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铁路线路建设,加快新增线路建设和原有线路电气化扩能改造,推进地方专用铁路及铁路站场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运力,建成南北东西交汇的重要枢纽,缓解铁路运输紧张的矛盾并为开发利用蒙古国资源提供运输条件。重点实施京包——包兰线电气化提速改造、包神铁路复线、包白铁路扩能、包头至西安、白云至满都拉以及包头铁路枢纽工程等项目建设。
加快民航机场改造,在不断完善机场软硬件配套设施的基础上,积极开辟国内外航线,努力扩大运输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把包头民航机场建成国内重要的支线机场和口岸机场。重点实施包头机场扩建项目,达到4D或4D级以上标准,实现大型飞机的昼夜起降。 二、水网
加快城市水网建设,在抓好现有水源地扩建工程、提高城市供水能力的同时,加快建设和改造城市供水管网,重点解决东河部分城区饮用水问题,并延伸覆盖至九原及沼潭车站以南地区。继续推进排水与污水再利用工程,特别要增强城市排水管网收水能力,不断提高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水平。重点实施水源地扩建、城市供水管网改造、排水及污水处理等工程项目。力争建成区供水和排水管网密度分别提高到13公里/平方公里和7.85公里/平方公里,城市供水普及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达到70%。
三、燃气网
扩大天然气应用领域,鼓励天然气在民用、工业、服务业和公交等领域的利用,推进天然气入户工作;按气源要求全面改造现有天然气输配系统,加快天然气城市管网以及天然气高压管道和高中压调压站建设。重点实施包头市天然气输配管网及万水泉区燃气工程等项目建设。力争城市燃气化率达到95%。
四、供热管网
调整优化热源布局,优先发展热电联产并辅以大型区域锅炉供热,进一步实施电热联网工程,建设集中供热系统,鼓励发展新型节能供热,实现市四区和高新区供热的多热源集中联网。对现有热网调节系统及用户采暖系统进行改造,加
26
快推进分户装表,提高供热质量。重点抓好一电厂、二电厂、三电厂和东华热电热网扩能改造以及昆北热源厂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力争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90%。 五、电网
加快城乡电网建设,适应供电负荷需求,提高电网建设水平和等级,以南北各一座500千伏变电站为支撑,建成结构合理的500千伏主网架和220千伏双环网供电网络。优化城区内220千伏电源点和网络布局,保证供用电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推进电缆入地工程,建成区范围内强弱电电缆实现全部入地。重点建设城区北部500千伏变电站,乌兰计、北沙梁、青东等13座220千伏变电站,并配套建设一批110千伏变电站。
六、通讯网
加快通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通信运营企业的网络基础资源,以公用电信网和有线电视网为基础,推进宽带城域网建设;以交互网络中心为信息交换平台,扩大城镇宽带网络普及率。积极推进电话、电视、计算机的“三网融合”,建成中西部地区信息化强市。加强网络安全工作,健全信息安全保障系统,确保通讯服务安全畅通。
七、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全面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净化工程。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突出抓好城区绿色走廊和生活小区绿化建设,全面提升现有广场、公园、街头景点、景观路和公共绿地的品位,提高绿地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加快建立城镇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促进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推进“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改造,按照城市规划和建设标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科学、有序地做好“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的旧村拆除和新区建设,全面完成“城中村”改造并使城乡结合部面貌得到显著改观,建成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中心城区扩展区。重点实施昆都仑河、三道沙河、二道沙河、四道沙河改造及过境公路、环城公路等绿色廊道和民族公园、一苗圃森林公园、九原区公园(九原区苗圃)等公共绿地工程。力争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地率达到3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平方米,垃
27
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9%。
第三节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一、城市综合整治
按照“建管并重、集中整治、联合执法”的要求,实施城市综合整治工程。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的要求,建立以块为主、条块结合并有利于提高管理效率的长效机制,形成“市为核心、区为重点、街道为基础”的城市管理模式。加大综合执法力度,坚持依法管理,强化城市大气、水、垃圾、固体废弃物和噪音等各类污染的综合治理;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巡检网络,做好对城市环境的监督检查和预防控制工作,营造整洁有序、舒适优美的城市环境。
二、市政建设管理
按照“管养分离、管干分离、作业放开”的要求,建立与现代化城市相配套的城市公用事业经营管理新体制。加快管养体制改革,实现市政设施的投资多元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一体化和服务社会化,坚持“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市政设施完好运行。严格审核市政设施项目,建立健全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工程的审查、实施、管理和验收制度,全面推行从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到工程监理的公开招投标制,形成公平、公正、竞争有序的市政建设市场。
三、交通及运政管理
强化城市交通和运政管理,确保道路交通安全顺畅。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大公交站场改造建设力度,开发和推广清洁燃料汽车,增加城市混合动力公交车,逐步形成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提高交通及运政管理水平,加大对道路交通管理现代化和安全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交通和运政监控、指挥及服务的现代化管理系统,解决好各种交通工具安全通行和停车场(位、道)问题。重点抓好包头火车站、包头东站站场扩建和六合成、昆河、甲尔坝综合停车场以
28
及二旅社、郊区货运公司站场等新建工作。力争“十一五”末公交车辆达到2200标台,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到11标台,公交分担率提高到18%。
第七章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把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以科技为先导、投入为保障,认真处理好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构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继续实施六大生态工程和四大环保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搞好水、土地、矿产三大资源节约集约利用。重点抓好70个投资上亿元项目。
第一节 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一、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节约和集约利用水、土地、矿产三大资源,全面推进资源综合利用。集约利用水资源,健全节水型城市目标体系,设立节水基金,完善节水设施,通过推广工业、农业节水工程技术及生活节水器具,提高工业再生水、农业用水以及城镇居民生活用水效率;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实行集中处理和分散处理相结合,开展污水深度处理及中水综合利用。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充分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严格控制建设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和基本农田,优先保证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注重工业用地向园区和工业基地的成规模集中发展;进一步规范土地市场,加强动态监管,完善土地收储制度,创新土地利用机制,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合理利用矿产资源,加快矿产资源特别是基础性、公益性地质勘查,强化开采管理,对现有矿山企业进行资源整合,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开采,淘汰落后生产方式,提高转化和综合利用水平。力争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2.24万公顷,基本农田保护率达到71%,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8.63万公顷以内。
29
二、建立循环经济体系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要求,从企业、区域以及社会三个层面,全面推进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构建企业层面循环经济体系,重点在冶金、电力、化工、建材等行业的企业中开展资源综合利用试点工作,抓好节能降耗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最终排放。构建区域层面循环经济体系,按照生态工业的要求,重点实施好包头国家生态工业(铝业)示范园区、包钢生态工业园区等示范工程,对工业园区进行合理规划和建设,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实现产业链闭合循环和资源能源梯级利用。构建社会层面循环经济体系,在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基础上,完善政策措施,鼓励绿色消费,形成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机制,最终建立起全市生产、消费、回收等各环节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领域的循环经济运行体系。重点抓好粉煤灰综合利用、包钢污染综合整治、包铝节能改造和城市污水资源化利用以及农业节水灌溉等示范性重点工程建设。力争全市每万元GDP能耗控制在2.8吨标准煤以内,取水量控制在70立方米以内;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控制在6.87吨标准煤以内,取水量控制在40立方米以内;工业重复用水率提高到90%左右,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0%。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45%以上。
第二节 全面加强环境保护
一、实施四大环保工程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推进“四大环保工程”,建成环境优美、宜人居住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实施饮水健康工程,重视水源地保护,严格控制对水源地有影响的项目建设,预防并解决好城市生活废水、河湖上游来水超标对水源地的污染;加快推进分质供水,实现饮水健康。实施空气清洁工程,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加快治污技改步伐,强化对电厂除尘脱硫设施的改造和其它污染源的治理,关停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十五小”企业;推行清洁燃料,加大机动车尾气综合治理力度,实现空气清洁。实施环境安全工程,根治危险废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医疗废物和矿物废渣对环境的污染,确保环境安全。实施生态恢复工程,加强自然保护区、天然林保护、荒漠化处理、黄河湿地保护和防护林工程建设,推进生态恢复。重点抓好黄河包头段水环境污染治理、九原区工业废水集中处理、放射
3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包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图文(6)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