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班级组织的结构P241
(1)班级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 (2)班级组织的角色结构 (3)班级组织的信息沟通结构 (4)班级组织的规模 3、班级组织的特点P245
(1)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
(2)班级组织中师生关系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 (3)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联系的纽带, (4)师生交往的多面性
(5)班主任和教师都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组织班级活动 4、班级组织的功能P247 班级组织的社会化功能
(1)传递社会价值,指导生活目标
(2)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形成社会生活的基本技能 (3)教导生活规范,训练社会行为方式 (4)提供角色学习条件,培养社会角色 班级组织的个体化功能 (1)促进发展功能 (2)确定需求功能 (3)诊断功能 (4)矫正功能
5、班级管理的内容 (1)班级组织建设 (2)班级制度管理 (3)班级教学管理 (4)班级活动管理
6、班级教学管理的内容P253
(1)明确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任务 (2)建立有效的班级教学秩序 (3)建立班级管理指挥系统 (4)知道学生学会学习学生
7、班主任建设和管理班集体的操作方法P258 (1)创造性地设计班集体目标 (2)合理地确定班级角色位置 (3)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
(4)构建“开放、多纬、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 (5)营造健康向上、丰富活跃的班级文化环境
第十章 学生评价
一、名词解释
1、教育评价: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观的指导下,依据确立的教育目标,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对所实施的各种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科学的判定的过程。
2、学生评价: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
3、诊断性评价:一般是在教育、教学或学习计划实施的前期阶段开展的评价,重在对学生已经形成的知识、能力、情
31
感等发展状况做出合理评价,为计划的有效实施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以获取更好的效果。
4、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主要是在学习和教学过程中进行的,一般学习内容的一个单元为评价点,采用及时的反馈和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矫正。
5、总结性评价:主要是在教学和学习后进行的评价,是对教学和学习的全过程的检验。
6、相对评价法:是根据所要评价对象的整体状态确定评价标准,以被评价对象中的某一个或若干个为基准,通过把各个被评价对象与基准进行对照比较,判断出每个被评价对象在这一集团中所处位置的一种评价方法。
7、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的整体之外,确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被评价对象与这个客观标准进行比较,以判断其达到标准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
8、个体内差异评价法:是以被评价对象自身某一时期的发展水平为标准,判断其发展状况的评价方法。
9、学业评价:是学生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以国家的教育教学目标为依据,运行适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系统地收集学生在各门学科教学和自学的影响下认知行为上的变化信息和证据。 10、学生学业评价:认知学习的评价、技能学习的评价、情感学习的评价
11、品德心理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 科尔伯格 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二、问答题
1、中小学学比较常用的测验类型 (1)准备性测验和结果性测验 (2)标准化测验和教师自编测验
(3)客观性试题测验和主观性试题测验 2、学生评价理论与实践的当代走向: (1)倡导构建以发展为本的学生评价体系 (2)以质的评价模式取代量化的评价模式 (3)强调评价的真实性和情境性 (4)鼓励学生评价中的合作行为 (5)重视思维过程的评价
3、我国中小学品德评价常用的方法
(1)整体印象评价法 (2)操行评定评价法 (3)操行计量评定法 4、教师在情感评价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学生情感学习的评价一般采用观察法和问卷法 (2)应尊重学生的学习情感表现 (3)应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
第十一章 教师的教育研究
一、问答题
1、教师教育研究的意义
(1)有利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 (2)可以使课程、教学与教师真正融为一体。 (3)是教育科学繁荣的需要 (4)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教师职业的乐趣和价值观、尊严感。
(5)有利于教师不断积累实践知识
2、教师教育研究与理论工作者的教育研究之间的不同 (1)促进教育的研究与描述和解释教育的研究 (2)置身教育之中的研究和置身教育之外的研究 (3)为了教育的研究和关于教育的研究
第十二章 教育改革与发展
一、问答题
32
1、面向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1)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 (2)教育改革的重点转向提高教育素质 (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4)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 (5)重视提高师资水平
2、21世纪教育发展的趋势:
全民教育 教育民主化 教育信息化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教育的个性化
3、当代教育思想的宏观演变
(1)从“学会生存”到“学会关心”
(2)从科学主义、经济主义到推崇教育的社会价值转变 (3)从国家主义教育到国际化教育 (4)从阶段性教育到终身教育 4、终身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终身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原理:连续性——整体性
(2)终身教育的教学方法:重视作为教育基础的个人和小组,要求教育遵循兴趣的原则,广泛采用创造性和非指导性的方法
教育心理学B类,考试提纲&课后练习题完全解答
第一章,绪论
