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初高中衔接教材含答案(7)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19-03-1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或QQ: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例3 (十字相乘法)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 x?5x?24 (2) x?2x?15 (3) x2?xy?6y2

(4) (x2?x)2?8(x2?x)?12

解:(1)? ?24?(?3)?8,(?3)?8?5? x2?5x?24?[x?(?3)](x?8)?(x?3)(x?8) (2) ? ?15?(?5)?3,(?5)?3??2 ? x2?2x?15?[x?(?5)](x?3)?(x?5)(x?3)

(3)分析:把x2?xy?6y2看成x的二次三项式,这时常数项是?6y,一次项系数是y,把?6y分解成

22223y与?2y的积,而3y?(?2y)?y,正好是一次项系数.

解:x2?xy?6y2?x2?yx?62?(x?3y)(x?2y)

2(4) 由换元思想,只要把x?x整体看作一个字母a,可不必写出,只当作分解二次三项式a?8a?12.

2解: (x2?x)2?8(x2?x)?12?(x2?x?6)(x2?x?2)?(x?3)(x?2)(x?2)(x?1) 例4 (十字相乘法)把下列各式因式分解:(1) 12x?5x?2 ;(2) 5x2?6xy?8y2 解:(1) 12x2?5x?2?(3x?2)(4x?1)

222

342?? 1

(2) 5x?6xy?8y?(x?2y)(5x?4y)

1 2y5?4y

?说明: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二次三项式很重要.当二次项系数不是1时较困难,具体分解时,为提高速度,可先对 有关常数分解,交叉相乘后,若原常数为负数,用减法“凑”,看是否符合一次项系数,否则用加法“凑”,先 “凑”绝对值,然后调整,添加正、负号. 例5 (拆项法)分解因式x?3x?4

【巩固练习】

1.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 ab(c2?d2)?cd(a2?b2)

(3) x?64

2.已知a?b?

3.现给出三个多项式:

4.已知a?b?c?0,求证:a?ac?bc?abc?b?0.

★ 专题三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要点回顾】

31

3223432

(2) x?4mx?8mn?4n

22 (4) x?11x?31x?21

32

(5) x?4xy?2xy?8y

32232,ab?2,求代数式a2b?2a2b2?ab2的值. 31211x?x?1,x2?3x?1,x2?x,请选择其中两个进行加法运算,并因式分解. 222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断式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用配方法将其变形为: . 由于可以用b?4ac的取值情况来判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因此,把b?4ac叫做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根的判别式,表示为:??b?4ac

2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bx+c=0(a≠0),有

[1]当Δ 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2]当Δ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3]当Δ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定理:如果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两个根为x1,x2,那么:x1?x2?222,x1x2?

说明: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由十六世纪的法国数学家韦达发现,所以通常把此定理称为“韦达定理”. 上述定理成立的前提是??0.

2

特别地,对于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x+px+q=0,若x1,x2是其两根,由韦达定理可知 x1+x2=-p,x1·x2=q,即 p=-(x1+x2),q=x1·x2,

222

所以,方程x+px+q=0可化为 x-(x1+x2)x+x1·x2=0,由于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px+q=0的两根,

2

所以,x1,x2也是一元二次方程x-(x1+x2)x+x1·x2=0.因此有

2

以两个数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 x-(x1+x2)x+x1·x2=0.

【例题选讲】

例1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3x?2x?k?0,根据下列条件,分别求出k的范围:

(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2)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方程有实数根;(4)方程无实数根.

例2 已知实数x、y满足x2?y2?xy?2x?y?1?0,试求x、y的值.

例3 若x1,x2是方程x?2x?2007?0的两个根,试求下列各式的值:

例4 已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4kx?4kx?k?1?0的两个实数根. (1) 是否存在实数k,使(2x1?x2)(x1?2x2)??(2) 求使

222(1) x12?x22; (2)

11?; (3) (x1?5)(x2?5); x1x2(4) |x1?x2|.

3成立?若存在,求出k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x1x2??2的值为整数的实数k的整数值. x2x132解:(1) 假设存在实数k,使(2x1?x2)(x1?2x2)??成立.∵ 一元二次方程4kx?4kx?k?1?0的两个

2?4k?0?k?0,又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4kx2?4kx?k?1?0 实数根,∴ ?2???(?4k)?4?4k(k?1)??16k?0?x1?x2?1?的两个实数根,∴ ?k?1

x1x2??4k?

32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 (2x1?x2)(x1?2x2)?2(x12?x22)?5x1x2?2(x1?x2)2?9x1x2 ??∴不存在实数k,使(2x1?x2)(x1?2x2)??k?939???k?,但k?0. 4k253成立. 2x1x2x12?x22(x1?x2)24k4(2) ∵ ??2??2??4??4??x2x1x1x2x1x2k?1k?1∴ 要使其值是整数,只需k?1能被4整除,故k?1??1,?2,?4,注意到k?0,要使的实数k的整数值为?2,?3,?5.

