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视摄像教案(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苏州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电视画面是影视语言的基本要素,相当于文学当中的一个词、一个句子。景别的产生和运用,是影视艺术区分其它艺术的主要标志之一。不同景别的画面通过蒙太奇手段组接来叙事、表情、刻画人物形象。(景别、蒙太奇和运动摄像是影视成为独立艺术的重要标志)

景别的划分,大致有两种方法:① 根据主要被摄对象(画面主体)在画面中的大小比例来划分;② 是以人物在画面中占据比例的大小来划分。

我国影视画面景别多分为五种: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相邻的景别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只是一个大致的分法。(也可以分得再细一些,比如大远景、远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

二、景别的划分及特点 (一)、远景 1、定义

是指表现广阔空间或者开阔场面的景别,是所有景别中视距最远、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在电视节目中常用于表现地理环境、自然风貌和开阔的场景和场面。

远景可以分为大远景和远景两类:

(1)大远景:适于表现辽阔深远的背景和渺茫宏大的自然景观,其画面特点是开阔、壮观、有气势和有较强的抒情性,画面结构通常简单、清晰。

(2)远景:一般表现较开阔的场面和环境空间,画面中人体轮廓清晰可见,但外部特征含糊不清,无法识别具体形象。在远景画面中,被摄主体的形象是很小的一部分,甚至是只是一个点,远景的表现重点是环境。

2、远景的特点:

(1)画面注重对场景整体、宏观的表现,反映景物的全貌,力求在一个画面空间内表现出景物和事件的空间规模、气势和环境等方面的视觉信息,同时交代事件和环境、人物和场景之间的关系。

(2)远景景别中,人物被处理成占空间很小的视觉形象,被完全‘物化’了。(意思是:远景中电视画面具有较大的信息容量,在远景中被摄主体往往混于众多景物之中,环境成为整个画面的造型主体)。

3、远景的作用

(1)用来表现自然环境和某种气氛,表现人物周围广阔的空间、自然景观和大场景的群众活动场面,通过对环境的描述增加画面的真实性。

(2)将人物与环境结合起来,以景为主,以景抒情,以景表意,可以产生特殊的情绪效果。

31

苏州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如通过景物环境表现出被摄人物与环境结合时的宁静心态或相当悲观的心理格调、极度的孤独感。

(3)远景中的被摄主体往往从属于画面内的环境。

观众在观看电视画面时,可以更清晰、更客观地获得有关被摄主体的活动范围和运动轨迹的信息,或者将被摄主体的活动与周围环境联系起来,从而得出某种新的信息。

(4)远景的景别特征,通常会在观众的心理上表现出一种过渡感和退出感。

在影视作品中,远景常常被用于影片的开头、结束或者作为场景间的转换镜头,用于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形成舒缓节奏。 4、拍摄远景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画面的整体结构和气势

表现广阔的视觉空间和景物的宏观现象是远景画面的主要任务,摄像师在处理远景镜头时应该注意对画面气势的表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远取其势’。通过画面的合理构图,对被摄主体进行合理布局、色彩配置、明暗表现和线条安排,形成画面的整体气氛和特殊意境。

(2)对被摄主体的表现目的性要强,从大处着手。

在电视画面中要清楚的表达出环境气氛、空间规模、地理位置、人物与场景的关系、主体的运动轨迹等等,这些不同的表现目的,使远景画面具有一定的视觉意义,要做到言之有物。

(3)大远景和远景的画面构图一般不用前景,而注重通过深远的景物和开阔的视野将观众的视线引向远方。

拍摄远景时,要注意调动多种手段来表现空间深度和立体效果,从而限制、制约人物和摄像机的位置关系。

手段:首先,拍摄远景时常选择侧光或者侧逆光以形成画面层次,显示空气透视效果;其次,注意画面远处的景物线条透视和影调明暗,利用线条延伸观众的视线,利用影调将画面分为多个表现层面,避免画面平板、单调乏味。

(4)重点处理好画面的主要线条、色调和影调。

在通常情况下,远景画面中景物数量多、布局杂,摄像师应特别注意利用各种造型手段和技术方法简化画面,使观众获得审美感受;同时,摄像师可以通过对画面结构的安排如利用点线面关系、线条引导、色彩对比、透视变化等方法使被摄主体得到突出;处理地平线时,应经营好地平线在画面中的位置,随时注意地平线的水平。

(5)摄像师在操作时必须考虑画面视觉变化及产生的运动节奏。

远景景别形成的画面效果对观众心理有较大影响。摄像师在处理远景画面时,通常以静为主,多采用静止画面或缓慢摇移的形式。在表现有一定内容的远景画面时,镜头更应该沉着、平稳,并保持一定长度,让观众有足够时间了解画面内容。

(二)、全景

32

苏州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1、 定义

全景:表现人物全身或者某一具体场景全貌的画面。在全景画面中,被摄物体的全貌或者被摄人物的全身被完整的表现出来,同时保留了较大范围的环境和活动空间,使观众对画面所表现的事物、场景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与远景相比,全景画面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中心,通常表现为场景中某一被摄主体的整体视觉形象和动作线条,环境与被摄主体在全景景别中具有几乎同样重要的地位。

2、 全景的特点

(1)画面视觉效果分析表明,在全景中,被摄主体与环境在视觉关系上是相当的。

全景表现的重点是被摄主体,但环境场景对被摄主体起到了烘托和说明作用。在全景画面中,画面主体和场景二者缺一不可。

(2)全景是对拍摄场景的全面描述

全景画面不仅可以确定被摄主体的外部轮廓线条,而且可以表现被摄主体或物体在实际空间中的方位或多个被摄景物相互间的关系。

3、 全景的作用

(1)全景镜头往往是每一场景的主要镜头,它决定了场景中的空间关系。

全景画面具有完整再现被摄主体和场景全貌的特点,因此通常充当介绍、记录的角色,在一个场景中作为介绍镜头存在。全景镜头有时被称为定位镜头,是对场景中被摄主体的地理位置、物体间的相互关系、光线、色彩,以及镜头调度和人物调度的描述。在现场拍摄时,全景镜头时必不可少的,在可能的情况下,摄像师应该首先拍摄全景镜头。