一. 单选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教育过程中学生心理,影响学习的因素,师生互动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自然与社会,理论与实践的交叉学科 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唯物主义的思想,与四大原则) 二.多选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教育心理学理论,学习的理论,学习的影响因素,学习的心理过程
2.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 完善心理学科,对教育实践有重要意义1)提高教与学的效率,2)更新教育观念,有助于自我提高
3.教育心理学研究要遵循的几个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结合实践原则,教育性原则 4.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法,调查法,教育总结法。 5.教育心理观察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要有明确目标和周全计划。第二记录要详尽。第三,要多次观察防止偶然因素的影响。 7.运用问卷法研究要注意的问题
注意(1)问卷表达清晰、准确、简洁。问卷编制合理(2)问卷具有信度与效度(3)注意防止社会期许。 8.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三. 简答题
教育心理实验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结果科学,便于找因果关系 局限:变量不好控制 第二章教育与心理发展
33
一、单选题
1、遗传决定的创始人是
A、霍尔B、高尔顿C、洛克D、格塞尔 2、格赛尔提出心理发展的
A白板说B成熟论C复演说D交互决定论 3、皮亚杰的理论核心是
A最近发展区B生活教育论C复演论D发生认识论 4、提出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A皮亚杰 B桑代克 C埃里克森 D维果茨基
5、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人是 A.皮亚杰B.桑代克C.埃里克森D.维果茨基
二、多选题
1. 皮亚杰认为心理发展涉及的几个极其重要概念分别是A图式 B同化 C顺应 D平衡 E原型
三、填空题
1、环境决定论的哲学渊源可以追溯到英国经验决定论者
四,概念解释题
1.心理发展 (广义,狭义)心理发展通常是指个体从胚胎、出生、成熟、衰老到死亡的整个生命周期心理的变化过程;分为广义与狭义。
广义:人类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一生的心理变化认知发展 狭义:人类个体从出生到心理成熟阶段的变化。
2.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实际上是两个邻近发展阶段间的过渡状态。
3.发生认知论: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在相互作用中,个体不断的构建心理结构,从而在心理发展上产生质变和量变。简单的说就是个体对环境的适应。 4.心理发展阶段论:提出八个人类发展的阶段
五.简答题
1.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哪些?
(1阶段性与连续性,2方向性与顺序性,3不平衡性,4个别差异性,5各方面因素相互制约,6逐渐分化和统一的过程)
2.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
( 遗传,成熟,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
3.如何正确看待遗传、环境、教育之间的关系?
首先,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是儿童心理发展必要的物质前提和基础,为心理发展提供可能性。 其次,社会环境与教育在一定条件下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再次,儿童心理发展动力是通过在活动中产生的心理矛盾运动发展的。)先天后天和自身。 4.简述皮亚杰儿童发展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0-2岁, 婴儿期) 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学前期)
具体运算阶段(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1岁,小学)
34
形式运算阶段(formal operational stage,11-15,初中)
第三章学习理论
一、单选题
1、认为应该将人的学习区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能力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这四种类型的是 A加涅B林格伦C斯金纳D我国心理学者 2、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学习分类不包括
A知识技能的学习B认识策略的学习C道德规划的学习D心智能力的学习 是联结学习派的鼻祖。
A皮亚杰B桑代克C埃里克森D维果茨基
二、填空题
1、彼得罗夫斯基按照学习活动的性质把学习分为 和认知学习两种。
三。名词解释
1.一般学习: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2.广义学习: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过程。 3.人类的学习(也就是狭义的学习):学习是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的经验过程。
4.学生学习 :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系统科学知识和技能,发展各种能力,形成一定的世界观与道德品质的过程。
5.元学习 :对学习机能的学习,指个体获得学习机制的学习。 四、问答题
1.简述奥苏泊尔对学习的分类
①学习进行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 和发现学习
②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机械学习 和 有意义学习 2.学习理论研究的意义有哪些?
理论意义 : 有助于学习和把握学习的实质和基本规律
实践意义 :①有助于教育者改进自身学习 ②有助于教育者掌握学生学习规律,提高教学效率 ③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3.学生学习与人类学习相比有何自身的特点。
(1)学生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进行的。 (3)学生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第四章 联结派学习理论
一、单选题
1、桑代克的学习理论为
A顿悟说B试误说C内话说D文化历史说
2、桑代克在早期的研究中提出了三条“主要学习律”。 在以下的各选项中。并不属于这三条“主要学习律”的是 A.效果律B.准备律C.联系律D.强化律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教师资格证考试试题及复习资料B(7)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