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电视摄像教案(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苏州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摄物体时,所摄物体的颜色就会发生色变。我们称这些光源的显色性差。

光源的显色性和色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具有不同光谱功率分布的光源可能有相同的色温,但显色性可能差别很大。 物体的颜色(由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

物体本身的属性——物体所具有的吸收、反射及透射不同波长光的能力。 物体的照明条件——照射物体的照明光源所含的光谱成分。 人眼的视觉功能。 ⑤ 彩色视觉 杆状细胞:灵敏度高,对彩色不敏感,主要辨别明暗。 锥状细胞:灵敏度低,主要辨别色彩,但要有一定光照度,光暗时基本不起作用。 ⑥ 人眼的主要特性 a视觉范围 人眼所能感受的亮度范围(分辨亮暗的比值),它随亮度改变而改变,相差极为悬殊。亮度很低时:10:1 亮度适当

时:1000:1(对比电影的宽容度:128:1;电视32:1)

b 适应性 可通过瞳孔的调节作用和不同的感受细胞来适应外界的亮度变化。

c视觉锐度 人眼分辨景物细节的能力(观察物体时所能分辨的相邻最近的视角的倒数)。它与照度和物体运动的速度等因素有

关。

在中等亮度、对比度下观察静止图象,人眼的极限分辨角约为1′~1.5′。

在医学上将1′定义为1.0,这相当于5米视距外恰好能分辨1.4mm的线宽。如果某人极限分辨角为2′/3,则他的视力便是1.5。人眼对彩色的分辨力比亮度分辨力低约4′。

d 视觉暂留(视觉惰性)正常人约1/10~1/12秒(黑暗中≤1/40秒)

e 视觉范围 全视野 120°~145°

明视野 静止 50°~55° 动(100Km/h)10°~15°

⑦ 人眼的色彩视觉

a. 不同的彩色刺激会引起人眼同一彩色的视觉; b. 同一个彩色刺激会引起不同的彩色视觉; c. 波长不同的光产生的视觉灵敏度不相同。 ⑧ 视觉守恒现象(联想‘透视’规律) 6 苏州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a. 大小守恒 把较小的物体看成是距离较远。

b. 亮度守恒 亮度降低时所见到的颜色不变。

c. 颜色守恒 无论在什么光线条件下,看到熟悉物品的颜色都“不会改变”。

d. 形状守恒 判断已知的几何形状时,尽管它们由于透视或其他原因发生了某种畸变,我们还会认

定它们保持了原来的形状。

这些就是为什么拍摄到的东西与看到的东西会有差距的原因。 ⑨ 三基色原理

三基色原理:选取相互独立的三种原色,将它们按不同的比例进行组合,从而在视觉上引起各种不同的彩色感。

三种基色光的比例,决定混合光的色调和饱和度。三种基色光的亮度之和,为混合光的亮度。 三基色的选择 彩色电视中的荧光粉:既要满足三基色原理,又要能达到100%饱和度及适宜亮度电平。所以最终选定的三种光是:700nm红光;546.1nm绿光;435.8nm蓝光 ⑩ 彩色三要素

三要素:色调、亮度、饱和度

色 调:颜色类别; 亮 度:是光刺激人眼所引起的明亮程度的感觉。 饱和度:是人眼对颜色感觉的一种特征,即色彩的深浅程度。 ⑾ 混色方法

混色方法(主要有两种):相加混色,相减混色。 利用人眼视觉特性进行相加混色的方法有:

时间混色性:利用视觉暂留特性,将三基色光,按一定顺序轮流投射在空间同一位置上,它是顺序制彩电视的基础。

时间混色法实验:用三种滤色片排列组成的圆盘高速旋转,看到的便是它的混合色。

光谱混色法:将三基色同时直接投射在空间同一位置相混合的方法。此种方法亦称为:直接混色法,或同时相加混色法。彩色

投影电视机采用此法。

空间混色法:利用人眼的视觉锐度,将三种基色光分别投影到同一表面相邻很近的三个点上。空间混色法在同时制电视中得到

应用。

生理混色法:两眼分别观看不同颜色的同一景物,所产生的混合效应。 第二节

电视画面

一、什么是电视画面?