(2)全景的画面中清楚、完整地表现了主体人物的形体动作、动作范围和活动轨迹。

在人物类全景画面中人物是画面的绝对主体,是全景表现的中心,环境空间成为造型的补充和背景。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是全景画面的重要作用,全景画面通过对人物形体动作的表现来反映人物内心感情和心理状态,或者通过环境对被摄主体进行说明、解释、烘托、陪衬。

(3)全景镜头可以将多个被摄物体纳入画面并留有一定环境空间。

全景往往表现了多个被摄物体之间、被摄物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推动节目叙事结构向前发展。

(4)全景景别较大,可以形成舒缓的节奏,让观众的眼睛可以有暂时的调整和休息。

4、 拍摄全景画面时应注意的问题

33

苏州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1)全景画面是拥有最多表现元素的画面,因此拍摄时要注意各被摄物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防止喧宾夺主。

通常摄像师可以利用影调、色彩对比、线条等等构图手段突出被摄主体。

(2)全景是一个场面中的总角度,制约着该场面镜头切换中的光线、影调、人物运动及位置。

全景镜头是一个场景中其他小景别画面的位置关系、色调和影调的基础。在拍摄过程中摄像师必须考虑如何利用全景画面在场景段落中表达全面的空间构成关系,特别是突出被摄物体的位置关系,注意在整个场景中各种景别的画面光效和轴线关系与全景画面是否保持一致。全景的使用要和该场景其他不同景别的镜头综合起来考虑使用,以形成必要的画面节奏变化。

(3)全景画面是反映被摄主体轮廓线条、形状和运动的主要景别画面,摄像师必须确保主体形象的完整,构图的准确。

在拍摄时应该将被摄物体的全部轮廓线收进画面,在必须的情况下需要保留一定的空余空间,让被摄主体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4)拍摄全景时,要注意空间深度的表达和环境的渲染,摄像师必须善于利用前景和背景,利用有形的或者无形的线条建立具有纵深感的三维空间,在不影响被摄主体表现的前提下丰富环境内容。

(三)中景

1、 定义:

是指摄取人物膝盖以上或物体的大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可以完整的表现出人物上半身最为活跃和明显的手臂活动。中景使观众看到人物膝部以上的形体动作和情绪交流,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在中景画面中,环境处于次要位置,被摄人物的具体形态和活动成为画面表现的主体,可以大致观察到被摄人物的神态表情。

2、 中景的特点

(1)中景画面中环境空间降到了次要位置。

同时画框将人物膝盖以下部位切除,破坏了该物体完整形态,使得被摄体的轮廓局部出画,这样就将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上半身的动作和与其他物体的交流上。

(2)中景画面空间更紧凑,有利于表现人物的视线、动作线、人与人或者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线等,具有较强的画面结构和人物交流特征。

当使用中景表现人物间的交谈时,画面的结构中心是人物之间视线的相交点;当表现人与物的关系时,画面的结构中心是人与物的连接线。

(3)中景画面中被摄主体的内部结构相对远景和全景要清晰,成为画面的主要表现内容。

中景画面加强和突出了人物的形象,使画面具有了更多的细节,使观众可以看清楚被摄物体的身体形态,了解被摄物体的

34

苏州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具体特征。

3、 中景的作用

(1)在有情节的场景中,中景画面常常被作为叙事性的描写。

中景主要表现紧凑空间内的人物活动和关系,这种空间关系与现实生活中的空间关系相近,符合观众的观看心理,因此是电影电视中运用较多的镜头。

(2)中景的表现主体是人物的形体动作和相互间的情绪交流

但环境依然在画面上占有一定的份额,通过环境的烘托,可以加强人物的情绪、身份、相互关系及动作目的,推动情节的发展。

(3)环境表现处于次要地位,多处在背景上

中景画面强迫观众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上半身的行为、动作和周围的部分景物以及人物间的关系上面。

4、 拍摄中景时应注意的问题 (1)、构图要准

掌握好画面尺寸的大小,将被摄物体始终安排在画面的结构中心位置。 (2)避免单调的人物造型

从影调、色彩、虚实、动静等关系上强调突出人物,注意画面各物体间的对比与联系。 (3)准确地在画面中表现出人物间的透视关系、空间关系。

拍摄镜头时候必须考虑镜头调度、拍摄方式和剪辑等因素,特别要注意和全景镜头的呼应,尤其要防止出现轴线的混乱。 (4)注意抓取具有本质特征的表情和动作,使人物形象饱满,画面富于变化。特别是但所表现的人物上半身处于运动状态或人物之间情绪的交流和联系处于运动状态中的时候,情节中心点就随着这种运动而运动,这种情节中心点位置的不断转换就要求画面构图随之变化,并始终将情节的中心点处理在画面的结构中心位置。

(四)近景

1、 定义

是摄取人物胸部以上或具有主要功能和作用的物体局部的画面。与前面几个景别相比,近景表现的空间范围进一步缩小。被摄主体的部分形象成为引导观众视觉的主要内容,占据了画面的主导地位;环境和背景开始退到较次要的地位,作用进一步降低。

近景使被摄主体与观众在视觉距离上相对较近,因此常用来表现被摄主体的细节特征、质感,或者人物的面部神态和情绪。

2、 近景的特点

35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视摄像教案(7)在线全文阅读。

电视摄像教案(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072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