接浸入氢氧化钠溶液,这样做会污染试剂,所以是错误的.

(3)紫色石蕊试液是酸碱指示剂,遇酸显红色,遇碱显蓝色,酸碱指示剂只能确定溶液的酸碱性,不能确定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即浓稀,

故答案为:紫色石蕊 紫 蓝 不能 酸碱指示剂只能确定溶液的酸碱性,不能确定溶液酸碱性的强弱即浓稀.

点评:石蕊和酚酞都可作为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显红色,遇碱显蓝色,酚酞遇酸无色,遇碱显红色.

49. 课堂上同学们利用甲图装臵做过氧化氢分解实验时,带火星的木条很难复燃,于是老师加了一个U形管,如乙图,带火星的木条较易复燃.请回答: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H202催化剂ˉ2H2O+02↑. (2)改用乙装臵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原因: 除去水蒸气.

(3)根据(2)中推测的原因,请你设计一个新的改进装臵(可用图示或用文字叙述改进要点). 加干燥管,用浓硫酸或固体氢氧化钠等(用图表示也可)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

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压轴实验题.

分析:实验室用加热5%的过氧化氢方法制取氧气,由于氧气中含有的水分多,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图乙将制得的氧气通

过u管使水蒸气冷却除去,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了.设计实验时应从这反面考虑.

解答:解:(1)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催化剂(二氧化锰),反应原理为2H202催化剂ˉ2H2O+02↑.

(2)乙装臵将生成的氧气通过了放在冷水中的u型管使氧气中的水蒸气冷凝除去了. (3)从除去水蒸气方面考虑,设计实验可加干燥管,用浓硫酸或固体氢氧化钠等.

点评:该题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诣在告诉我们用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方法来制取氧气不合适,用催化剂的方法更

好.

50. 如右图所示有一瓶刚收满的无色无毒气体.请你对该瓶气体作出猜想,并验证它是何种气体?

27

猜想 验证方法及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考点:猜想与事实验证;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 专题:压轴实验题.

分析:首先题中要求是一种无色无毒的气体,常见的无色无毒的气体的有我们常见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然后我们根据氧气有

助燃的性质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再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一特性,所以我们向瓶中注入少量的石灰水来检验.

解答:解:因为氧气的性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的性质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根据它们的性质决定验证方

法.

猜想 验证方法及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氧气 二氧化碳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向瓶中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 木条复燃 石灰水变浑浊 是氧气 是二氧化碳 点评: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猜想,并对此进行事实现象验证的能力,要求学生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得以运

51. 小刘在量取10ml液体时居高临下地读数,则他实际所取得的液体体积( )

A.等于10ml

B.大于10ml

C.小于10ml

D.无法确定

考点:测量容器-量筒. 专题:压轴实验题.

分析:可画出图示帮助分析,从中得出合理正确的答案.

解答:解: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会使读数偏大,但实际所取得的液体

体积偏小;仰视会使读数偏小,但实际所取得的液体体积偏大. 故选C.

点评:量筒的使用是化学中考重点考点之一,需要认真掌握,对错误读数的方法造成的后果要有明确

52.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检查装臵气密性时,先用手紧贴试管外壁,后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B.加热盛有固体药品的试管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D.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考点:检查装臵的气密性;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28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压轴实验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检查装臵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插入水中,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有一

段上升液柱,说明该装臵气密性良好,证明不漏气.进行解答;

B、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应该将试管口略 向下倾斜,避免产生的水回流炸裂试管;进行解答; C、根据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否则加热时液体可能溅出;

D、根据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水放进烧杯里,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倒入,并用玻璃棒不停得搅拌,因为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要搅拌,进行解答.

解答:解:A、根据检查装臵气密性的方法是:将导管插入水中,手握住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开手后,导管内

有一段上升液柱,说明该装臵气密性良好,证明不漏气;故A操作错误;

B、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应该将试管口略 向下倾斜,避免产生的水回流炸裂试管;故B操作正确; C、根据加热液体的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否则加热时液体可能溅出;故C操作正确;

D、根据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水放进烧杯里,然后将浓硫酸沿烧杯壁倒入,并用玻璃棒不停得搅拌,因为浓硫酸稀释时会放出大量的热,所以要搅拌;故D操作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53.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红.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观察

B.实验

C.假设

D.做结论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压轴实验题.

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证据(包括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等)、获得结论、交流评

价等.本题中,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是一种假设.

解答:解:

A、没有做实验,就无法观察现象,故选项错误; B、本题给出的信息中,没有做实验,故选项错误;

C、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象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颜色会发生改变.就这些同学的看法属于建立假设.故选项正确;

D、没有做实验,也不能得出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要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判断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个环节.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中.

54.

答.

(1)写出仪器①、②的名称:①是 试管,②是 酒精灯.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应选用的发生装臵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K2MnO4+MnO2+O2↑.

29

(3)利用C装臵,通过分解反应可制得的气体是(写化学式) 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2H2O+O2↑,其收集装臵应选用 D或F(填编号).

(4)利用C装臵,通过复分解反应可制得的气体是(写化学式) CO2,其收集装臵应选用 D(填编号).

(5)检验装臵A气密性的具体方法是 将其导管口一端浸入水中,再用手紧握住试管,如果水中产生少量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臵和收集装臵与选取方法;检查装臵的气密性;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

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常规题型;压轴实验题.

分析:本考点属于基本的实验技能专题,在考查基本操作的同时又加入了一个错误装臵.只要明确固体与固体是需要加热的

装臵,B中的试管口朝上是个错误操作.本题中还要明确制气体的反应的方程式属于哪一个基本反应类型,前后对应就可以解决问题;收集装臵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就可以选择.

解答:解:(1)熟记实验仪器的名称即可,故答案为:试管 酒精灯(2分)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需要加热,B是个错误装臵,故选A(1分)2KMnO4=K2MnO4+MnO2+O2↑(2分)

(3)C装臵不需要加热,还得要用分解反应制气体,那应该是氧气,氧气的收集方法有两种.故答案为:O2(1分)2H2O2═2H2O+O2↑(2分)D或F(1分)

(4)C装臵不需要加热,通过复分解反应可制得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选CO2(1分)D(1分)

(5)考查检查装臵的气密性这个实验基本操作,故答案为:将其导管口一端浸入水中(1分),再用手紧握住试管(0.5分),如果水中产生少量气泡(0.5分),说明气密性良好.

点评:本考点基础性强,在装臵图中加了一个错误操作,考查学生分析鉴别能力的同时,也能带领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55. 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和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进行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发生装臵可能相同

B.反应条件相同

C.气体收集方法可能相同

D.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相同

考点:氧气的制取装臵;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压轴实验题;综合实验题.

分析:主要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不同的发生装臵,根据生成的气体的性质选择收集装臵.

解答:解:由于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是用石灰石固体和稀盐酸在常温下进行,而用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则需要加热,

因此它们的发生装臵不可能相同;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密度都比空气要大,因此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C

点评:主要考查了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装臵和收集装臵选择的依据

56. 09年某市九年级化学实验操作的抽签考查考题中,小华同学抽到的题目是“以鸡蛋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CO2”.小华完成该实验的部分操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1)小华上述操作过程中有明显错误的是 B(填字母序号).

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中考化学压轴题(90题)(6)在线全文阅读。

中考化学压轴题(90题)(6).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63044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