7

苏州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电视画面,是从电影画面借用来的。画面这个词,它和绘画有许多相近之处。都是通过二维平面再现三维空间幻觉的(平面)视觉艺术(画面语言的共性)。习惯上把一个镜头叫做一个画面。

电影画面传统的定义是:“一段连续放映的影片中的形象,看来是由一台摄影机不间断的一次拍摄下来的,无论这段多么长都叫做一个镜头”(即画面)。这样讲不够严格,因为有的画面是多次开机关机完成的(如停机再拍、动画片、木偶片等)。

电视画面——看来是一次连续拍摄的。

电视画面是电视语言的基本元素,也是摄像造型的基本单位。一个画面的时间可以长到几分钟,也可以短到几秒钟,甚至几帧画面。

使用画面语言的艺术有:绘画、摄影、电影、电视等。 二、常用的电视画面术语

1. 画面和镜头——是一个对象的两种称呼(画面语言的共性)。 2. 画面和画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电视画面是由帧组成,在我国,每帧为1/25秒(画面语言的个性)。 3. 画面和像素——画面的图像是通过像素呈现出来的。像素的多少及其排列的密集程度,决定着图像的清晰度(画面语言的共性)。电影与电视的像素是不一样的(画面语言的共性)。 第三节

电视画面的造型特点 从摄像造型这个角度探讨电视画面的特性被称为电视画面的造型(艺术术语)特点。 1. 电视画面的运动性

“运动正是电影画面最独特和最重要的特征”。

运动性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涵义:

① 电视屏幕的图像每秒扫描25帧画幅,这些连续动作的画幅记录了连续运动的对象,靠人眼的视觉残留作用,才构成了活动的幻觉画面(分割式观察)。(影视的个性) ② 电视画面能表现被摄对象的运动过程。(摄像机静止或运动,被摄对象运动) ③ 运动表现(也称运动摄像),指摄像机在运动中表现对象的静止或运动状态。(被摄对象静止或运动,摄像 8 苏州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机运动)

2. 分切拍摄组接叙述

单一的画面虽一定的涵义,但不能单独表达作品的主题,不能构成完整的艺术作品。必须把许多不同内容、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画面通过蒙太奇手段组接起来。

3. 时限性

每个电视画面都有一定的时间限制,不像画展、影展可让我们长时间的驻足观看。(时限性与内容的表现手法是相互制约的)

4. 画幅形式的固定性

电视画面的画幅形式是固定不变的,虽有大小尺寸的区别,但长宽之比是不变的。均为4:3(或16:9)。这个固定的画框,对于表现变化万千的现实生活是一个很大的局限。

摄像人员要训练自己在这个固定画框之中处理构图。要善于利用运动、变焦镜头、景别和开放式构图等手段来突破固定画幅形式带来的束缚。 对于“开放式构图”的特点综述如下:

(1)画面主体不一定放在画中心,以强调主体与画外空间的联系(飘入的窗帘,掠过的人影); (2)画面形象不完整,以强调画外空间的存在,以及和画外空间的有机联系(通过运动);

(3)故意破坏构图的均衡、不谐调,使画面经常处于不均衡到均衡,不谐调到谐调的多样变化之中(关键留在画外——制

造悬念:泼水掉物);

(4)借助于声音构成画外空间,而且往往是声画分立。

“开放式”构图,不是把观众的视觉感受局限在可视的“具像画面”之内,而是引导观众突破画框限制,产生画面外空间联想,从而增加了画面的容量。

5. 逼真性

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尔丹《电影语言》:“电影画面在某种情况下,是对观众激起一种强烈的现实感,使观众确信银幕上出现的一切是客观存在的。”

9

苏州大学教育技术中心

摄像的真实性是追求屏幕视觉效果的逼真(也是原始的本能),逼真性对不同类型的节目有不同要求。

6. 形象的具体可视性

电视画面的形象是具体可视的(具象),不同于文学形象可以很抽象。 第四节

电视画面的作用

1、画面是电视传达信息的主要媒介(综合功能) 2、画面作为反映现实的手段(基本功能,记录与揭示。如:新闻拍摄)(客观) 3、电视画面的叙事和表情作用(艺术功能)(主观) 电视主要靠画面来叙述事件、故事,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叙事和表情(符号)是电视画面的两大功能,叙事功能就是靠它讲故事。

故事影片《天云山传奇》冯晓岚死后,银幕上出现了这样几个特写镜头: (1) 桌边蜡烛燃尽了;

(2) 竹竿上挂着冯晓岚的破羊毛背心; (3) 灶边的案板、菜刀和切了一半的咸菜; (4) 有补丁的旧窗帘。

这组空镜头,通过具体画面形象,表现了冯晓岚为了追求革命理想、情操和爱情,历尽了人生的坎坷,无私地奉献出自己一切的高尚品质。

叙事和表情是不同的,但在创作实践中,总是把两项功能融合在一起,使画面在叙事的过程中表现出感情来。

第二章 第一节

电视摄像机的分类、功能及操作 电视摄像机的分类

按用途分:广播级、专业级、家用级 光电转换:摄像管、CCD、CMOS 信号调制:模拟、数字

图像清晰度:标准清晰度(简称‘标清’)、高清晰度(简称‘高清’) 电视制作:演播室用、EFP、ENG

10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电视摄像教案(2)在线全文阅读。

电视摄像教案(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2072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