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西方音乐史及其经典赏析---超级完整(3)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4-10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其中以《费加罗的婚礼》、《唐·璜》、《魔笛》最为著名。在歌剧《费加罗的婚礼》中,他废弃了意大利喜歌剧体裁中偏重于表面夸张的手法,赋予各个角色更深刻的抒情性;“重唱”的成功运用为展开情节造成戏剧性冲突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外,莫扎特创作有45部交响乐,早期作品与海顿风格相近,后期的第39号、40号、41号,去掉了以往交响乐的引子,主、副部主题间的形象对比更为强烈,展开部不稳定幅度得到加强。莫扎特还写有一些室内乐、钢琴协奏曲、奏鸣曲及宗教体裁作品。在这些作品的写作中,莫扎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歌剧《费加罗的婚礼》《魔笛》

序曲 乐曲体裁之一。原指歌剧、清唱剧等大型作品的开场音乐。17、18世纪的歌剧序曲分“法国式序曲”及“意大利式序曲”。前者为复调风格,慢板、快板、慢板三个段落组成,者为主调风格,由快板、慢板、快板三个段落组成。后来的交响曲即由此演变而成。18世纪后半叶,歌剧序曲常与歌剧剧情有关。19世纪的歌剧序曲常用奏鸣曲式写成。轻歌剧序曲、法国大歌剧序曲常选用剧中动听的主旋律组成连奏。19世纪后涌现了各种单独为音乐会创作的独立的管弦乐序曲,成为音乐会主要曲目之一。

《C大调弦乐四重奏》 《小步舞曲》

小步舞曲一种三拍子舞曲,起源于法国民间。原意为“舞步很小的舞蹈”,路易十四时期流入宫廷。演变成速度徐缓、风格典雅的3/4曲,流行于整个欧洲。世界舞蹈史将1650 — 1750年称为“小步舞曲时代”。吕利曾将小步舞曲用于歌剧和舞剧。后被用为古组曲中一个乐章。维也纳古典乐派常将小步舞曲用于交响曲和室内乐曲的第二乐章。

《安魂曲》

莫扎特的音乐创作具有人文主义思想性质和坚定的阶级意识(第三等级),音乐情绪光辉灿烂、明朗乐观,晚期作品带有悲剧性特征〈如《安魂曲》〉。莫扎特的音乐语言平易近人,形式结构清晰、严谨,思想感情深广。另外,莫扎特还发展了主调和声的写法,作品中调性色彩突出。这一系列的风格特征为以后的作曲家提供了广泛的借鉴。莫扎特也因此成为西欧音乐文化发展史中一颗璀灿的明珠。

“交响乐之王”—— 贝多芬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 — 1827年)出生于莱茵河畔的小城市波恩,他的祖父是波恩宫廷乐队的乐长,父亲是合唱队的歌手。贝多芬的父亲由于急于想把他培养成为第二个莫扎特,从小就逼着他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2岁时他已经能够自如地演奏,还担任了管风琴师聂费的助手。他从音乐家聂费那里扩大了艺术视野,且了解到巴赫父子的一些优秀钢琴作品。后来,贝多芬到了维也纳,见到海顿与莫扎特,他们都认为贝多芬有着高超的音乐才能及独立的性格和见解。

在以后的生活中,贝多芬不仅在音乐上不倦地充实自己同时还醉心于古代神话、文学,并研究了席勒、歌德的诗歌和莎士比亚、莱辛等人的作品,他还热衷于哲学,自修了哲学课。贝多芬坚韧不拔的毅力,使他具有了广泛渊博的文学艺术修养,这些都在他的作品中展露无遗。

贝多芬一生共写有9部交响乐(经常演奏的有《英雄》《命运》《田园》《合唱》等),32首钢琴奏鸣曲(“热情”、“暴风雨”、“月光”等), 1部歌剧,5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大提琴奏鸣曲,还有大量各种形式的重奏作品及声乐作品。另外,他的G大调第四钢琴协奏曲、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都很有名。

奏鸣曲式是曲式的一种。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三大部分组成。有时呈

示部前有引子,再现部后常附有结尾部。呈示部包括主部与副部两个部分。展开部常用呈示部主题素材发展,也可用新的主题素材。其一般布局如下:

(引子) —— 呈示部 —— 展开部 —— 再现部 —— 结尾 大型套曲的主要乐章以及单乐章的交响诗、序曲常用奏鸣曲式谱写。

奏鸣曲式结构

╭─── 呈示部 ───╮ ╭ 展开部 ╮ ╭ 再现部 ╮ 引 主 连 副 结 引 中 返 主 连 副 结

接 束 入 心 回 接 束 子 部 部 部 部 段 段 段 部 部 部 部

(ABA) (ABACA) ︵ 江 爱 草 主 自 英 三 共 十 长 逼 楼 哭 化 副 南 情 桥 题 由 台 载 读 八 亭 婚 台 灵 蝶 部 春 主 结 再 华 遐 同 共 相 惜 抗 相 投 双 省 色 题 拜 现 彩 想 窗 嬉 送 别 婚 会 坟 飞 略 ︶

主调、属调 ---------- 异调 --------- 主调

贝多芬的作品中所包含的内容、感情极其丰富,是激烈动荡、冲突起伏的时代在贝多芬内心所引起的反映,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现实主义的一切基本特征。贝多芬全面继承了德国自巴赫、亨德尔以来的优秀传统,其创作牢固地建立于德、奥民间音乐的基础上,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在创作手法和形式上进行了广泛的革新,把辩证原则贯彻到奏鸣 —— 交响套曲的形式中,从而丰富和提高了器乐体裁的社会意义,同时也发展了器乐中标题性的原则。

在音乐表现手法上,贝多芬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旋律具有简洁、粗犷、质朴、热情的特征;节奏频繁的变换;切分和休止造成动力、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协和、不稳定的范围的扩大,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构成贝多芬音乐强烈的感染力和宏篇巨制的气魄。配器上重视发挥钢管、木管的作用,乐队编制大,表现力强。复调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完美地融进乐思。

总之,贝多芬作为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美学和音乐文化的最高体现者,把古典乐派的成就推向高峰,同时又为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潮流做了预示和准备。

第三章 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文化(从现实飞向理想)

第一节

概 论

第二节 \浪漫主义先驱\—— 韦 伯

韦伯1786年生于德国,自幼接触音乐,学习钢琴和作曲,从小就随父亲率领的“家庭剧团”进行流浪演出,这样的生活使他广泛地接触了社会和民间音乐。1804年韦伯开始独立以音乐为生。1821年他的第一部歌剧《魔弹射手》在柏林首次上演,并获得成功。他的成功标志着德国民族歌剧的诞生,也是欧洲浪漫派歌剧的先声。韦伯最成功之作是歌剧《魔弹射手》,然而最平易近人,深受听众喜爱的则要数韦伯送给新婚妻子的生日礼物——标题钢琴曲《邀舞》。这部作品创造了圆舞曲诗意的形象,旋律优美、华丽,开创了浪漫派钢琴风格之先河。

歌剧《魔弹射手》 序曲

[德] 韦 伯

这首序曲是音乐会上常见的管弦乐精品,将歌剧中重要的音乐主题都贯穿于全曲的精密结构之中,并且用音画为观众描绘了剧中山林风景及神话气象,使人们对即将演出的歌剧有了心理准备。而在这之前的序曲常常只起“开场”的作用。

韦伯的序曲《魔弹射手》创作完成于1821年。《魔弹射手》取材于欧洲民间传说《黑猎人》的离奇故事:青年射手马克斯与首领诺的女儿阿加特相爱,但是他只有在射击比赛中取胜,才能与美丽的姑娘阿加特成婚,并继承山林首领的位置,于是他便求助于魔鬼制造“百发百中”的神弹。但被小人卡西帕尔所骗,来到狼谷索取魔弹。第二天马克斯射出的魔弹飞向自己的心上人阿加特。正当大家万分惊慌之时,魔弹改变了方向,中弹倒地的却是小人卡西帕尔。最后,善良战胜邪恶,有情人终成眷属。

乐曲采用奏鸣曲式写成,音乐风格接近德国民歌。序曲由两个音乐主题组成:乐曲开始由四支圆号奏出朴素的民间风格音调,旋律悠缓、轻柔,充满了宁静的气氛,描绘出大自然的景色;第二主题是表现小人卡西帕尔的音乐主题,弦乐战栗的碎弓和低音提琴神秘的拨弦形成了令人不安的气氛;乐曲的主部是相互对照的两个主题,首先强音奏出黑暗、邪恶的主题:

第二主题旋律明朗、宽广、充满热情,表现了阿加特对马克斯纯朴真挚的爱情。这个旋律来自阿加特演唱的咏叹调:

乐曲的展开部主要将第一主题加以发展。第二主题时而出现使乐曲充满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弦乐器急速的音乐表现出令人恐惧的黑暗,阿加特、马克斯的爱情主题完全被包围在妖雾之中。

再现部开始,仍是黑暗势力占优势,仿佛魔鬼张牙舞爪。突然乐队以强奏奏响了进行曲式的第二主题(阿加特主题)并多次重复,最后,乐队以强有力的和弦结束全曲,并)直冲向光明的高潮,表现爱与善的力量最终获得胜利。

《邀 舞》

[德] 韦 伯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西方音乐史及其经典赏析---超级完整(3)在线全文阅读。

西方音乐史及其经典赏析---超级完整(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8423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