【巩固练习】

x1x2??2的值为整数 x2x111?的值为( ) x1x219 A.2 B.?2 C. D.

2222.若t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a?0)的根,则判别式??b?4ac和完全平方式M?(2at?b)2的

1.若x1,x2是方程2x?6x?3?0的两个根,则

2关系是( )

A.??M

B.??M

C.??M

D.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3.设x1,x2是方程x2?px?q?0的两实根,x1?1,x2?1是关于x的方程x2?qx?p?0的两实根, 则p= ,q= .

4.已知实数a,b,c满足a?6?b,c2?ab?9,则a= ,b= _____ ,c= _____ . 5.已知关于x的方程x?3x?m?0的两个实数根的平方和等于11,求证:关于x的方程

2(k?3)x2?kmx?m2?6m?4?0有实数根.

6.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k?1)x?k?1?0的两个实数根,且x1,x2都大于1.

专题四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

【要点回顾】

1.平面直角坐标系

[1] 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叫做x轴或横轴, 叫做y轴或纵轴,x轴与y轴统称坐标轴,他们的公共原点o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对称点或对称直线方程

33

对称点的坐标 (1) 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 若

22x11?,求k的值. x22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2] 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对称点:

2.函数图象

[1]一次函数: 称y是x的一次函数,记为:

x轴 y轴 原点 点(a,b) [2] 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直线x?a 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 的一条直线,

当 时,图象过原点及第一、第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 ;

直线y?b 当 时,图象过原点及第二、第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 . 直线y?x [3] 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象是

y?kx?b(k、b是常数,k≠0)特别的,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

过点(0,b)且与直线y=kx平行的一条直线.设y?kx?b(k≠0),则当 直线y??x 时,y随x的增大而 ;当 时, y随x的增大而 . [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函数y?

k

(k≠0)是双曲线,当 时,图象在第一、第三象限, x

在每个象限中,y随x的增大而 ;当 时,图象在第二、第四象限.,在每个象限中,y随x的增大而 .双曲线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直线y?x与y??x;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原点. 【例题选讲】

例1 已知A?2,y1?、B?x2,?3?,根据下列条件,求出A、B点坐标.

(1) A、B关于x轴对称;(2) A、B关于y轴对称;(3) A、B关于原点对称.

例2已知一次函数y=kx+2的图象过第一、二、三象限且与x、y轴分别交于A、B两点,O为原点,若ΔAOB的面积为2,求此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例3如图,反比例函数y?

k

,3),B(n,?1)两点. 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mx?b的图象交于A(1x

y k33,3)在y?的图象上,?k?3,?y? 又?B(n,?1)在y?的图象上,解:(1)?A(1A xxx?3?m?b?n??3,即B(?3,?1) ,?解得:m?1,b?2,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O x ?1??3m?b,B ?3y?,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

图(12) x(2)从图象上可知,当x??3或0?x?1时,反比例函数图象在一次函数图象的上方,所以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

(1)求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根据图象回答:当x取何值时,反比例函数的值大于一次函数的值.

一次函数的值。

【巩固练习】

1.函数y?kx?m与y?m(m?0)在同一坐标系内的图象可以是( ) x 34

初高中数学衔接教材

O A. y x O B. y x O C. y x O D. y x

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在坐标原点,D在第一象限角平分线上,又知AB?6,AD?22, 求B,C,D点的坐标.

3.如图,已知直线y?(1)求k的值;

1kx与双曲线y?(k?0)交于A,B两点,且点A的横坐标为4. 2x y A k(k?0)于P,Q两点(P点在第一象限), x若由点P为顶点组成的四边形面积为24,求点P的坐标.

(2)过原点O的另一条直线l交双曲线y?

专题五 二次函数

B y O x bx=- 2ay A(?b4ac?b2,) 2a4aO x 2O x=-x b4ac?b【要点回顾】 ) A(?,2

2a4a1. 二次函数y=ax+bx+c的图像和性质 22

问题[1] 函数y=ax与y=x的图象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22

问题[2] 函数y=a(x+h)+k与y=ax的图象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2

由上面的结论,我们可以得到研究二次函数y=ax+bx+c(a≠0)的图象的方法:

b 2abbb2b2b2b2?4ac2

?a(x?)?由于y=ax+bx+c=a(x+x)+c=a(x+x+2)+c-,

aa4a4a2a4a2

2

所以,y=ax+bx+c(a≠0)的图象可以看作是将函数y=ax的图象作左右平移、上下平移得到的,

2

二次函数y=ax+bx+c(a≠0)具有下列性质:

35

22

百度搜索“77cn”或“免费范文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免费范文网,提供经典小说综合文库初高中衔接教材含答案(7)在线全文阅读。

初高中衔接教材含答案(7).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7cn.com.cn/wenku/zonghe/51664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08-2022 免费范文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 邮箱:tiandhx2@hotmail.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8
× 注册会员免费下载(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册会员下载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 QQ: